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沁珂专利>正文

智能晾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99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及智能晾衣处理方法,智能晾衣装置具有容纳有动力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支撑盒、牵引绳、主晾杆、控制装置、风机与风机驱动器、通风管路以及加热组件,可实时监控主晾杆的重量和高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来应用,对衣物进行智能的加热烘干,同时基于加热通风和吹风口的特殊设计,衣服的正反面可以快速的得到烘干。同时,当检测到的重量基本不变时,关闭加热组件以节约电能,维持风机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利用加热组件的余热、装置内部以及装置所处环境的余热来继续烘干衣物,节约电能。

Intelligent clot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Home Furnishing,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clothes airing device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method, intelligent clothes device has holding power driven assembly a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of the support box, traction rope, hanging rod, main control device, fan and fan drive, ventilation pipe and heating components, real time the main monitoring pole weight and height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used for drying, intelligent of clothing,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special design of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inlet,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n get quick drying cloth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detected weight is basically unchanged, the heating module is turned off to save energy and keep the fan running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remaining heat of the heating assembly, the internal heat and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device are used to continue drying the clothes, so as to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晾衣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及智能晾衣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升降晾衣架,以电动式为例,一般包括机体、动力绕线系统、控制系统、滑轮系统、升降托架、升降绳和晾杆等,动力绕线系统、控制系统和滑轮系统设置在机体内,两组升降托架的上部分别固定在机体两端,下部与晾杆相固定以控制晾杆的平衡。升降绳的一端和动力绕线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系统和升降托架的下部连接,动力系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升降绳的卷绕带动升降托架的折叠和展开,从而带动晾杆的升降。当挂上衣服的衣架挂到晾杆上后,如果不通过人为调整衣架,通常会使得晾晒的衣服一面晒干而另一面还是潮湿的状态,但是人工调整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又不方便、时常将衣服掉地弄脏,家中无人时,更无法充分晾晒衣服。另外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时,衣服只能慢慢阴干,且持续周期较长。晾晒衣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针对这一频繁而单调的工作,如果晾衣架是固定的或功能单一,无疑增加了辛苦程度,是非常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晾衣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晾晒问题,尤其是阴雨天气下的晾晒不充分、不方便的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包括:容纳有动力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支撑盒,所述支撑盒被设置成固定到阳台的顶部墙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微电机,分别位于支撑盒的两个端部位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到微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机构以及与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两个辊轮,辊轮受微电机控制而同步旋转;牵引绳,其一端围绕所述辊轮并随着辊轮的转动而收紧或者伸长;主晾杆,构造成纵长条状,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晾杆的两端,带动主晾杆的垂直升降动作;控制装置,与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发送的操作指令控制智能晾衣装置的运行;风机与风机驱动器,风机驱动器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风机的运行;通风管路,其一端连接到风机,另一端接入到支撑盒内设置的吹风管路,使得风机排送的空气经过增压后进入支撑盒内的吹风管路,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方向朝向所述主晾杆;加热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发热;其中,所述支撑盒的两端封闭,并且其朝向主晾杆方向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与吹风口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一一对应的所述出口与吹风口之间;所述主晾杆的内部沿着其纵长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重量传感器,用于监测主晾杆的重量变化,重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并传输重量信号;所述支撑盒的朝向主晾杆方向的底部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激光测距组件,激光测距组件的出光口朝向所述主晾杆,用于监测主晾杆的高度变化,激光测距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并传输高度信号。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盒上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监测智能晾衣装置所在的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进一步的,支撑盒的吹风口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镂空基板以及设置在镂空基板上的多个PTC加热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由加热丝交叉排布形成的网格加热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交叉编织形成的网格加热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晾衣装置还包括无线连接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将智能晾衣装置接入网络以通过网络接收操作指令。进一步的,所述吹风口的位置呈现两排直线排列,所述直线与支撑盒纵长方向中心线平行,其中相邻吹风口的位置位于不同的直线排列上。进一步的,所述吹风口的位置呈现异形排列,以支撑盒纵长方向中心线为基准在其两侧方向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盒内设置有照明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根据本技术的改进,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智能晾衣装置的智能晾衣处理方法,包括:待衣物挂到所述主晾杆上后,监测所述主晾杆的重量变化,并将监测结果的重量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监测主晾杆与支撑盒的距离;监测智能晾衣装置所在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根据控制面板或者来自遥控器的控制指令判断是否进入烘干模式,如果是,则判断是否进入烘干模式,控制启动风机运行、加热组件运行,向主晾杆吹出经过加热的空气来烘干衣物;如果否,则进入一般模式,控制启动风机运行,向主晾杆吹出自然空气。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烘干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距离监测结果、重量监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风机和加热组件的运行:以所述主晾杆的原始重量为参考基准,在测得衣物挂到所述主晾杆上后并且保持预定时间后的重量为变量,得到上述变量和参考基准的差值W0;当差值W0大于0并且距离测量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L0时控制启动风机以预定最低运行速度运行;当距离测量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L0时以增大的运行速度运行风机;在风机运行后,控制启动所述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当持续监控的主晾杆的重量发生变动,得到在设定采集周期T范围内的重量变化差值W1,当W1的数额成降低趋势时,控制降低所述风机的运行速度,并且在所述W1小于等于0时,控制关断加热组件;关断加热组件后,风机继续运行设定的时间后关闭。由以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智能晾衣装置可实时监控主晾杆的重量和高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来应用,对衣物进行智能的加热烘干,同时基于加热通风和吹风口的特殊设计,衣服的正反面可以快速的得到烘干。同时,当检测的重量基本不变时,这说明已经差不多干了,这时候关闭加热组件以节约电能,同时可维持风机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利用加热组件的余热、装置内部以及装置所处环境的余热来继续烘干衣物,节约电能。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智能晾衣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智能晾衣装置的控制逻辑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智能晾衣装置的支撑盒的吹风口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晾衣装置的支撑盒的吹风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结合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公开,提出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晾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有动力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支撑盒,所述支撑盒被设置成固定到阳台的顶部墙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微电机,分别位于支撑盒的两个端部位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到微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机构以及与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两个辊轮,辊轮受微电机控制而同步旋转;牵引绳,其一端围绕所述辊轮并随着辊轮的转动而收紧或者伸长;主晾杆,构造成纵长条状,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晾杆的两端,带动主晾杆的垂直升降动作;控制装置,与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发送的操作指令控制智能晾衣装置的运行;风机与风机驱动器,风机驱动器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风机的运行;通风管路,其一端连接到风机,另一端接入到支撑盒内设置的吹风管路,使得风机排送的空气经过增压后进入支撑盒内的吹风管路,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方向朝向所述主晾杆;加热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发热;其中,所述支撑盒的两端封闭,并且其朝向主晾杆方向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与吹风口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一一对应的所述出口与吹风口之间;所述主晾杆的内部沿着其纵长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重量传感 器,用于监测主晾杆的重量变化,重量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并传输重量信号;所述支撑盒的朝向主晾杆方向的底部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激光测距组件,激光测距组件的出光口朝向所述主晾杆,用于监测主晾杆的高度变化,激光测距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并传输高度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晾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有动力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支撑盒,所述支撑盒被设置成固定到阳台的顶部墙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微电机,分别位于支撑盒的两个端部位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到微电机的输出轴的减速机构以及与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两个辊轮,辊轮受微电机控制而同步旋转;牵引绳,其一端围绕所述辊轮并随着辊轮的转动而收紧或者伸长;主晾杆,构造成纵长条状,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晾杆的两端,带动主晾杆的垂直升降动作;控制装置,与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控制面板或者遥控器发送的操作指令控制智能晾衣装置的运行;风机与风机驱动器,风机驱动器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风机的运行;通风管路,其一端连接到风机,另一端接入到支撑盒内设置的吹风管路,使得风机排送的空气经过增压后进入支撑盒内的吹风管路,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方向朝向所述主晾杆;加热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被设置成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发热;其中,所述支撑盒的两端封闭,并且其朝向主晾杆方向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吹风口,所述吹风管路的出口与吹风口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一一对应的所述出口与吹风口之间;所述主晾杆的内部沿着其纵长方向均匀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重量传感器,用于监测主晾杆的重量变化,重量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沁珂
申请(专利权)人:何沁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