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生阳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82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板上的前面板组件和后面板组件,所述前面板组件和所述后面板组件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指纹锁、连接有前把手的前把手座以及第一连接套,所述前把手座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后面板组件包括驱动装置、驱动杆、离合装置以及连接有后把手的后把手座,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套、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内的离合套以及导杆;所述离合套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导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上,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后把手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防盗锁通过连杆原理和离合装置进行传动工作,使用安全可靠,防盗安全性能高。

An intelligent anti-theft lo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anti-theft lock comprises a front panel assembly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door and rear panel components, the front panel and the rear panel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on shaft; the front panel assembly includes a fingerprint lock, a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a front seat and front handle the first connecting sleeve. The front seat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sleeve; the rear panel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e device, a drive rod, a clutch devic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handle after the handle seat, the clutch device comprises second connecting sleeve and is sheathed in the connecting sleeve of the clutch sleeve second and the guide rod; the clutch sleev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sleeve, the guide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sleeve, the connecting sleeve second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handle seat. The intelligent anti-theft lock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lutch device.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anti-theft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锁。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也随之改变,智能家居是以后发展的主导方向,另外普通防盗门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一场赤裸裸的价格战争正在无硝烟烈火中进行,战争必然带来革命,因此,目前防盗门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一场防盗门行业的科技革命正悄悄的向我们走来。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或许更久,防盗门行业将掀开新篇章,普通防盗门只好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防盗门。目前家庭用防盗门大多是使用防盗锁或者密码锁,有的防盗和防撬功能较低,特别是有的防盗门可以通过猫眼进行开锁,使用并不是很安全,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通过连杆和离合装置开门的、可以防猫眼开锁的智能防盗锁。(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板上的前面板组件和后面板组件,所述前面板组件和所述后面板组件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指纹锁、连接有前把手的前把手座以及第一连接套,所述前把手座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转动所述前把手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套转动;所述后面板组件包括驱动装置、驱动杆、离合装置以及连接有后把手的后把手座,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电机来驱动工作,目的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上下运动。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套、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内的离合套以及导杆;所述离合套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使得所述离合套和所述第一连接套连接成一整体,转动所述前把手和所述前把手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离合套转动;所述导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上,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后把手座。所述指纹锁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下压所述导杆,将所述导杆嵌入至所述离合套的矩形切槽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套和所述离合套连接成一整体,转动所述前把手,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后把手座以及所述后把手转动。所述指纹锁未解锁工作时,所述导杆是不嵌入至所述矩形切槽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套和所述离合套并不能产生联动,处于脱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组件还包括前面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前面板上的前安装板,所述指纹锁和所述前把手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面板内,所述前把手座一端穿过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前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分别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前把手座和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前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轴配合的第一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一销轴落入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内,转动所述前把手和所述前把手座,带动所述第一销轴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内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组件还包括后面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的后安装板,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后把手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后面板内,所述后把手座一端穿过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把手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所述后把手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套,所述后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销轴配合的第二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二销轴落入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套左右对称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落入所述后安装板的通槽内,所述通槽上下对称地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限位,使得所述前把手和所述后把手不能进行360°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上安装有锁合按键和锁合滑块,所述锁合按键穿过所述后面板连接所述锁合滑块,所述后面板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锁合滑块的滑槽;上推所述锁合按键,所述锁合滑块落入所述后把手座的锁合槽内。此时所述后把手座不能进行转动,限制了所述前把手和所述后把手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套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驱动杆复位时,所述复位弹簧复位,使所述导杆脱离出所述矩形切槽,所述第二连接套和所述离合套处于脱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个数分别为2个;对应的,所述前安装板上设置有4个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所述后安装板上设置有4个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智能防盗锁通过连杆原理和离合装置进行传动工作,指纹锁解锁后,离合装置的第二连接套和离合套连接成一体,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传动最终带动后把手转动,使用安全可靠,防盗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防盗锁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防盗锁前面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防盗锁后面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防盗锁离合装置部分的爆炸示意图;其中:1为前面板组件、2为后面板组件、3为连接轴、4为指纹锁、5为前把手、6为前把手座、7为第一连接套、8为第一连杆、9为驱动装置、10为驱动杆、11为离合装置、12为后把手、13为后把手座、14为第二连接套、15为离合套、16为导杆、17为第二连杆、18为前面板、19为前安装板、20为第一销轴、21为第一弧形导向槽、22为后面板、23为后安装板、24为第二销轴、25为第二弧形导向槽、26为第一限位凸起、27为第二限位凸起、28为锁合按键、29为锁合滑块、30为滑槽、31为锁合槽、32为复位弹簧、33为通槽、34为矩形切槽。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板上的前面板组件1和后面板组件2,前面板组件1和后面板组件2通过连接轴3连接;参阅图2,前面板组件1包括指纹锁4、连接有前把手5的前把手座6以及第一连接套7,前把手座6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第一连接套7,转动前把手座6,通过第一连杆8同时带动第一连接套7转动;参阅图3,后面板组件2包括驱动装置9、驱动杆10、离合装置11以及连接有后把手12的后把手座13,驱动装置9通过电机来驱动工作,目的在于驱动驱动杆10上下运动,驱动装置9驱动驱动杆10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多述。参阅图4,离合装置11包括第二连接套14、套装在第二连接套14内的离合套15以及导杆16;离合套15通过连接轴3连接第一连接套7,使得离合套15和第一连接套7连接成一整体,转动前把手5和前把手座6,通过第一连杆8和连接轴3,带动离合套15转动;导杆16安装在第二连接套14上,第二连接套14通过第二连杆17连接后把手座13。参阅图4,指纹锁4解锁后,指纹锁4控制驱动装置9驱动驱动杆10下压导杆16,将导杆16嵌入至离合套15的矩形切槽34内,使得第二连接套14和离合套15连接成一整体,转动前把手5,通过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7带动后把手座13以及后把手12转动。指纹锁4未解锁时,导杆16是不嵌入至矩形切槽34内的,第二连接套14和离合套15并不能产生联动,处于脱离状态,此时转动前把手5,并不能通过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7带动后把手座13以及后把手12转动。参阅图2,前面板组件1还包括前面板18以及安装在前面板18上的前安装板19,指纹锁4和前把手座6分别安装在前面板18内,前把手座6一端穿过前面板18与前把手5连接;第一连杆8分别通过第一销轴20连接前把手座6和第一连接套7,前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防盗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板上的前面板组件(1)和后面板组件(2),所述前面板组件(1)和所述后面板组件(2)通过连接轴(3)连接;所述前面板组件(1)包括指纹锁(4)、连接有前把手(5)的前把手座(6)以及第一连接套(7),所述前把手座(6)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7);所述后面板组件(2)包括驱动装置(9)、驱动杆(10)、离合装置(11)以及连接有后把手(12)的后把手座(13),所述离合装置(11)包括第二连接套(14)、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14)内的离合套(15)以及导杆(16),所述离合套(15)通过所述连接轴(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7),所述导杆(16)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14)上,所述第二连接套(14)通过第二连杆(17)连接所述后把手座(13);所述指纹锁(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驱动杆(10)下压所述导杆(16),将所述导杆(16)嵌入至所述离合套(15)的矩形切槽(34)内,转动所述前把手(5),通过所述第一连杆(8)和所述第二连杆(17)带动所述后把手座(13)以及所述后把手(1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板上的前面板组件(1)和后面板组件(2),所述前面板组件(1)和所述后面板组件(2)通过连接轴(3)连接;所述前面板组件(1)包括指纹锁(4)、连接有前把手(5)的前把手座(6)以及第一连接套(7),所述前把手座(6)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7);所述后面板组件(2)包括驱动装置(9)、驱动杆(10)、离合装置(11)以及连接有后把手(12)的后把手座(13),所述离合装置(11)包括第二连接套(14)、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14)内的离合套(15)以及导杆(16),所述离合套(15)通过所述连接轴(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7),所述导杆(16)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套(14)上,所述第二连接套(14)通过第二连杆(17)连接所述后把手座(13);所述指纹锁(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驱动杆(10)下压所述导杆(16),将所述导杆(16)嵌入至所述离合套(15)的矩形切槽(34)内,转动所述前把手(5),通过所述第一连杆(8)和所述第二连杆(17)带动所述后把手座(13)以及所述后把手(12)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组件(1)还包括前面板(18)以及安装在所述前面板(18)上的前安装板(19),所述第一连杆(8)分别通过第一销轴(20)连接所述前把手座(6)和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生阳
申请(专利权)人:余生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