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四氯化碳的加氮裂化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四氯化碳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四氯化碳的加氮裂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沸点有机氯代烃(比重1.591g/cm3,沸点77℃),微溶于水。国外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属于典型的肝脏毒物,高浓度时,首先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随后影响肝、肾。它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因此自1979年被美国EPA列入了“含四氯化碳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也被我国列入了68种“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大量制造和使用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地下水被四氯化碳污染,如美国的密西根含水层和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含水层均受到过四氯化碳的污染(在含水层中它多以非水相(NAPL)存在)。美国前FortordArmy军事基地造成的污染使得Marina的市政供水中CCl4超标,2000年8月测得CCl4浓度达15μg/L。美国Livermore地区的地下水监测发现有毒有害垃圾的堆放导致CCl4污染物的产生,有毒物质渗滤液中CCl4的浓度高达500μg/L。2000年4月,Hafner&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四氯化碳的加氮裂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处理液入口管(1),药剂加入泵(2),加热管(3),V型导流板(4),U型导流板(5),硫酸喷管(6),中控器(7),出液口(8),缓冲室(9),裂化发生器(10),硫酸分配室(11),硫酸管(12)和导流通道板(13);所述待处理液入口管(1)位于加氮裂化反应器的底部,所述V型导流板(4)位于加氮裂化反应器的内底部,且位于待处理液入口管(1)的上方;所述V型导流板(4)由多个V字形、且V字开口横向等距排列的挡板组成;所述V型导流板(4)上部设有U型导流板(5),所述U型导流板(5)由导流通道板(13)以及导流通道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四氯化碳的加氮裂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处理液入口管(1),药剂加入泵(2),加热管(3),V型导流板(4),U型导流板(5),硫酸喷管(6),中控器(7),出液口(8),缓冲室(9),裂化发生器(10),硫酸分配室(11),硫酸管(12)和导流通道板(13);所述待处理液入口管(1)位于加氮裂化反应器的底部,所述V型导流板(4)位于加氮裂化反应器的内底部,且位于待处理液入口管(1)的上方;所述V型导流板(4)由多个V字形、且V字开口横向等距排列的挡板组成;所述V型导流板(4)上部设有U型导流板(5),所述U型导流板(5)由导流通道板(13)以及导流通道板(13)两侧连有导流板构成的U型结构,且上部开口宽度大于下部的导流通道板(13)宽度,所述导流板顶部为锯齿状;所述导流通道板(13)下部设有与外部高压蒸汽连通的加热管(3);所述U型导流板(5)上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距分布排列的硫酸喷管(6);所述硫酸喷管(6)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孔径为0.1~0.5mm的通孔;所述硫酸喷管(6)与带有硫酸管(12)的硫酸分配室(11)连通;所述裂化发生器(10)位于硫酸喷管(6)上部,且穿过硫酸喷管(6)向下延伸至V型导流板(4)的上部;所述裂化发生器(10)呈圆柱形,在其顶部外围设有缓冲室(9),所述缓冲室(9)一侧设有药剂加入管,所述药剂加入管上依次设有中控器(7)和药剂加入泵(2),所述缓冲室(9)顶部设有出液口(8),出液口(8)上檐与出液槽贯通;所述裂化发生器(10)包括:溶液入口(10-1),催化剂缓冲室(10-2),催化剂支管(10-3),旋转电机(10-4),处理后溶液出口(10-5),氮输送泵(10-6),氮输入管(10-7),氮气分配室(10-8)和裂化板(10-9);所述裂化发生器(10)的底部为溶液入口(10-1),所述溶液入口(10-1)上部设有裂化板(10-9),所述裂化板(10-9)顶部设有处理后溶液出口(10-5);所述裂化发生器(10)的顶部安装有与裂化板(10-9)顶部相连的旋转电机(10-4);所述旋转电机(10-4)与中控器(7)导线连接;所述裂化板(10-9)是由多层圆环盘状薄片安装在主输送管(10-9-5)上构成;围绕所述裂化板(10-9)的四周设有多个相间均匀分布、且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主输送管(10-9-5)上的催化剂缓冲室(10-2)和氮气分配室(10-8),主输送管(10-9-5)与催化剂缓冲室(10-2)和氮气分配室(10-8)相通,所述氮气分配室(10-8)与带有氮输送泵(10-6)的氮输入管(10-7)连通;所述氮输送泵(10-6)与中控器(7)导线连接,氮输送泵(10-6)与外部氮储罐连通;所述催化剂缓冲室(10-2)与催化剂支管(10-3)连通;所述裂化板(10-9)包括:输送支管(10-9-1),分配支管(10-9-2),弧形通水道(10-9-3),释放孔(10-9-4)和主输送管(10-9-5);所述裂化板(10-9)中每层圆环盘状薄片分为多个扇形区域,且相邻扇形区域之间设有输送支管(10-9-1);所述输送支管(10-9-1)与主输送管(10-9-5)连通;所述扇形区域内设有多条弧形的分配支管(10-9-2),且相邻分配支管(10-9-2)之间设有弧形通水道(10-9-3);所述分配支管(10-9-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释放孔(10-9-4),且分配支管(10-9-2)的两端分别与一侧对应的输送支管(10-9-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氮裂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导流板(5)的高度为10-20cm、长度为60-8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氮裂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板(10-9)中每层圆环盘状薄片,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超纯水259.662~484.506份;C8-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51.668~93.655份;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54.885~163.88份;N-[(三氟代甲基)磺酰基]-1,1,1-三氟代-甲烷磺酰胺50.204~67.759份;N,N-二(二甲基硅基)乙酰胺53.810~110.890份;1-氨基-4-[(4-十二烷基苯)-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单钠盐56.338~117.428份;锝纳米微粒58.463~113.63份;1-氨基-9,10-二氢-4-[[4-[[甲基[(4-甲苯基)磺酰基]氨基]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化蒽-2-磺酸51.148~93.47份;1-[2-(N,N-二甲氨)乙基]-5-巯基-1H-四氮唑53.118~93.350份;1-氨基-9,10-二氢代-4-[(2-甲苯基)氨基]-9,10-二氧代-2-蒽磺酸钠盐53.629~76.248份;2-[(2,5-二氯苯基)偶氮]-N-(6-乙氧基-2-苯并噻唑基)-3-氧代丁酰胺42.111~78.385份;甲基-3-[(2,2,6,6-四甲基-4-哌啶)41.288~84.185份;3,5-二甲磺酸氧基苯甲醛50.63~95.380份;4-(5-氨基-3-甲基-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梁骁,马捷,韩宝平,刘喜坤,许旭,张明胜,陈兴祥,董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