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69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包括支架、传送带本体以及一驱动电机;支架两侧安装有挡泥侧板,挡泥侧板位于传送带本体侧面,传送带本体上固定安装有间隔相等的挡泥隔板,挡泥隔板包括固定座和转动板以及两个第一复位弹簧,在传送带本体输出端下方的支架安装有刮泥结构,每一挡泥隔板经过了传送带本体输出端下方的刮泥结构均能被刮泥结构,刮除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转动板能将黏在传送带表面的脱水湿饼从其表面扫下,提高了运输的效率;2.刮泥条触发转动板转动以将落在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扫下,免去了人工清除传送带表面的脱水湿饼,进一步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Mud conveyor belt used for wet gran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yor belt for mud wet granulation, comprising a body and a drive motor bracket, bracket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ransmission; mud mud blocking plate, side plates positioned on the conveyer belt body side, mudflaps partitions with equal intervals of fixed conveyor belt body, a mud separator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nd a rotating plate as well as the first two reset spring bracket with below the output of the transmission body mounted scraper structure, each partition after scraping mud block structure belt body can be output below the mud scraping scraping structure, rotating plate on the dehydration of wet cak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1. rotating plate can be transmitted in the band surface dehydration wet cake sweep from the surface,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2. scraping a trigger rotating plate to rotate on the rotating plate will fall on the dehydration of wet cake sweep,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manual removal of surface belt the dehydration of wet cak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
本技术涉及石油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
技术介绍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形成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废弃钻井泥浆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是一种含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药品及钻屑的多相稳态胶体悬浮体系。直接填埋地下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国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并加强了废弃泥浆的处理,开发并采用了一系列无害化处理技术。我国对于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比国外研究稍晚,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执法力度的加大,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是钻井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内的处理方法目前有湿式造粒法,湿式造粒法能够脱去泥浆中的部分水,经过的程序为废弃钻井泥浆依次经过造粒机或者是钻井泥浆—浓缩—分离—脱水—通过传送带运输到卡车或者货车上,得到的脱水湿饼脱水率不及加压脱水机,但是湿式造粒法建设费用便宜,装置构造简单,并且造粒后的脱水湿饼能用来铺路,故而使用价值巨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湿式造粒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目前的传送带只是单纯的用于将脱水湿饼传送到高处,适应性比较差,用于输送脱水湿饼的传送带因为湿饼含水率比较高,因此经常会有脱水湿饼从传送带上滑下;并且由于脱水湿饼粘性比较大,在经过传送带输出端时会黏在传送带上,这都进一步影响传送带的传送效果,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更适合输送脱水湿饼的传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湿式造粒法的传送带,解决了脱水湿饼在传送带表面下滑以及脱水湿饼黏在传送带表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包括支架、传送带本体以及一驱动电机支架位于传送带本体下方,传送带本体输入端倾斜向上,传送带本体输出端处于水平位置,传送带本体输入端用于接收湿式造粒法造粒装置输出的脱水湿饼,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用于向转运车输送脱水湿饼,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上以驱动传动带本体运作,传送带本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泥隔板,相邻两挡泥隔板之间距离相等;每一挡泥隔板均包括转动板、固定座以及第一复位弹簧,固定座横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传送带本体表面,转动板包括平行于传送带本体表面的水平板和垂直于水平板的竖直板,且竖直板与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传送方向垂直,竖直板和固定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座上安装有两弹簧座,竖直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每一第一复位弹簧分别连接至一弹簧座,转轴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大于弹簧座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以竖直板底部能向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转动同时竖直板顶部能与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在无外力作用于转动板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竖直板垂直于传送带本体表面;在支架上设置有靠近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刮泥结构,刮泥结构用于将通过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口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刮除,口即为传送带由向上转动变成向下转动的位置,在此处下方有转运车接住传送带上刮下的脱水湿饼,转动板与固定座转动的方式,能使得刮泥结构刮除脱水湿饼更加彻底,经过刮泥结构完成刮泥过程后,再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回复原位。进一步地,传送带本体两侧设置有挡泥侧板,挡泥侧板与支架固定连接,以防止脱水湿饼相邻两挡泥隔板的竖直板之间缝隙滑落。进一步地,所述刮泥结构包括移动杆、第二复位弹簧、刮泥条、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以及第三复位弹簧,在支架上安装有位于传送带本体输出端正下方的第一滑轨,移动杆包括伸缩筒体以及伸缩杆体,伸缩筒体以及伸缩杆体均位于竖直方向上,伸缩筒体位于伸缩杆体上方,伸缩杆体上端穿入至伸缩筒体下端内,移动杆穿过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设置于第一滑轨上并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滑轨穿过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安装块固定,第三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支架固定,第三复位弹簧用于移动杆向传送带本体下端传送方向滑动后能回复原位,每一挡泥隔板的水平板与竖直板连接后均向前一挡泥隔板所在方向延伸,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导向方向均与传送带本体输出端传送方向平行,移动杆伸缩方向与第一滑轨导向方向垂直,伸缩杆体下端连接第二安装块,伸缩杆体穿过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伸缩筒体下端固定,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块固定,第二安装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伸缩筒体上端连接有刮泥条,所述刮泥条为长度与传送带本体宽度相等的长条,当每一挡泥隔板到达刮泥结构所在位置时刮泥条能将水平板远离传送带本体的面上脱水湿饼刮除,亦能将竖直板靠近前一挡泥隔板的面上脱水湿饼刮除。作为本技术另一个方案,还可以在移动杆和滑动座上设置一个弹簧,以使移动杆刮完泥后更好地回复原位,刮泥结构伸缩的方式有益效果为:通过伸缩的方式保证移动杆能刮过转轴,同时,第一滑轨、第一安装块、第二滑轨以及第二安装块的设置实现了移动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避免因挡泥隔板在传送本体的带动下对移动杆有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力而折断,延长移动杆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滑轨以及第二安装块对移动杆有支撑作用,使得该结构更加稳定;第三复位弹簧能将滑动后的移动杆回复原位,进行下一次刮除。进一步地,每一挡泥隔板中水平板远离传送带本体的面与竖直板靠近前一挡泥隔板的面的连接处均为平滑的弧面。即:每一个挡泥隔板盛泥的面,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处均为光滑的弧面,以使得刮渣条能顺利刮去泥或者脱水湿饼。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传送带表面设置挡泥隔板,防止了脱水湿饼从传送带表面落下,转动板能将黏在传送带表面的脱水湿饼从其表面扫下,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解决了背景提出的问题。2.刮泥结构设置在传送带本体下方,刮泥条触发转动板转动以将落在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扫下,免去了人工清除传送带表面的脱水湿饼,进一步提高了运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正视图。图2为挡泥隔板的正视图。图3为挡泥隔板俯视图。图4为图1中刮泥结构3处的剖视图放大图。图中标注为:支架1、挡泥隔板2、刮泥结构3、挡泥侧板4、转动板5、固定座6、第一复位弹簧7、弹簧座8、移动杆9、第二复位弹簧10、第二滑轨11、第一安装块12、第一滑轨13、第三复位弹簧14、第二安装块15、刮泥条16、传送带本体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解释:图1为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正视图,图中脱水湿饼经上一工序完成处理后落到传送带本体17上,由传送带本体17输入端输送到传送带本体17输出端,最后落到转运车上,部分黏在传送带本体17表面的脱水湿饼可以由位于传送带本体17输出端下方的刮泥结构刮除。图2所示的挡泥隔板2的正视图中,每一挡泥隔板2均包括转动板5、固定座6以及第一复位弹簧7,固定座6横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座6固定连接在传送带本体17表面,转动板5包括平行于传送带本体17表面的水平板和垂直于水平板的竖直板,且竖直板与传送带本体17输出端的传送方向垂直,竖直板和固定座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座6上安装有两弹簧座8,如图3所示挡泥隔板2俯视图,竖直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7,每一第一复位弹簧7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

【技术保护点】
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送带本体以及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架位于传送带本体下方,传送带本体输入端倾斜向上,传送带本体输出端处于水平位置,传送带本体输入端用于接收湿式造粒法造粒装置输出的脱水湿饼,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用于向转运车输送脱水湿饼,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上以驱动传动带本体运作,所述传送带本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泥隔板,相邻两挡泥隔板之间距离相等;每一挡泥隔板均包括转动板、固定座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横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传送带本体表面,所述转动板包括平行于传送带本体表面的水平板和垂直于水平板的竖直板,且竖直板与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传送方向垂直,竖直板和固定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座上安装有两弹簧座,所述竖直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每一第一复位弹簧分别连接至一弹簧座,转轴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大于弹簧座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以竖直板底部能向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转动同时竖直板顶部能与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在无外力作用于转动板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竖直板垂直于传送带本体表面;在支架上设置有靠近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刮泥结构,刮泥结构用于将通过传送带本体输送端的口后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刮除。...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送带本体以及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架位于传送带本体下方,传送带本体输入端倾斜向上,传送带本体输出端处于水平位置,传送带本体输入端用于接收湿式造粒法造粒装置输出的脱水湿饼,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用于向转运车输送脱水湿饼,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上以驱动传动带本体运作,所述传送带本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泥隔板,相邻两挡泥隔板之间距离相等;每一挡泥隔板均包括转动板、固定座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横截面为“U”形结构,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传送带本体表面,所述转动板包括平行于传送带本体表面的水平板和垂直于水平板的竖直板,且竖直板与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传送方向垂直,竖直板和固定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座上安装有两弹簧座,所述竖直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每一第一复位弹簧分别连接至一弹簧座,转轴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大于弹簧座到固定座外底面的距离,以竖直板底部能向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转动同时竖直板顶部能与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在无外力作用于转动板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竖直板垂直于传送带本体表面;在支架上设置有靠近传送带本体输出端的刮泥结构,刮泥结构用于将通过传送带本体输送端的口后转动板上的脱水湿饼刮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式造粒法的挡泥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两侧设置有挡泥侧板,挡泥侧板与支架固定连接,以防止脱水湿饼相邻两挡泥隔板的竖直板之间缝隙滑落。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兵雷华东胡丰华兰波张翼杨光友付航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环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