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94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杂物箱,合页为矩形形状的单片页板,该单片页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为固定页板部,另一端为移动页板部,固定页板部与移动页板部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形成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移动页板部的内端呈凸台状,固定页板部的内端为固定部定位凸台;杂物箱包括箱体和箱门,合页的固定页板部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的外壁面上,移动页板部安装于箱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合页为一体式设计,去除了独立转轴,避免转轴摩擦带来的异响,合页安装的占用空间小,杂物箱外门开启角度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页还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安装到杂物箱,在维护拆卸时,可以将合页从卡接结构中轻易取出,可避免合页的破坏,合页可多次重复使用。

Hinges and sund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页和杂物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特别地,涉及汽车杂物箱及其开启铰链(合页)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内外饰品设计中,杂物箱作为其中的主要功能部件之一,其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杂物箱的开启机构作为支撑杂物箱开启闭合的主要零部件,对杂物箱的使用寿命及其开启闭合性能至关重要。现阶段的绝大部分杂物箱的开启机构采用的是转轴式合页,由于该种合页在开启闭合过程中,转轴与卡接部位的摩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声音,影响乘员舒适性。其次,由于转轴式合页通常需要利用紧固件安装固定,因而合页在拆卸维修时容易被破坏;此外,转轴式合页在固定安装时所占用的安装空间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页,以及设有该合页的杂物箱,该合页方便拆装且使用过程中无异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页,所述合页为矩形形状的单片页板,该单片页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为固定页板部,另一端为移动页板部,所述固定页板部与移动页板部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形成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所述柔性转接部从所述合页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沿所述合页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沿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呈凸台状与所述柔性转接部相连,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内端与所述柔性转接部相连且形成为固定部定位凸台,沿所述合页的厚度方向,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的顶部和/或底部从所述固定页板部凸出。优选地,所述合页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氯化聚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和氟树脂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外端设有多个页板贯穿孔,该多个页板贯穿孔沿所述合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外端也设有沿所述合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页板贯穿孔。优选地,所述固定页板部的所述内端的内端面形成有端面定位板,沿所述合页的厚度方向,所述端面定位板凸出于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的顶部和/或底部。优选地,所述柔性转接部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内端面与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面;其中,沿所述合页的厚度方向,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内凹圆弧沟槽,两个所述内凹圆弧沟槽的沟槽弧面分别从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面和底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面。优选地,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部和/或底部的所述内凹圆弧沟槽从所述柔性转接部的相应表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内端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杂物箱,包括箱体和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箱还包括上述的合页,所述合页的所述固定页板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外壁面上,所述移动页板部安装于所述箱门以跟随该箱门枢转启闭。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相应的定位柱和限位卡槽部,该限位卡槽部内形成有与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形状匹配的限位卡槽,所述固定页板部安装于所述箱体时,所述固定页板部穿过所述限位卡槽,所述页板贯穿孔对齐地套入所述定位柱外,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容纳于所述限位卡槽中。优选地,所述箱门包括间隔的箱门内板和箱门外板,所述移动页板部插入安装于所述箱门内板与箱门外板之间的中间间隙内;其中,所述中间间隙内设有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移动页板部上的多个所述页板贯穿孔的多个连接筋,所述箱门内板与箱门外板通过所述连接筋相连。优选地,所述箱门包括间隔的箱门内板和箱门外板,所述移动页板部插入安装于所述箱门内板与箱门外板之间的中间间隙内;其中,沿所述合页的厚度方向,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内凹圆弧沟槽,两个所述内凹圆弧沟槽的沟槽弧面分别从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面和底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面;所述柔性转接部的顶部和/或底部的所述内凹圆弧沟槽从所述柔性转接部的相应表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内端面;并且所述箱门内板和箱门外板的端部均为具有凸圆弧面的圆弧端,所述箱门内板和箱门外板的所述圆弧端分别相应地嵌入两个所述内凹圆弧沟槽中;在所述箱门的枢转启闭过程中,所述凸圆弧面保持抵接所述沟槽弧面并在所述沟槽弧面中的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面与所述柔性转接部的表面之间移动,所述凸圆弧面抵接于所述移动页板部的内端面时,所述箱门朝向所述移动页板部施压以使得所述移动页板部深入所述中间间隙内;在所述箱门枢转至极限开启位置时,所述箱门外板的嵌入所述内凹圆弧沟槽中的所述圆弧端抵接所述固定页板部的内端面以抑制所述箱门的进一步开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合页为一体式设计,固定页板部与移动页板部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从而去除了独立转轴,避免转轴与卡接部位的摩擦带来的异响,而且合页安装的占用空间较小,杂物箱外门开启角度可调整范围扩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合页采用卡扣等可拆卸安装方式安装到杂物箱,在维护拆卸时,可以将合页从卡接结构中拉出,避免合页的破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合页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合页的长度方向的端面图,其中以虚线形式示出了页板贯穿孔;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杂物箱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的杂物箱处于关闭状态;图4为图3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以及图5与图3类似,不同的是其中的杂物箱处于极限开启位置的开启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合页2箱门外板3箱门内板4箱体5连接筋H厚度方向W宽度方向L长度方向11固定页板部12柔性转接部13移动页板部14页板贯穿孔21外板圆弧端31内板圆弧端41定位柱42限位卡槽部111固定部定位凸台112端面定位板121内凹圆弧沟槽131移动部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页,该合页1为一体式结构的单片页板。沿合页1的宽度方向W,单片页板的一端为固定页板部11,另一端为移动页板部13,固定页板部11与移动页板部13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形成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12。区别于传统的转轴式合页,本专利技术的合页1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通过宽度方向W中部的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12来替代转轴,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转轴与卡接部分之间的运动摩擦异响。由于柔性转接部12需要能够跟随门体的开启或关闭而往复弯折,因而对柔性转接部12的材质的柔韧度和强度要求较高,即对一体式结构的合页的材质要求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材质有多种类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例举,合页1的材质优选为热塑性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氯化聚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和氟树脂类热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杂物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1)为矩形形状的单片页板,该单片页板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为固定页板部(11),另一端为移动页板部(13),所述固定页板部(11)与移动页板部(13)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形成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12),所述柔性转接部(12)从所述合页(1)的宽度方向(W)的中间部分沿所述合页(1)的长度方向(L)延伸;其中,沿所述宽度方向(W)上,所述移动页板部(13)的内端呈凸台状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相连,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内端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相连且形成为固定部定位凸台(111),沿所述合页(1)的厚度方向(H),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111)的顶部和/或底部从所述固定页板部(11)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1)为矩形形状的单片页板,该单片页板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为固定页板部(11),另一端为移动页板部(13),所述固定页板部(11)与移动页板部(13)之间的一体连接部分形成为能够弯折的柔性转接部(12),所述柔性转接部(12)从所述合页(1)的宽度方向(W)的中间部分沿所述合页(1)的长度方向(L)延伸;其中,沿所述宽度方向(W)上,所述移动页板部(13)的内端呈凸台状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相连,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内端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相连且形成为固定部定位凸台(111),沿所述合页(1)的厚度方向(H),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111)的顶部和/或底部从所述固定页板部(11)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1)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氯化聚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和氟树脂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外端设有多个页板贯穿孔(14),该多个页板贯穿孔(14)沿所述合页(1)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置,所述移动页板部(13)的外端也设有沿所述合页(1)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置的多个页板贯穿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所述内端的内端面形成有端面定位板(112),沿所述合页(1)的厚度方向(H),所述端面定位板(112)凸出于所述固定部定位凸台(111)的顶部和/或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内端面与所述移动页板部(13)的内端面;其中,沿所述合页(1)的厚度方向(H),所述柔性转接部(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内凹圆弧沟槽(121),两个所述内凹圆弧沟槽(121)的沟槽弧面分别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的顶面和底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移动页板部(13)的内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的顶部和/或底部的所述内凹圆弧沟槽(121)从所述柔性转接部(12)的相应表面呈弧面状光滑过渡至所述固定页板部(11)的内端面。7.一种杂物箱,包括箱体(4)和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箱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李志强景向策盛守增白雪娟单亚楠梁美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