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09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包括竖杆、横担、底板、圆盘、电缆圆盘、传动圆盘、传动皮带和配电箱主体;竖杆通过螺栓与横担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焊接为整体;所述圆盘、电缆圆盘和配电箱主体位于竖杆两侧,圆盘通过传动皮带套在位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圆盘与电缆圆盘连接;横担设有通道、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和弹簧卡扣,电缆套与通道活动连接,定滑轮位于横担上,弹簧卡扣位于横担内部并与弹簧拉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设计简单科学,可轻松地进行电缆的放线与回收工作,有效的节约了施工临时用电所投入的人力,缩短施工花费的时间。

A movable power distribution box for cable e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removable cable distribu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vertical rod, a cross arm, bottom plate, disc, disc, disk drive cable,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distribution box body; the vertical rod and the cross arm is connected by bolts, and the other end is welded into a whole; the disc, disc and cable the distribution box body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rod, the disk through a transmission belt set in driving disk and disk cable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connection; cross arm is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a cable sheath and a fixed pulley, a spring hook and a spring buckle, the cabl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nnel activity, is located in the cross arm on the fixed pulley, a spring buckle in the cross arm inside and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hook. The movable distribution box for cable erection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scientific in design, and can easily carry out the cable's line laying and recovery work, effectively saving the manpower invested in th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and shortening the construction cos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每一个施工区域均需要设置配电箱,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合理设置配电线路,为施工机械提供动力,并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就近打开开关;其二,施工人员在安装机械或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漏电事故,配电箱中空气开关通过跳闸断开电路,实现保护功能。在施工现场较大与作业面分布较广工程中,尤其是管沟类基坑工程(基坑长度远大于宽度),部分施工设备由于工艺要求经常改变作业位置。为了适应施工区域位置的变化,配电箱的位置也需要不断改变,尤其是位于配电线路较低级别的配电箱,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整个配电线路进行调整,例如:电缆架设、电缆线路走向的改变。传统操作,首先断开配电箱与外电线路的连接,并在即将施工的区域附近预留配电箱位置;然后通过工人将一捆捆的电缆搬运到现场相应位置,逐根将电缆拉直并架设固定在电线杆的上;下一步,工人再将配电箱搬运到指定位置后,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固定配电箱(或架设、或在自带脚架底部加石块固定);最后通过专业电工将电缆接到配电箱中,实现配电线路的连通。配电箱的安装转移需要人工搬运,不利于安装运输,而且电缆架设与配电箱转移是分开的,设置工作较为繁琐,需要多名施工人员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横担、底板、圆盘、电缆圆盘、传动圆盘、传动皮带和配电箱主体;所述竖杆通过螺栓与横担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焊接为整体;所述圆盘、电缆圆盘和配电箱主体位于竖杆两侧,圆盘通过传动皮带套在位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圆盘与电缆圆盘连接;所述横担设有通道、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和弹簧卡扣,电缆套与通道活动连接,定滑轮位于横担上,弹簧卡扣位于横担内部并与弹簧拉钩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担、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均采用耐高温绝缘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中上部设有圆盘杆轴,中部设有电箱杆轴,中下部设有与传动轴相对应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竖杆、圆盘杆轴和杆轴的内壁都分为两层,外层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内层为钢板,两者通过焊接内层钢板连接为整体。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内壁分为两层,外层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内层为钢板,内层钢板与竖杆焊接为整体。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中下部设有金属圆盘,金属圆盘外壁套一层耐高温绝缘材料,四个角位各设有轮子,每个轮子上方各有一个轮子制动。进一步地,所述圆盘挂在圆盘杆轴上,圆盘杆轴穿过圆盘的圆心部位,圆盘与圆盘杆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使得圆盘可绕圆盘杆轴自由旋转;圆盘靠近边缘位置设有摇杆,摇杆为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圆盘与传动轴焊接为一体,两者可同步旋转;电缆圆盘的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为圆形,其半径大于电缆圆盘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内侧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弹簧挂钩,弹簧挂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可稍微拉出,撤去外力后可通过弹簧拉力作用恢复到原始位置;内侧挡板设有圆孔。传动轴穿过竖杆中下部的圆孔,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传动轴能够自由旋转。传动圆盘与传动轴焊接为一体,两者可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配线箱主体与电箱杆轴焊接为整体,配电箱主体正面设置有电箱门,底部设置有圆孔,电箱门设置有开关把手。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设计简单科学,可轻松地进行电缆的放线与回收工作,有效的节约了施工临时用电所投入的人力,缩短施工花费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的左视图;图3为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的电缆套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以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竖杆1为本装置的支撑部分,主要起传递竖向荷载与固定部件位置的作用。横担2起到架设电缆、承受架空电缆所产生竖向荷载的作用;电缆套21主要起固定架空电缆的作用,电缆套21中部设有与弹簧卡扣212对应的凹槽,在放线与回收电缆过程中,电缆套21为松开电缆状态,电缆套21此时截面面积比电缆截面面积大,电缆很容易能穿过电缆套21,当完成电缆的放线工作后,按下电缆套21,在向下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弹簧卡扣212因为弹簧反力作用伸出,卡紧电缆套21的凹槽,从而将电缆有效卡住,实现架空电缆的固定;定滑轮22使电缆与装置的连接平顺,保证电缆的放线、回收工作平滑地进行;弹簧拉钩211可以控制弹簧卡扣212向两侧活动,主要起松开电缆套21的作用,当需要松开电缆套21卡紧的电缆时,向下拉动弹簧拉钩211,通过横担2内部传动部件使弹簧卡扣212向两侧活动,电缆套21由于弹簧反力向上运动,从而松开电缆。底板3承受装置上部的竖向荷载并通过轮子9传递到地面,金属圆盘31质量较大,起到将装置重心位置降低、增加稳定性的作用。圆盘4为动力部件,主要起带动其他部件旋转的作用;摇杆41为操作杆,通过摇动摇杆41使得圆盘4绕圆盘杆轴42旋转;圆盘杆轴42为圆盘4提供支撑,圆盘4与圆盘杆轴42之间设置有轴承,保证圆盘4可以绕其旋转。电缆圆盘5为电缆的临时存放部件,当装置不使用时,电缆缠绕在电缆圆盘5上;在回收电缆的过程中,电缆圆盘5进行旋转将电缆收回;在放线过程中,电缆圆盘5进行反方向旋转将电缆送开,并结合装置的移动与定滑轮的平滑过渡实现电缆的架设工作;在电缆暂不使用时,弹簧挂钩52可以起固定电缆端头作用;圆孔53直径大于电缆直径,电缆可以通过圆孔53穿出电缆圆盘5。传动轴6、传动圆盘7、传动皮带8均为传动部件,主要起通过圆盘4的旋转而带动电缆圆盘5旋转的作用;其中圆盘4的半径大于传动圆盘7的半径,通过杠杆原理,操作人员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气摇动圆盘4,便可使传动圆盘7有效地转动,从而带动电缆圆盘5。轮子9主要起到方便运输的作用,通过推动即可实现装置的移动,避免人工搬运;轮子制动91主要起限制轮子9转动的作用。电箱杆轴104为配电箱主体10提供支撑,开关把手101控制电箱门102的开启与关闭,圆孔103直径与圆孔53相同,电缆可以通过圆孔103穿入配电箱主体10。进一步对实施例详细描述:本装置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阶段,分别是电缆架设阶段与正常使用阶段。所述电缆架设阶段是指,当需要调整配电箱位置时,分别将配电箱与电缆、电缆与外电线路均断开,通过装置自身部件快捷、简便进行电缆架设固定的工作阶段;正常使用阶段是指装置安设稳定,施工电缆已经架设完成,一端连接外电线路,一端连接配电箱,并处于通电状态的工作阶段。在电缆架设阶段,操作人员首先需要解除电缆与外电线路、电缆与配电箱之间连接,将穿入配电箱主体10中的电缆由圆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横担、底板、圆盘、电缆圆盘、传动圆盘、传动皮带和配电箱主体;所述竖杆通过螺栓与横担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焊接为整体;所述圆盘、电缆圆盘和配电箱主体位于竖杆两侧,圆盘通过传动皮带套在位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圆盘与电缆圆盘连接;所述横担设有通道、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和弹簧卡扣,电缆套与通道活动连接,定滑轮位于横担上,弹簧卡扣位于横担内部并与弹簧拉钩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横担、底板、圆盘、电缆圆盘、传动圆盘、传动皮带和配电箱主体;所述竖杆通过螺栓与横担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焊接为整体;所述圆盘、电缆圆盘和配电箱主体位于竖杆两侧,圆盘通过传动皮带套在位于传动轴上的传动圆盘与电缆圆盘连接;所述横担设有通道、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和弹簧卡扣,电缆套与通道活动连接,定滑轮位于横担上,弹簧卡扣位于横担内部并与弹簧拉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电缆套、定滑轮、弹簧拉钩均采用耐高温绝缘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中上部设有圆盘杆轴,中部设有电箱杆轴,中下部设有与传动轴相对应的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圆盘杆轴和杆轴的内壁都分为两层,外层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内层为钢板,两者通过焊接内层钢板连接为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缆架设的可移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壁分为两层,外层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内层为钢板,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川舟郭飞胡继生梁宇明邓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