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84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包括活动屏风、屏风吊轮、小门、活页、碰撞块、把手、下压机构、下压条、弹簧、碰撞杆、推杆、转动块、连杆、活动杆、压杆、滑动板、固定板、滑轨、下压块和销轴,所述活动屏风的顶部设置有屏风吊轮且屏风吊轮的数目为两组,所述活动屏风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小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小门底部加装碰压式下压机构,门中门小门关门时门边料与小门伸出来的碰撞杆相撞,越是关的紧,小门的下压机构带动下压条与地面拉触,通过压缩弹簧反向阻力来压紧,小门底下压条伸出来密封小门与地面的间隙,使这部分空间完全隔音,极大地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A door in door door automatically press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
本技术属于安装门框
,尤其涉及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
技术介绍
玻璃屏风是一种既美观又可起到隔断效果的门,在一些重要的场所,不仅要起到隔断的效果,而且需要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以往的玻璃门的底部隔音效果较差,由于产生缝隙无法自动紧压闭合,玻璃门底部只是装橡胶条掩住与地面的缝隙,并不能起到真正隔音的作用,故而提出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玻璃门底部只是装橡胶条掩住与地面的缝隙,并不能起到真正隔音的作用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的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包括活动屏风、屏风吊轮、小门、活页、碰撞块、把手、下压机构、下压条、弹簧、碰撞杆、推杆、转动块、连杆、活动杆、压杆、滑动板、固定板、滑轨、下压块和销轴,所述活动屏风的顶部设置有屏风吊轮且屏风吊轮的数目为两组,所述活动屏风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小门,所述小门的左侧通过活页和活动屏风铰接且活页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小门表面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小门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条,所述小门的左侧设置有碰撞块,所述小门表面碰撞块对应处设置有下压机构。进一步,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碰撞杆、弹簧和转动块,所述碰撞杆的右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和转动块的左侧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转动块的表面活动插接有销轴,所述销轴和小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插接于滑轨内,所述滑轨设置于小门表面,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动板的左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压块。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小门底部加装碰压式下压机构,门中门小门关门时门边料与小门伸出来的碰撞杆相撞,越是关的紧,小门的下压机构带动下压条与地面拉触,通过压缩弹簧反向阻力来压紧,小门底下压条伸出来密封小门与地面的间隙,使这部分空间完全隔音,极大地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有利于本装置的进一步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屏风;2、屏风吊轮;3、小门;4、活页;5、碰撞块;6、把手;7、下压机构;8、下压条;9、弹簧;10、碰撞杆;11、推杆;12、转动块;13、连杆;14、活动杆;15、压杆;16、滑动板;17、固定板;18、滑轨;19、下压块;20、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的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包括活动屏风1、屏风吊轮2、小门3、活页4、碰撞块5、把手6、下压机构7、下压条8、弹簧9、碰撞杆10、推杆11、转动块12、连杆13、活动杆14、压杆15、滑动板16、固定板17、滑轨18、下压块19和销轴20,所述活动屏风1的顶部设置有屏风吊轮2且屏风吊轮2的数目为两组,所述活动屏风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小门3,所述小门3的左侧通过活页4和活动屏风2铰接且活页4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小门3表面右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小门3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条8,所述小门3的左侧设置有碰撞块5,所述小门3表面碰撞块5对应处设置有下压机构7,所述下压机构7包括碰撞杆10、弹簧9和转动块12,所述碰撞杆10的右侧连接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和转动块12的左侧连接,所述转动块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3,所述转动块12的表面活动插接有销轴20,所述销轴20和小门3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3的底部连接有压杆15,所述压杆15插接于滑轨18内,所述滑轨18设置于小门3表面,所述滑轨18内设置有滑动板16且滑动板16的数目为两组,两组滑动板16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滑动板16的左侧连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下端设置有下压块19。工作原理:在小门3底部加装碰压式下压机构,小门3关门时门边碰撞块与小门伸出来的碰撞杆10相撞,然后带动转动块12转动,使得连杆下压压杆15,从而使得压杆15压滑动板16,滑动板16会带动活动杆14下压,使得固定板17压动下压块19,下压块19会使得下压条与地面紧密连接,越是关的紧,小门3的下压机构带动下压条8与地面拉触,通过压缩弹簧9反向阻力来压紧,小门3底下压条8伸出来密封小门与地面的间隙,使这部分空间完全隔音,极大地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屏风(1)、屏风吊轮(2)、小门(3)、活页(4)、碰撞块(5)、把手(6)、下压机构(7)、下压条(8)、弹簧(9)、碰撞杆(10)、推杆(11)、转动块(12)、连杆(13)、活动杆(14)、压杆(15)、滑动板(16)、固定板(17)、滑轨(18)、下压块(19)和销轴(20),所述活动屏风(1)的顶部设置有屏风吊轮(2)且屏风吊轮(2)的数目为两组,所述活动屏风(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小门(3),所述小门(3)的左侧通过活页(4)和活动屏风(2)铰接且活页(4)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小门(3)表面右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小门(3)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条(8),所述小门(3)的左侧设置有碰撞块(5),所述小门(3)表面碰撞块(5)对应处设置有下压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中门小门自动下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屏风(1)、屏风吊轮(2)、小门(3)、活页(4)、碰撞块(5)、把手(6)、下压机构(7)、下压条(8)、弹簧(9)、碰撞杆(10)、推杆(11)、转动块(12)、连杆(13)、活动杆(14)、压杆(15)、滑动板(16)、固定板(17)、滑轨(18)、下压块(19)和销轴(20),所述活动屏风(1)的顶部设置有屏风吊轮(2)且屏风吊轮(2)的数目为两组,所述活动屏风(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小门(3),所述小门(3)的左侧通过活页(4)和活动屏风(2)铰接且活页(4)的数目为两组,所述小门(3)表面右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小门(3)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条(8),所述小门(3)的左侧设置有碰撞块(5),所述小门(3)表面碰撞块(5)对应处设置有下压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上春温少杰郑胜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府屏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