电热膜及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27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膜,通过在绝缘薄膜上设置至少两个电极和多条电阻丝,其中,电极彼此相分离,电极分别位于绝缘薄膜上的两侧,多条电阻丝中的任何一条均分别与位于不同侧的两个电极相连接,电阻丝形成并联的结构,用于电暖器上时,整个电流被分流为若干路,减小了电阻丝的负荷,保证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延长电阻丝的使用寿命;另外,并联的电阻丝彼此不会相互影响,当其中部分电阻丝受损无法工作时,其他电阻丝仍能够继续工作,保证电热膜仍旧产生热量,从而保证电暖器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只需要更换部分损坏的电阻丝,降低了维修成本,避免了以往串联的电阻丝一旦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掉整个电路中的电阻丝的弊端。

Electric heating film and electric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thermal film, by setting at least two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resistance wires, the insulating film on the electrode of each phase separation electrodes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ulating film, a plurality of resistance wires in any one respectively with two electrodes located at different sides connected the resistance wire to form a parallel structure for electric heater, the current is split into several road, reduced the resistance wire loa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esistance wi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sistance wire; in addition, the resistance wi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without mutual influence, as part of the resistance wire damaged and unable to work, other resistance wire can still continue to work to ensure the electric heating film still generates heat, so as to ensure the normal work of the electric heater, on the other hand, only needs to replace the damaged part of the resistance Wire, reduce the cost of maintenance, to avoid the previous series of resistance wire once damage, the need to replace the entire circuit of the resistanc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膜及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暖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膜及电暖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热膜电暖器包括有一块或多块电热膜,电热膜主要由绝缘薄膜和固定于绝缘薄膜上的发热电阻丝构成。传统电热膜的电阻丝采用串联方式固设在绝缘薄膜上,一旦某一段电阻丝损坏,将导致整个电暖器停止工作,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同时需要更换整个电阻丝,造成了浪费。如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膜100’的结构,电热膜100’包括绝缘薄膜102’、电阻丝108’、第一接线端子110’、第二接线端子112’,其中,电阻丝108’位于绝缘薄膜102’上,电阻丝10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110’、第二接线端子112’相连接,即电阻丝108’串联在电路中的两个接线端子之间,流过电阻丝的电流大,且电阻丝一旦损坏,导致整个电热膜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热膜。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暖器。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膜,用于电暖器,电热膜包括:绝缘薄膜;至少两个电极,电极放置在绝缘薄膜上,并与绝缘薄膜相连接,电极彼此分离设置,且电极分别位于绝缘薄膜上的两侧;多条电阻丝,电阻丝平铺在绝缘薄膜上,且多条电阻丝中的任一条的两端均分别与位于不同侧的两个电极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热膜,通过在绝缘薄膜上设置至少两个电极和多条电阻丝,其中,电极彼此相分离,且电极分别位于绝缘薄膜上的两侧,多条电阻丝中的任何一条均分别与位于不同侧的两个电极相连接,电阻丝形成并联的结构,用于电暖器上时,整个电流被分流为若干路,减小了各条电阻丝的负荷,保证了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电阻丝的使用寿命更长;另外,并联的电阻丝彼此不会相互影响,当其中部分电阻丝受损无法工作时,其他电阻丝仍能够继续工作,保证电热膜仍旧产生热量,从而保证了电暖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当部分电阻丝损坏时,只需要更换部分损坏的电阻丝,降低了维修成本,避免了以往串联的电阻丝一旦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掉整个电路中的电阻丝的弊端。多个电极增加了电暖器的调温档位,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多个电极以及电阻丝,实现发热面积的可控,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不同区域的发热面积。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热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电极相平行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电极相平行设置,使得电极分布得更加规整,占据绝缘薄膜的空间较小,进而为电阻丝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电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电阻丝位于容纳空间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电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电阻丝放置在此容纳空间内,使得电阻丝能够沿着绝缘薄膜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充分利用了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电极之间的空间,使得电阻丝能够占据绝缘薄膜表面上的大部分空间,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增多,有助于提高电热膜的发热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电暖器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热膜还包括:多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电极的数量,且多个电极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热膜还包括多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电极的数量,且多个电极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方便导线与电极的连接,同时能够从电极上引出多条导线,进而连接在不同的电气元件上,使得安装连接更加灵活多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极和绝缘薄膜上开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电热膜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以使电极与绝缘薄膜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极和绝缘薄膜上开设有相适配的安装孔,电热膜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此安装孔,以使电极与绝缘薄膜相连接,保证了电极与绝缘薄膜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极从绝缘薄膜上脱落而影响电热膜的正常工作,进而提升了电暖器的工作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极胶粘在绝缘薄膜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极胶粘在绝缘薄膜上,保证了电极与绝缘薄膜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极从绝缘薄膜上脱落而影响电热膜的正常工作,进而提升了电暖器的工作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阻丝胶粘在绝缘薄膜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电阻丝胶粘在绝缘薄膜上,保证了电阻丝与绝缘薄膜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阻丝从绝缘薄膜上脱落而影响电热膜的正常工作,进而提升了电暖器的工作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绝缘薄膜上开设有孔,用于将电阻丝安装在绝缘薄膜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薄膜上开设有孔,用于将电阻丝安装在绝缘薄膜上,可以采用卡扣或者紧固部件等结构穿过此孔,将电阻丝固定在绝缘薄膜上,进一步防止电阻丝脱落而影响电暖器的正常工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绝缘薄膜为云母片绝缘薄膜;或绝缘薄膜为聚亚酰胺绝缘薄膜;或绝缘薄膜为陶瓷绝缘薄膜;或绝缘薄膜为玻璃绝缘薄膜。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薄膜为云母片绝缘薄膜、聚亚酰胺绝缘薄膜、陶瓷绝缘薄膜、玻璃绝缘薄膜中的一种,均能够保证绝缘薄膜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保证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性,进一步防止漏电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电暖器使用的安全性。综上,本技术提供的电热膜,应用于大功率的电暖器上时,整个电流被分流为若干路,减小了各条电阻丝的负荷,其可靠性更好,寿命更长;电阻丝并联后时,若有一处电阻丝断路,不需要更换整个电热膜,只是其总功率略微变小,且便于更换新的电阻丝。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热膜。本技术提供的电暖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热膜,因此具有该电热膜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电热膜,102’绝缘薄膜,108’电阻丝,110’第一接线端子,112’第二接线端子。其中,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电热膜,102绝缘薄膜,104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108电阻丝,110第一接线端子,112第二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热膜100。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热膜100,用于电暖器,电热膜100包括:绝缘薄膜102;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热膜及电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膜,用于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绝缘薄膜;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放置在所述绝缘薄膜上,并与所述绝缘薄膜相连接,所述电极彼此分离设置,且所述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绝缘薄膜上的两侧;多条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平铺在所述绝缘薄膜上,且多条所述电阻丝中的任一条的两端均分别与位于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电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用于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绝缘薄膜;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放置在所述绝缘薄膜上,并与所述绝缘薄膜相连接,所述电极彼此分离设置,且所述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绝缘薄膜上的两侧;多条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平铺在所述绝缘薄膜上,且多条所述电阻丝中的任一条的两端均分别与位于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电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所述电极相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膜上位于不同侧的所述电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还包括:多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极的数量,且多个所述电极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接线端子。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艳杜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