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30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过滤器出现故障后需整体停止运行进行维修、管线水压过大缩短管线使用寿命、以及净化水易出现倒流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待净化水输水管、第一初效过滤器、第一精滤器、反渗透罐、活性炭过滤器、离心泵、第二初效过滤器、第二精滤器、废水收集池、供水管、第一增容管、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容管、第二增压泵、止回阀和数显压力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线进行故障维修,能有效降低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中的压力,从而延长该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可有效阻止净化水倒流,同时能有效提高反渗透罐的反渗透效果,以提高净化效率。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ube press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ipe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maintenance of overall operation, overpressure of pipeline water and shortening the service life of pipeline and the reverse flow of purified water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filter.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water delivery pipe to be cleaned, the first primary filter, the first fine filter, reverse osmosis tank,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centrifugal pump, second primary filter, second fine filter, wastewater collection tank, water supply pipe, the first tube, the first capacity booster pump, second capacity pipe, booster pump, check second valve and digital pressure meter. The invention can on-line maintenan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ipeline filter and reverse osmosis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pressure in the pipeline, there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save cos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water backflow,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ti permeation effect of reverse osmosis tan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水净化系统是一种采用多级过滤装置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的系统,其功能就是通过过滤将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都去除掉。它具较高的过滤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净化系统已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家庭中,成为了家居或不可缺的用品。在现有技术中,水净化系统一般采用多级过滤,主要包括前置过滤单元,反渗透过滤单元,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一般包括RO反渗透膜过滤技术,经反渗透过滤单元过滤后从纯水口输出的已为纯净水。现有水净化系统前置过滤均采用单线程工作。初滤器由于处理的是初期源水,杂质较多,故滤芯更换周期短。但因其是单线程方式工作,故需要完全关闭水净化系统以后才能更换初滤器的滤芯,不能在线切换更换,系统中会存在管线压力过大的情况,从而减少管线使用寿命,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净化好的净化水容易出现倒流。并且反渗透罐应出口端管线压力过高会影响渗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解决现有技术过滤器出现故障后需整体停止运行进行维修、管线水压过大缩短管线使用寿命、以及净化水易出现倒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包括待净化水输水管,与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连接的第一初效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管道连接的第一精滤器,与所述第一精滤器管道连接的反渗透罐,以及与所述反渗透罐管道连接的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反渗透罐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离心泵,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与所述反渗透罐之间还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和第二精滤器,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所述第二精滤器和所述反渗透罐依次管道连接,所述反渗透罐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收集池,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精滤器与所述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一精滤器至所述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和第一增压泵,所述第二精滤器与所述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二精滤器至所述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二增容管和第二增压泵;所述反渗透罐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位于所述反渗透罐和所述离心泵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反渗透罐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数显压力计。进一步地,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水阀。进一步地,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与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二水阀。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罐与所述废水收集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废水阀。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泵为自吸式离心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当运行管线中的过滤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在线进行故障维修,从而可有效保障水净化系统运行效率,能有效降低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中的压力,从而延长该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可有效阻止净化水倒流,同时能有效提高反渗透罐的反渗透效果,以提高净化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待净化水输水管及反渗透罐之间设第二初效过滤器和第二精滤器,当第一初效过滤器或第一精滤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对故障过滤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启用第二初效过滤器和第二精滤器,以实现在线故障维修的目的,可以有效保障水净化系统运行效率,保证供水管不间断供应净化水。(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第一精滤器至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和第一增压泵,第二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第二精滤器至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二增容管和第二增压泵,第一增容管和第二增容管的小口端分别朝向第一精滤器和第二精滤器,而其大端均朝向反渗透罐,通过增容管的缓冲,如此可有效降低相应管线中的压力,可有效延长相应管线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使进入反渗透罐的水压增强,利于反渗透罐运行。(4)本专利技术反渗透罐与活性炭过滤器连接的管道上位于反渗透罐和离心泵之间设有止回阀,反渗透罐与废水收集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数显压力计,止回阀可有效阻止净化水倒流,数显压力计可实时监测反渗透罐与废水收集池连接的管道内的管压,当数显压力计显示压力过高时,可以将废水阀开大以降低该管线中的管压,从而保证反渗透罐的反渗透效果,以提高净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待净化水输水管、2-第一初效过滤器、3-第一精滤器、4-反渗透罐、5-活性炭过滤器、6-离心泵、7-第二初效过滤器、8-第二精滤器、9-第一水阀、10-第二水阀、11-废水收集池、12-废水阀、13-供水管、14-第一增容管、15-第一增压泵、16-第二增容管、17-第二增压泵、18-止回阀、19-数显压力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当运行管线中的过滤器出现故障时,能够在线进行故障维修,从而可有效保障水净化系统运行效率,能有效降低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中的压力,从而延长该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可有效阻止净化水倒流,同时能有效提高反渗透罐的反渗透效果,以提高净化效率。本专利技术包括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连接的第一初效过滤器2,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2管道连接的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第一精滤器3管道连接的反渗透罐4,以及与所述反渗透罐4管道连接的活性炭过滤器5;所述反渗透罐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离心泵6,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反渗透罐4之间还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7和第二精滤器8,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7、所述第二精滤器8和所述反渗透罐4依次管道连接,所述反渗透罐4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收集池11,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与供水管13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2之间设有第一水阀9,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7之间设有第二水阀10,所述离心泵6最好为自吸式离心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待净化水输水管及反渗透罐之间设第二初效过滤器和第二精滤器,当第一初效过滤器或第一精滤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对故障过滤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启用第二初效过滤器和第二精滤器,以实现在线故障维修的目的,可以有效保障水净化系统运行效率,保证供水管不间断供应净化水。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一精滤器3至所述反渗透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14和第一增压泵15,所述第二精滤器8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二精滤器8至所述反渗透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二增容管16和第二增压泵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第一精滤器至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和第一增压泵,第二精滤器与反渗透罐连接的管道上从第二精滤器至反渗透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二增容管和第二增压泵,第一增容管和第二增容管的小口端分别朝向第一精滤器和第二精滤器,而其大端均朝向反渗透罐,通过增容管的缓冲,如此可有效降低相应管线中的压力,可有效延长相应管线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使进入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连接的第一初效过滤器(2),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2)管道连接的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第一精滤器(3)管道连接的反渗透罐(4),以及与所述反渗透罐(4)管道连接的活性炭过滤器(5);所述反渗透罐(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离心泵(6),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反渗透罐(4)之间还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7)和第二精滤器(8),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7)、所述第二精滤器(8)和所述反渗透罐(4)依次管道连接,所述反渗透罐(4)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收集池(11),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与供水管(13)连接;所述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一精滤器(3)至所述反渗透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14)和第一增压泵(15),所述第二精滤器(8)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二精滤器(8)至所述反渗透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二增容管(16)和第二增压泵(17);所述反渗透罐(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连接的管道上位于所述反渗透罐(4)和所述离心泵(6)之间设有止回阀(18),所述反渗透罐(4)与所述废水收集池(1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数显压力计(19)。...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管压调控提效的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连接的第一初效过滤器(2),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2)管道连接的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第一精滤器(3)管道连接的反渗透罐(4),以及与所述反渗透罐(4)管道连接的活性炭过滤器(5);所述反渗透罐(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离心泵(6),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与所述反渗透罐(4)之间还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7)和第二精滤器(8),所述待净化水输水管(1)、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7)、所述第二精滤器(8)和所述反渗透罐(4)依次管道连接,所述反渗透罐(4)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收集池(11),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与供水管(13)连接;所述第一精滤器(3)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一精滤器(3)至所述反渗透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圆台形第一增容管(14)和第一增压泵(15),所述第二精滤器(8)与所述反渗透罐(4)连接的管道上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袖禾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