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吸顶灯泡及吸顶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3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吸顶灯具,所述吸顶灯具包括了吸顶灯泡、光线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吸顶灯底座和吸顶灯灯罩。所述吸顶灯底座安于天花板上;所述吸顶灯泡安于吸顶灯底座上;所述的吸顶灯灯罩连接于吸顶灯底座;所述的光线感应器设置在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吸顶灯灯罩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吸顶灯不能随外界光线的强弱改变自身光照强度,不能给使用者良好的照明体验,也不能根据照明环境是否还有人的存在进行智能的开关灯具,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A kind of absorption light bulb and ceiling lamp based on infrared ind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iling lamp based on infrared induction, and the ceiling lamp includes a ceiling lamp, a light induction module, an infrared induction module, a ceiling lamp base and a ceiling lamp shade. The ceiling lamp base to the ceiling; the ceiling with foam ceiling lamp base; ceiling lamps, ceiling lamps lamp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light sensor arranged on the ceiling lamp; the infrared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ceiling lamp.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eiling lamp can not change the intensity of its own illumination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light, and can not give users good lighting experience, nor can it make intelligent switch lamps and lantern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lighting environment and human existence, resulting in the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吸顶灯泡及吸顶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感应的智能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市场上大多数吸顶灯只起到简单的照明的效果,不能随外界光线的强弱改变自身光照强度,不能给使用者良好的照明体验,也不能根据照明环境是否还有人的存在进行智能的开关灯具,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实现随外界光线的强弱改变自身光照强度,也能根据是否有人存在来智能控制吸顶灯的开关的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吸顶灯泡、光线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吸顶灯底座和吸顶灯灯罩。所述吸顶灯底座安于天花板上;所述吸顶灯泡安于吸顶灯底座上;所述的吸顶灯灯罩连接于吸顶灯底座;所述的光线感应器设置在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光线感应模块包括投光器、受光器、接受感应器,所述投光器、受光器、接受感应器依次连接。所述投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A,所述受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B,所述接受感应器上具有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的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计时器和控制器;所述的红外感应器与计时器、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计时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计时器,用于当所述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吸顶灯具的下部没有人时开始计时;所述的控制器,用于当所述计时器所计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切断吸顶灯电源。所述的吸顶灯底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面连接于天花板,另一面连接于吸顶灯灯泡。所述的吸顶灯底座侧表面位置设置有两个安装凸块。所述的吸顶灯灯罩为与吸顶灯底座形状相匹配的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吸顶灯灯罩在对应的侧表面位置设置有能相匹配卡扣固定的卡扣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吸顶灯泡是U型节能灯管;优选地,所述的计时器,可预设时间为10S;优选地,所述的单片机,可选51系列单片机;优选地,所述的吸顶灯底座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吸顶灯灯罩为与吸顶灯底座形状相匹配的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解决了吸顶灯不能随外界光线的强弱改变自身光照强度,不能给使用者良好的照明体验,也不能根据照明环境是否还有人的存在进行智能的开关灯具,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红外感应模块工作的流程图;图2是光线感应模块工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吸顶灯泡、光线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吸顶灯底座和吸顶灯灯罩。所述吸顶灯底座安于天花板上;所述吸顶灯泡安于吸顶灯底座上;所述的吸顶灯灯罩连接于吸顶灯底座;所述的光线感应器设置在吸顶灯灯罩上;所述投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所述受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所述接受感应器上具有信号转换模块。在强光环境下,光线感应器接收到强光,投光器将光线由光学透镜A将之聚焦,经传输至受光器的光学透镜B,再传输至接受感应器,接受感应器收到强光信号后,由信号转换模块转变成低电压信号,并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低电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吸顶灯灯泡,吸顶灯灯泡亮度则变暗;同理,在弱光环境下,接受感应器收到弱光信号并转变成高电压信号,单片机接收到高电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吸顶灯灯泡,吸顶灯灯泡亮度则变亮。所述的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计时器和控制器;所述的红外感应器与计时器、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计时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计时器,用于当所述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吸顶灯具的下部没有人时开始计时;所述的控制器,用于当所述计时器所计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切断吸顶灯电源。所述的吸顶灯底座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面连接于天花板,另一面连接于吸顶灯灯泡。所述的吸顶灯底座侧表面位置设置有两个安装凸块。所述的吸顶灯灯罩为与吸顶灯底座形状相匹配的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吸顶灯灯罩在对应的侧表面位置设置有能相匹配卡扣固定的卡扣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吸顶灯泡及吸顶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吸顶灯泡、光线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吸顶灯底座和吸顶灯灯罩;所述吸顶灯底座安于天花板上;所述吸顶灯泡安于吸顶灯底座上;所述的吸顶灯灯罩连接于吸顶灯底座;所述的光线感应器设置在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吸顶灯灯罩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吸顶灯泡、光线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吸顶灯底座和吸顶灯灯罩;所述吸顶灯底座安于天花板上;所述吸顶灯泡安于吸顶灯底座上;所述的吸顶灯灯罩连接于吸顶灯底座;所述的光线感应器设置在吸顶灯灯罩上;所述的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吸顶灯灯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顶灯泡是U型节能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线感应模块包括投光器、受光器、接受感应器和单片机,所述投光器、受光器、接受感应器和单片机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光感吸顶灯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A,所述受光器上具有光学透镜B,所述接受感应器上具有信号转换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波黄鸿宇毛文平雷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长宇老司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