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50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包括“L”型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折弯部连接有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的一端与支架的折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的段侧边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架的短侧边端部铰接有搭扣;所述支架的长侧边端部固设有固定卡口,且该端部还铰接有与固定卡口相配合的活动卡口,所述活动卡口靠近一端与支架铰接,且活动卡口的该铰接端部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动力手柄之间设有牵引绳;所述固定卡口与活动卡口的相邻面均设有橡胶保护套。握紧动力手柄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动卡口移动,活动卡口与固定卡口配合夹紧,进而完成捕蛇,橡胶保护套能够保护蛇不会被夹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A kind of gripping snakes for fire figh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p type snake a fire, including support of \L\ type,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stent is connected to a handle, one end of the handle bracket and dynamic bending part hinged sid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ide of the holder end of a reset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ort side. The stent edge end is hinged with a clasp; long side of the stent edge en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bayonet, and the end part is hinged with the movable bayonet with fixed bayonet, the movable bayonet near one end is hinged with a bracket, the hinged end and the bayon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power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traction rope; the adjacent surface of the fixed bayonet and bayonet are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rotective sleeve. The power grip is driven by the traction rope to drive the movable bayonet to move. The movable bayonet is fixed with the fixed bayonet to clamp the snake. The rubber protection sleeve can protect the snake from being hu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
技术介绍
拯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消防部队的一项神圣职责,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普及和增长以及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任务职能的不断拓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逐年增加,野外救助及户外应急救援成为消防部队面临的又一重要职能和光荣使命。通常在户外植物茂盛区域会有蛇类动物出没,在居民住宅内偶尔也会有蛇、刺猬等爬行类动物出现,消防部队为拯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必须处置此类险情,而许多生物身体带有毒素并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导致人员中毒受伤。如何快速有效地抓牢这些入侵动物而又尽可能的减少对施救者的威胁已为一个亟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捕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提高了捕蛇的安全性,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安全,适应性提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包括“L”型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折弯部连接有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的一端与支架的折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的段侧边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架的短侧边端部铰接有搭扣;所述支架的长侧边端部固设有固定卡口,且该端部还铰接有与固定卡口相配合的活动卡口,所述活动卡口靠近一端与支架铰接,且活动卡口的该铰接端部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动力手柄之间设有牵引绳;所述固定卡口与活动卡口的相邻面均设有橡胶保护套。进一步的,所述橡胶保护套表面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卡口与支架长侧边的外侧面之间固连有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长侧边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为转向球头和与转向球头相匹配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卡口和固定卡口均为弧形,且凹面相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握紧动力手柄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动卡口移动,活动卡口与固定卡口配合夹紧,进而完成捕蛇,橡胶保护套能够保护蛇不会被夹伤。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动力手柄;3、固定卡口;4、活动卡口;5、牵引绳;6、转向装置;7、搭扣;8、复位弹簧;9、压缩弹簧;10、橡胶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的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包括“L”型的支架1,支架1的折弯部连接有动力手柄2,动力手柄2的一端与支架1的折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1的段侧边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支架1的短侧边端部铰接有搭扣7;支架1的长侧边端部固设有固定卡口3,且该端部还铰接有与固定卡口3相配合的活动卡口4,活动卡口4靠近一端与支架1铰接,且活动卡口4的该铰接端部固连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动力手柄2之间设有牵引绳5;固定卡口3与活动卡口4的相邻面均设有橡胶保护套10。橡胶保护套10表面设有防滑纹。活动卡口4与支架1长侧边的外侧面之间固连有压缩弹簧9。支架1长侧边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转向装置6,转向装置6为转向球头和与转向球头相匹配的卡槽。活动卡口4和固定卡口3均为弧形,且凹面相向设置,这样设置能够跟稳固的夹紧动物。在使用时,消防员首先观察地形,调节转向装置6,达到最佳位置,然后用固定卡口3和活动卡口4完全包裹住动物身体的部位,握紧动力手柄2,在牵引绳5的拉动作用下,活动卡口4和固定卡口3夹紧动物,同时橡胶保护套10对被夹动物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动物被夹伤,此外还能防止动物逃脱,切实解决了抓捕具有攻击性动物或有毒动物时的人身安全问题。实际使用时,牵引绳5选用钢丝绳,张力小,便于操作。当夹住动物后,用搭扣7将动力手柄2固定,节省使用者的操作难度,不需要一直用力握紧动力手柄2。动力手柄2与支架1之间的复位弹簧8以及活动卡口4与支架1之间的压缩弹簧9用分别用来复位动力手柄2的位置和活动卡口4的位置。调节转向装置6时,通过转向球头和卡槽开调节,实现不同方向、角度的调节。本技术是一种可靠、实用的装置,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折弯部连接有动力手柄(2),所述动力手柄(2)的一端与支架(1)的折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1)的段侧边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支架(1)的短侧边端部铰接有搭扣(7);所述支架(1)的长侧边端部固设有固定卡口(3),且该端部还铰接有与固定卡口(3)相配合的活动卡口(4),所述活动卡口(4)靠近一端与支架(1)铰接,且活动卡口(4)的该铰接端部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动力手柄(2)之间设有牵引绳(5);所述固定卡口(3)与活动卡口(4)的相邻面均设有橡胶保护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用握力式捕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折弯部连接有动力手柄(2),所述动力手柄(2)的一端与支架(1)的折弯部铰接,另一端与支架(1)的段侧边端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支架(1)的短侧边端部铰接有搭扣(7);所述支架(1)的长侧边端部固设有固定卡口(3),且该端部还铰接有与固定卡口(3)相配合的活动卡口(4),所述活动卡口(4)靠近一端与支架(1)铰接,且活动卡口(4)的该铰接端部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动力手柄(2)之间设有牵引绳(5);所述固定卡口(3)与活动卡口(4)的相邻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常华李炳涛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