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293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重量份计配置当归、黄柏、黄连、浮小麦、干桑叶、牡蛎、麻黄、龙骨、黄芩、穞豆衣和黄芪;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煎煮完成后,滤出药液。本方案使用黄连能够起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效果。本方案使用浮小麦能够起到固表止汗药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基于对盗汗症状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采用煎煮直接口服的方法,攻补兼施,具有滋阴敛汗、固肾气、补肾养阴填精的效果,并且疗效显著,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好,基本无不良反应。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night swe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盗汗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型盗汗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重型盗汗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以重量份计配置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10份、黄柏10~14份、黄连6~8份、浮小麦12~16份、干桑叶8~14份、牡蛎6~12份、麻黄4~6份、龙骨6~13份、黄芩7~9份、穞豆衣8~14份和黄芪12~16份;步骤S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9~1.1L;步骤S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步骤S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5~20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步骤S5:煎煮完成后,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的原料药药理: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黄柏:性寒,味苦。归肾经、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黄连: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浮小麦:性凉,味甘。归心经。除虚热、止汗。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虚热药,或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干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经、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牡蛎: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胆经、肾经。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牡蛎收敛固涩。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煅牡蛎用治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龙骨: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穞豆衣: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阴养血,平肝益肾,滋阴清热。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改善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等。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份、黄柏10份、黄连6份、浮小麦12份、干桑叶8份、牡蛎6份、麻黄4份、龙骨6份、黄芩7份、穞豆衣8份和黄芪12份。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8份、黄柏11份、黄连6份、浮小麦12份、干桑叶9份、牡蛎7份、麻黄4份、龙骨6份、黄芩7份、穞豆衣8份和黄芪12份。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9份、黄柏13份、黄连8份、浮小麦15份、干桑叶13份、牡蛎10份、麻黄5份、龙骨9份、黄芩9份、穞豆衣13份和黄芪15份。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10份、黄柏14份、黄连8份、浮小麦16份、干桑叶14份、牡蛎12份、麻黄6份、龙骨13份、黄芩9份、穞豆衣14份和黄芪16份。所述的步骤S2~S5为第一次煎煮,还包括步骤S6:采用0.7~0.8L清水或纯净水重复步骤S3~S5进行第二次煎煮;采用0.5~0.6L清水或纯净水重复步骤S3~S5进行第三次煎煮。所述的第一次煎煮进行两小时,第二次煎煮进行一个半小时,第三次煎煮进行一小时。所述的煎药容器为砂锅、搪瓷器皿或者不锈钢,忌用铁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对盗汗症状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采用煎煮直接口服的方法,攻补兼施,具有滋阴敛汗、固肾气、补肾养阴填精的效果,并且疗效显著,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好,基本无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以重量份计配置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10份、黄柏10~14份、黄连6~8份、浮小麦12~16份、干桑叶8~14份、牡蛎6~12份、麻黄4~6份、龙骨6~13份、黄芩7~9份、穞豆衣8~14份和黄芪12~16份;步骤S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9~1.1L;步骤S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步骤S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5~20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步骤S5:煎煮完成后,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本方案使用黄连能够起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效果。本方案使用浮小麦能够起到固表止汗药的效果。本方案使用干桑叶能够起到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效果。本方案使用牡蛎能够起到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治自汗盗汗、收敛固涩的效果。本方案使用麻黄能够起到发汗散寒的效果。本方案使用龙骨能够起到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治自汗盗汗、遗精淋浊的效果。本方案使用黄芩能够起到清热燥湿的效果。本方案使用穞豆衣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以重量份计配置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10份、黄柏10~14份、黄连6~8份、浮小麦12~16份、干桑叶8~14份、牡蛎6~12份、麻黄4~6份、龙骨6~13份、黄芩7~9份、穞豆衣8~14份和黄芪12~16份;步骤S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9~1.1L;步骤S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步骤S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5~20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步骤S5:煎煮完成后,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以重量份计配置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10份、黄柏10~14份、黄连6~8份、浮小麦12~16份、干桑叶8~14份、牡蛎6~12份、麻黄4~6份、龙骨6~13份、黄芩7~9份、穞豆衣8~14份和黄芪12~16份;步骤S2:将上述全部中药原料药,先行用清水或纯净水浸泡30分钟,浸泡用水量为0.9~1.1L;步骤S3: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药物及其浸泡的药水加入到煎药容器中,加盖共同煎熬;步骤S4:先用武火使煎药容器中药液沸腾,再使用文火熬制15~20分钟,煎药时需搅拌2~3次;步骤S5:煎煮完成后,滤出药液,所获药液即为内服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6份、黄柏10份、黄连6份、浮小麦12份、干桑叶8份、牡蛎6份、麻黄4份、龙骨6份、黄芩7份、穞豆衣8份和黄芪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当归8份、黄柏11份、黄连6份、浮小麦12份、干桑叶9份、牡蛎7份、麻黄4份、龙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