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1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和LED连接DC插,在电池电源与LED连接DC插之间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开关、驱动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MOS管,在电池电源与LED连接DC插之间还设有限流锁死电路,限流锁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充电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比较器、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限流锁死电路,当流过第六电阻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解决了过大负载容易损坏产品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A new type of DC plug limiting lock protection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DC plug limiting lock protection circuit includes a battery power source and LED DC plug connection, in the battery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D DC plu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circuit and the control switch and the driving circuit comprises seventh resistors, eighth resistors and MOS tube in the battery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D DC inserted between a current limiting lock lock circuit,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comprises a first resistor, a second resistor, capacitor, the first transistor, second transistor, third resistors, fourth resistors, fifth resistors, sixth resistors, a comparator, the first one-way diode, second one-way diode and third unidirectional diod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reasonably, and the finite flow locking circuit is set up. When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sixth resistor reaches the set value,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shortcomings of overloading, which is easy to damage products, and has good st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DC插保护电路
,具体设计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便电池供电产品越来越多,配套用户使用的负载无法确定情况下,过大的负载容易损坏产品,如何保证使用任何负载都不损坏产品,是本
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和LED连接DC插,在所述电池电源与LED连接DC插之间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开关,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MOS管,在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LED连接DC插之间还设有限流锁死电路,所述限流锁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充电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比较器、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LED连接DC插正极与控制开关的连接点上、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栅极上、且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充电电容串联电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电阻与充电电容的连接点上且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后第三单向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电路后接地且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且MOS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限流锁死电路,当流过第六电阻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比较器工作,使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MOS管均截止,从而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充电电容充电,从而使第一三极管无法开通,达到锁死电路的目的,当需要再次使用时需要断开控制开关才能重启,从而解决了过大负载容易损坏产品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电源1和LED连接DC插2,在所述电池电源1与LED连接DC插2之间设有驱动电路3和控制开关4,所述驱动电路4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MOS管Q3,在所述电池电源1与所述LED连接DC插2之间还设有限流锁死电路5,所述限流锁死电路5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充电电容C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比较器U1、第一单向二极管D1、第二单向二极管D2和第三单向二极管D3,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LED连接DC插2正极与控制开关4的连接点上、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在MOS管Q3的栅极上、且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充电电容C1串联电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充电电容C1的连接点上且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单向二极管D1、第二单向二极管D2和第三单向二极管D3后第三单向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所述比较器U1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串联电路后接地且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八电阻R8连接在MOS管Q3的栅极与源极之间且MOS管Q3的源极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的连接点上。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接上负载闭合开关后,通过电阻R1,R2给电容C1充电,三极管Q1导通,通过电阻R3提供基极电流给三极管Q2导通,一直维持三极管Q1导通;通过电阻R7提供驱动电压给MOS管Q3导通,负载正常工作流过电阻R6的电流未达到设定值时,比较器U1不导通,三极管Q2一直维持导通,三极管Q1,MOS管Q3也一直维持导通,负载正常工作;当流过电阻R6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比较器U1导通,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1同时也截止,MOS管Q3没有足够饿驱动电压也截止,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由于电容C1充满电,截止后无法提供驱动电流给三极管Q1,三极管Q1无法开通,电路锁死;要重新开启电路需断开控制开关才能重启。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限流锁死电路,当流过第六电阻的电流达到设定值时,比较器工作,使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MOS管均截止,从而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充电电容充电,从而使第一三极管无法开通,达到锁死电路的目的,当需要再次使用时需要断开控制开关才能重启,从而解决了过大负载容易损坏产品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和LED连接DC插,在所述电池电源与LED连接DC插之间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开关,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MOS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LED连接DC插之间还设有限流锁死电路,所述限流锁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充电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比较器、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LED连接DC插正极与控制开关的连接点上、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栅极上、且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充电电容串联电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二电阻与充电电容的连接点上且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后第三单向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同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电路后接地且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且MOS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的连接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DC插限流锁死保护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和LED连接DC插,在所述电池电源与LED连接DC插之间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开关,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MOS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LED连接DC插之间还设有限流锁死电路,所述限流锁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充电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比较器、第一单向二极管、第二单向二极管和第三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LED连接DC插正极与控制开关的连接点上、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栅极上、且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充电电容串联电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子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蓬江区金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