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09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所述墙体包括由若干个墙面板相互连接所组成并形成有活动腔室、若干个上架板、若干个下架板和若干个软包板,若干个所述上架板、若干个所述下架板和若干个所述软包板均位于所述活动腔室内,所述上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所述软包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所述房屋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墙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通过安装设置软包板,使得房屋更加惬意舒适;同时,不会造成磕碰损伤,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

Walls and their ho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及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质量极为注重,需要找个相对独立的房屋用于看书阅读或者放松心情。但是现有房屋的墙体都是使用砖块、混凝土或者瓷砖等实体结构制成,硬度高,人抵靠墙体休息不舒适,且容易造成磕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墙体硬度高,抵靠不舒适,易造成磕碰损伤等缺陷,提供一种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墙体,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由若干个墙面板相互连接所组成并形成有活动腔室、若干个上架板、若干个下架板和若干个软包板,若干个所述上架板、若干个所述下架板和若干个所述软包板均位于所述活动腔室内,所述上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所述软包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较佳地,所述软包板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均位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之间,且所述上连接块连接于所述上架板,所述下连接块连接于所述下架板。较佳地,所述下架板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下连接块的底部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通过插销连接于所述凹槽。较佳地,所述上架板设有通孔,所述上连接块的顶部设有连接孔,所述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连接孔。较佳地,所述上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墙面板,所述下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墙面板。一种房屋,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墙体。较佳地,所述房屋包括有插座和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插座和若干个所述支撑柱均位于所述墙体的上方,所述上架板具有卡槽,所述支撑柱具有缺口,所述缺口插入所述卡槽内,且所述缺口卡设于所述上架板,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下架板的顶部,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连接于所述插座。较佳地,所述房屋还包括有软垫,所述软垫铺设于所述活动腔室内。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通过安装设置软包板,使得房屋更加惬意舒适;同时,不会造成磕碰损伤,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房屋的在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房屋的墙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墙体1,墙面板11,软包板12,上连接块121,连接孔1211下连接块122,上架板13,卡槽131,通孔132,螺栓133下架板14,凹槽141,插销142支撑柱2,缺口21插座3软垫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房屋,其包括有墙体1,该墙体1包括由若干个墙面板11相互连接所组成并形成有活动腔室、若干个软包板12、若干个上架板13和若干个下架板14,若干个上架板13、若干个下架板14和若干个软包板12均位于活动腔室内,上架板13连接于活动腔室的顶部,下架板14连接于活动腔室的底部,软包板12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架板13和下架板14。在墙面板11上安装设置软包板12,使得在活动腔室的内壁面具有海绵等软包结构,人在抵靠接触软包板12时更加惬意舒适,同时,不会造成磕碰损伤,大大提高了墙体1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由于软包板12中包覆有软包结构,为了达到安装软包板12不会造成软包结构损坏的效果。软包板12的一侧可以设有上连接块121和下连接块122,即在软包板12中不具有软包结构的侧面上安装上连接块121和下连接块122,上连接块121和下连接块122均位于上架板13和下架板14之间,上连接块121连接于上架板13,下连接块122连接于下架板14。通过上连接块121和下连接块122来进行安装连接软包板12,从而不会对软包结构造成损坏。为了达到软包板12安装简便的效果,下架板14的顶部可以设有凹槽141,下连接块122的底部可以设有插销孔,该插销孔通过插销142连接于凹槽141。在安装时,插销142的顶部先插入至插销孔内并固定连接于插销孔,插销142的底部插入至凹槽141内,从而实现软包板12与下架板14的安装连接,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同时,墙面板11、软包板12、上架板13和下架板14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下连接块122暗装在该容纳腔内,安全实用且美观。上架板13可以设有通孔132,上连接块121的顶部可以设有连接孔1211,通孔132通过螺栓133连接于连接孔1211。在安装时,通孔132与连接孔1211对齐,通过螺栓133插入至通孔132和连接孔1211内,从而实现软包板12与上架板13的安装连接,结构简单,且安装简便。同时,上连接块121暗装在该容纳腔内,安全实用且美观。为了达到加强房屋结构强度的效果,上架板13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墙面板11,下架板14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墙面板11。上架板13和下架板14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墙面板11的连接处,有效加强墙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有效遮挡了连接处缝隙,安全实用且美观。当然,也可以在墙面板11上直接连接软包板12,在墙面板11的外表面上通过连接件穿过墙面板11并连接在软包板12的侧面上,从而实现墙面板11与软包板12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墙面板11与软包板12之间可以设有垫块,避免连接件损坏软包结构。房屋可以包括有插座3和若干个支撑柱2,插座3和若干个支撑柱2均位于墙体1的上方,若干个支撑柱2的底部连接于墙体1,若干个支撑柱2的顶部均连接于插座3。通过若干个支撑柱2有效扩大了活动腔室的空间,且便于安装对墙体1的遮挡。为了达到加强房屋结构强度的效果,上架板13具有卡槽131,支撑柱2具有缺口21,缺口21插入卡槽131内,通过缺口21和卡槽131便于上架板13和支撑柱2之间定位连接。缺口21卡设于上架板13,支撑柱2采用上下固定插入式结构组装,强度高,不易折歪折断;同时,有效加强房屋的连接强度。若干个支撑柱2的底部分别连接于若干个下架板14的顶部,进一步加强房屋的结构强度。房屋还可以包括有软垫4,软垫4铺设于活动腔室内。使得人们在活动腔室内休闲娱乐的时候更加惬意舒适,且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墙体及包含其的房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若干个墙面板相互连接所组成并形成有活动腔室、若干个上架板、若干个下架板和若干个软包板,若干个所述上架板、若干个所述下架板和若干个所述软包板均位于所述活动腔室内,所述上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所述软包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若干个墙面板相互连接所组成并形成有活动腔室、若干个上架板、若干个下架板和若干个软包板,若干个所述上架板、若干个所述下架板和若干个所述软包板均位于所述活动腔室内,所述上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顶部,所述下架板连接于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所述软包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板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均位于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之间,且所述上连接块连接于所述上架板,所述下连接块连接于所述下架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板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下连接块的底部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通过插销连接于所述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森葳教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