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成德专利>正文

户外用挡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8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用于提供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所述户外用挡风装置通过构成为以卷轴形态缠绕,从而使得体积减小、携带方便,并且能够以多种大小展开,在下端安装有固定栓,从而防止颠倒、提高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户外用挡风装置包括:支撑板(100),其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0);固定锚(20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下端相结合,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20)以立于地面的形式得到固定;遮挡装置(300),其以卷绕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若施加一定的力量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外部拉动则会展开,若去除力量则会再次卷绕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

Outdoor windshiel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用挡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所述户外用挡风装置被用来在户外使用燃烧器(burner)等时挡住风。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便携式煤气灶(gasrange)与在室内使用相比,更多的在户外使用,所以必须使用挡风物,所述挡风物用于保护煤气灶的火力不受自然风的影响,从而使得热损失最小化的同时顺利完成烹饪。目前,挡风物以多种形态制作/销售,所述挡风物用于在户外使用煤气灶烹饪食物时保护煤气灶的火力不受从周边吹来的风的影响。如上所述的挡风物中,经常使用购买价格低廉且结构简单的屏风式挡风物,所述屏风式挡风物构成为包裹着煤气灶的外围。具有所述构成的挡风物设置于放置煤气灶的地上并构成为包裹烹饪容器的一部分。如上所述,为了扩大切断范围,挡风物形成为高度高、长度长,因此具有体积变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此外,在将挡风物立在地上进行设置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例如频繁发生挡风物因风而颠倒的情况等。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登记技术第20-039992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解决所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所述户外用挡风装置通过构成为以卷轴形态缠绕,从而使得体积减小、携带方便,并且能够以多种大小展开,在下端安装有固定栓(pin)从而防止颠倒、提高稳定性。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户外用挡风装置包括:支撑板100,其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0;固定锚(anchor)20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下端相结合,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20以立于地面的形式得到固定;遮挡装置300,其以卷绕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若施加一定的力量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外部拉动则会展开,若去除力量则会再次卷绕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所述遮挡装置300包括:旋转轴310,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遮挡部件320,其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弹性部件330,当所述遮挡部件320通过外力展开时,所述旋转轴310向一个方向旋转,所述弹性部件330随之被压缩,若去除外力,则通过弹性还原力使得所述旋转轴31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所述遮挡部件320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所述支撑板100由至少两个以上的能够相互折叠的板(panel)110组成。所述支撑板100由至少两个以上组成,以便能够上下层叠,并且在任意一个的支撑板100的第一支撑杆120的下端形成有向下方开放形成的结合槽122,在另外的任意一个的支撑板100的第一支撑杆120的上端凸出形成有插入所述结合槽122的结合凸起121。如上说明所示的本技术的户外用挡风装置具有如下效果。所述支撑板100由相互铰链结合的两个的板110组成,从而产生如下效果:能够按照需要对所述支撑板100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立于地面时能够更方便地保持平衡。此外,将所述遮挡装置3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由此产生如下效果:未使用时缩小体积从而容易携带及保管,使用时能够展开至所需要的长度,从而方便使用,所述第一支撑杆120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00的两末端,所述遮挡装置300为卷绕的状态。此外,结合槽122和结合凸起121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由此产生如下效果:能够将支撑板100设置多个并叠层至所需要的高度,从而能够以多种方式、方便地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又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剖面图。标号说明100:支撑板;110:板;120:第一支撑杆;121:结合凸起;122:结合槽;200:固定锚;210:头部;211:结合凸起;300:遮挡装置;310:旋转轴;320:遮挡部件;330:弹性部件;400:辅助线;450:锚。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户外用挡风装置由支撑板100、固定锚200、遮挡装置300组成。所述支撑板100由至少两个以上的板110组成,以能够相互折叠的方式铰链结合构成。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00由两个板110构成,一端通过铰链轴111得以铰链结合,以便相互旋转折叠,其它端分别设置有圆筒形状的第一支撑杆120。所述第一支撑杆120向所述支撑板100的纵向方向长长地形成,在内部形成有使得所述遮挡装置300嵌入的空间,所述遮挡装置300将在后面进行描述。此外,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上端形成有结合凸起121,下端形成有结合槽122。所述支撑板100由多个构成并进行上下层叠使用时,所述结合凸起121和所述结合槽12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0,具体地,结合凸起121插入结合于结合槽122,所述结合凸起121形成于任意一个的所述支撑板100的第一支撑杆120,所述结合槽122形成于叠层于所述结合凸起121上部的另外的任意一个的支撑板100的第一支撑杆120。此外,所述结合槽122也在与所述固定锚200相结合时使用。具体地,与一般的钉子一样,所述固定锚200在上端形成有扁平的头部210,下端以尖尖的、长长的形式凸出形成,将下端钉在地面进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锚200的上端形成有结合凸起211,所述结合凸起211插入结合于所述结合槽122。也就是说,通过所述结合槽122和所述结合凸起211相结合,所述第一支撑杆120设置为立于底面,所述结合槽122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下端,所述固定锚200的所述结合凸起211固定于地面。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如图4所示,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上端设置辅助线(wire)400,以便阻止所述支撑板100倾斜。所述辅助线40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上端,另一端固定于地面。此处,优选地,为了在地面进行固定,在所述辅助线400的另一端设置有另外的锚450。此外,与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所述遮挡装置300一样,所述辅助线400也能够以可自动卷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另外,所述遮挡装置300以卷绕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若施加一定的力量拉动则展开,若去除力量则再次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卷绕,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遮挡装置300由旋转轴310、遮挡部件320以及弹性部件330组成。所述旋转轴310是圆筒形的上下延长的轴,以能够自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所述遮挡部件320由耐热的薄薄的板材(sheet)形成,并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的外周面。也就是说,所述遮挡部件320以如下形式被安装: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轴310,从而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户外用挡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00),其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0);固定锚(20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下端相结合,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20)以立于地面的形式得到固定;遮挡装置(300),其以卷绕的形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若施加力量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外部拉动则会展开,若去除力量则会再次卷绕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所述遮挡装置(300),包括:旋转轴(310),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遮挡部件(320),其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弹性部件(330),当所述遮挡部件(320)通过外力展开时,所述旋转轴(310)向一个方向旋转,所述弹性部件(330)随之被压缩,若去除外力,则通过弹性还原力使得所述旋转轴(31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所述遮挡部件(320)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所述支撑板(100)由至少两个以上的能够相互折叠的板(110)组成,其一端通过铰链轴(111)进行铰链结合,以便相互旋转并折叠,在其他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杆(120)。...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14 KR 20-2016-00040511.一种户外用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00),其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0);固定锚(20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下端相结合,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20)以立于地面的形式得到固定;遮挡装置(300),其以卷绕的形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若施加力量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外部拉动则会展开,若去除力量则会再次卷绕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所述遮挡装置(300),包括:旋转轴(310),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0)的内部;遮挡部件(320),其卷绕于所述旋转轴(310);弹性部件(330),当所述遮挡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德
申请(专利权)人:郑成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