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97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包括控制电路和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布料摞叠装置、对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进行侧边缝合的缝合装置和将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陆续拉过缝合装置的牵拉装置。该全自动智能合布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两卷布匹的布料侧边对齐,同时将对齐后两片布料自动供给给缝合装置进行自动缝合作业,因此,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Automatic intelligent distributor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168\u81ea\u52a8\u667a\u80fd\u5408\u5e03\u673a\uff0c\u5305\u62ec\u63a7\u5236\u7535\u8def\u548c\u7531\u524d\u5411\u540e\u4f9d\u6b21\u8bbe\u7f6e\u7684\u5e03\u6599\u645e\u53e0\u88c5\u7f6e\u3001\u5bf9\u5e03\u6599\u645e\u53e0\u88c5\u7f6e\u8f93\u51fa\u7684\u5e03\u6599\u8fdb\u884c\u4fa7\u8fb9\u7f1d\u5408\u7684\u7f1d\u5408\u88c5\u7f6e\u548c\u5c06\u5e03\u6599\u645e\u53e0\u88c5\u7f6e\u8f93\u51fa\u7684\u5e03\u6599\u9646\u7eed\u62c9\u8fc7\u7f1d\u5408\u88c5\u7f6e\u7684\u7275\u62c9\u88c5\u7f6e\u3002 The fully automatic intelligent cloth machin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use. It can automatically arrange the sides of the two rolls of cloth, and automatically supply the two pieces of cloth to the sew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sewing.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智能合布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合布机。
技术介绍
为了将两片布料的其中一侧边缝合在一起,现有的操作方式通常是由操作工人手动将两片布料上下摞叠在一起,并将两片布料预缝合的侧边对齐,之后,将对齐后的侧边伸入平缝机或者包缝机的缝纫区域中进行缝合作业,但是,该种操作方式需要操作工人先进行布料对齐,之后再进行缝合,因此,整个缝合作业处于断断续续的工作过程,从而致使缝合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两片布料的侧边对齐后进行自动缝合作业的全自动智能合布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控制电路和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布料摞叠装置、对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进行侧边缝合的缝合装置和将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陆续拉过缝合装置的牵拉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布料摞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滑架、前检测支架、后滑架、后检测支架和压布支架,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能单独驱动前滑架和后滑架进行左右滑移的主驱动装置;所述前滑架和后滑架分别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前布匹和后布匹的盛布槽,所述前滑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前布匹布料的前支撑辊,所述前检测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前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前传感器;所述后滑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后布匹布料的后支撑辊,所述后检测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后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后传感器;所述压布支架上设有低于后支撑辊设置并将前布匹和后布匹的布料压靠摞叠在一起的压布辊;所述前传感器、后传感器和主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前布匹放入前滑架的盛布槽中,将后布匹放入后滑架的盛布槽中,之后,先牵拉前布匹的布料端部并使其依次越过前支撑辊顶部和前传感器,并牵拉至压布辊底部;另外,再牵拉后布匹的布料端部并使其依次越过后支撑辊顶部和后传感器,也牵拉至压布辊底部,此时,前布匹和后布匹的两片布料被压布辊压靠在一起,之后,同时牵拉两片布料的端部并将其穿过缝合装置,牵拉至牵拉装置上;而在工作时,牵拉装置陆续将两片布料向后拉动,而前传感器和后传感器可分别检测相应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从而保证两片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处于设定的左右位置,继而保证两片布料摞叠在一起时,两片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处于对齐状态;而如果前布匹的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偏移了设定位置,则前传感器将检测后的偏移数值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则控制前滑架底部的主驱动装置工作,从而适当调整前滑架和前支撑辊的左右位置,继而达到调整前布匹的左右位置,保证了前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处于设定的左右位置;因此,本技术依靠牵拉装置可将两卷布匹的布料陆续拉出,并先将两片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对齐后,再牵拉至缝合装置进行缝合作业,因此,提高了缝合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为了在牵拉布匹时,能保证前布匹和后布匹在盛布槽中进行滚动,所述前滑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固接有左右平行间隔设置的端板,两个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围成盛布槽的支撑杆;所述后滑架与前滑架的结构相同。为了避免前布匹的布料与支撑在后支撑辊上的后布匹的布料接触,从而发生运动干涉,所述前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竖梁,所述前支撑辊转动连接在两根前竖梁上;所述后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竖梁,所述后支撑辊转动连接在两根后竖梁上,所述后支撑辊的高度低于前支撑辊的高度,两根后竖梁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高于后支撑辊从而用于支撑前布匹布料的前辅助辊。为了对穿过前传感器的布料进行适当支撑,所述前检测支架的顶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前辅助杆,所述前传感器安装在前辅助杆上,所述前辅助杆的支撑面与位于前支撑辊和前辅助辊之间的前布匹布料底面相切接触。为了对穿过后传感器的布料进行适当支撑,所述后检测支架上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后辅助杆,所述后传感器安装在后辅助杆上,所述后辅助杆的支撑面与位于后支撑辊和压布辊之间的后布匹布料底面相切接触。为了避免前布匹的布料与穿过后传感器的后布匹的布料接触,从而发生运动干涉,所述后检测支架的顶部还转动连接有高于后辅助杆并用于支撑后布匹布料的后辅助辊。为了方便调整前滑架和后滑架的左右位置,所述前滑架与底座之间及后滑架与底座之间分别设有前后间隔设置的横向滑轨;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在前滑架和后滑架底部的丝杠螺母,两个丝杠螺母中分别螺装有丝杠,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个分别驱动后侧的丝杠和前侧的丝杠转动的伺服电机。为了限制前滑架和后滑架的最大调整位置,位于前滑架和后滑架左右两侧底座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为了实现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高于压布辊设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侧设有将两片摞叠布料的待缝合侧边进行缝合的缝纫机,所述工作台内设有驱动缝纫机工作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为了实现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包括两个左右间隔连接在工作台后侧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分别安装有固定轴承座和能上下滑移的滑移轴承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驱动滑移轴承座进行上下滑移的伸缩缸体,两个固定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辊,两个滑移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相同一端安装有当主动辊和从动辊压靠在一起时可进行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部设有当主动辊和从动辊压靠在一起时能夹紧布料从而将布料进行输出的辊本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自动将从两卷布匹拉出的两片布料侧边对齐,同时将对齐后两片布料自动供给给缝合装置进行自动缝合作业,因此,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带有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1中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1中B向的向视图;图5为沿图2中C向的剖视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包括控制电路和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布料摞叠装置、对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进行侧边缝合的缝合装置和将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陆续拉过缝合装置的牵拉装置,如图1-4所示,该布料摞叠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滑架2、前检测支架3、后滑架4、后检测支架5和压布支架6;为了将前布匹37和后布匹38共两卷布匹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前滑架2和后滑架4上,该前滑架2上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相应前布匹37的盛布槽7,后滑架4上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后布匹38的盛布槽7,而为了在牵拉布匹的输出布料时,能保证前布匹37和后布匹38在盛布槽7中进行自由滚动,如图2和图4所示,该前滑架2包括底架13,底架13上固接有左右平行间隔设置的端板14,两个端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围成盛布槽7的支撑杆15,因此,前布匹37可放入由支撑杆15围成的盛布槽7中,由于支撑杆15能进行自由转动,因此,可顺利支撑前布匹37进行滚动,从而方便将前布匹37上的布料拉出;当然,该后滑架4与前滑架2的结构相同,因此后滑架4的结构不再详述。继续参照附图,为了方便调整前滑架2和后滑架4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前布匹37和后布匹38的出料位置,前滑架2和后滑架4分别通过底部前后间隔设置的横向滑轨22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该横向滑轨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轨道和滑动连接在轨道上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智能合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包括控制电路和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布料摞叠装置、对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进行侧边缝合的缝合装置和将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陆续拉过缝合装置的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摞叠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滑架(2)、前检测支架(3)、后滑架(4)、后检测支架(5)和压布支架(6),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能单独驱动前滑架(2)和后滑架(4)进行左右滑移的主驱动装置;所述前滑架(2)和后滑架(4)分别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前布匹和后布匹的盛布槽(7),所述前滑架(2)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前布匹布料的前支撑辊(8);所述前检测支架(3)上设有用于检测前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前传感器(9);所述后滑架(4)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后布匹布料的后支撑辊(10);所述后检测支架(5)上设有用于检测后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后传感器(11);所述压布支架(6)上设有低于后支撑辊(10)设置并将前布匹和后布匹的布料压靠摞叠在一起的压布辊(12);所述前传感器(9)、后传感器(11)和主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包括控制电路和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布料摞叠装置、对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进行侧边缝合的缝合装置和将布料摞叠装置输出的布料陆续拉过缝合装置的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摞叠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滑架(2)、前检测支架(3)、后滑架(4)、后检测支架(5)和压布支架(6),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能单独驱动前滑架(2)和后滑架(4)进行左右滑移的主驱动装置;所述前滑架(2)和后滑架(4)分别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前布匹和后布匹的盛布槽(7),所述前滑架(2)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前布匹布料的前支撑辊(8);所述前检测支架(3)上设有用于检测前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前传感器(9);所述后滑架(4)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后布匹布料的后支撑辊(10);所述后检测支架(5)上设有用于检测后布匹布料的待缝合侧边左右位置的后传感器(11);所述压布支架(6)上设有低于后支撑辊(10)设置并将前布匹和后布匹的布料压靠摞叠在一起的压布辊(12);所述前传感器(9)、后传感器(11)和主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架(2)包括底架(13),所述底架(13)上固接有左右平行间隔设置的端板(14),两个端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围成盛布槽(7)的支撑杆(15);所述后滑架(4)与前滑架(2)的结构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竖梁(16),所述前支撑辊(8)转动连接在两根前竖梁(16)上;所述后滑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后竖梁(17),所述后支撑辊(10)转动连接在两根后竖梁(17)上,所述后支撑辊(10)的高度低于前支撑辊(8)的高度,两根后竖梁(17)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高于后支撑辊(10)从而用于支撑前布匹布料的前辅助辊(1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合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检测支架(3)的顶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前辅助杆(19),所述前传感器(9)安装在前辅助杆(19)上,所述前辅助杆(19)的支撑面与位于前支撑辊(8)和前辅助辊(18)之间的前布匹布料底面相切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新大地农业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