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热足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7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发热足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双足的靴形足套,所述的靴形足套至少含有两层布料,在布料之间缝合固定有发热体,发热体通过导线、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套,尤其是一种用于取暖的可发热足套
技术介绍
俗话说,寒从脚起,在寒冷的冬季,脚部一般依靠棉鞋或棉皮靴保暖,但是,由于脚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相对薄弱,产生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在静止状态下工作或学习时,脚部的寒意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脚部产生的热量很少,棉鞋或棉皮靴又不能产生热量,无法解决寒冷的冬季人们在冬季静止状态下脚部的寒意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可发热足套。本技术的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发热足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双足的靴形足套,所述的靴形足套至少含有两层布料,在布料之间缝合固定有发热体,发热体通过导线、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靴形足套的内层布料可以采用远红外纤维,外层至少由一层布料和定型保暖材料缝合形成的保温层,还可以设置一个筒形护套,筒形护套的一端与靴形足套的沿口缝合。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控制电路和选择开关,控制开关中的控制电路可以设于靴形足套内,控制开关中的控制电路和选择开关也可以固定安装于同一盒体。所述的发热体可以择一选择电热丝,或碳纤维丝,或碳纤维布,或金属发热膜。所述的发热体缝合固定在靴形足套的底部和后侧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足套中采用电发热元件产生热量,有效解决了寒冷的冬季人们在静止状态下工作或学习时,脚部感觉的寒意,具有防寒、取暖的功能,在足套的沿口设置筒形护套,不仅可以提高保暖效果,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小腿,甚至膝关节提供热量;由于足套的内层布料采用了远红外纤维,在实现脚部取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脚部的微循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原理图。图中1、靴形足套,2、内层布料,3、定型保暖材料,4、外层布料,5、控制开关,6、发热体,7、导线,8、筒形护套。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技术所涉及实施例的一种结构和一种实施例的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可见,本技术包括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双足的靴形足套1,所述的靴形足套1至少含有两层布料,在布料之间缝合固定有发热体6,发热体6通过导线7、控制开关5与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靴形足套1的内层布料2采用远红外纤维,并由外层布料4和定型保暖材料3缝合形成的保温层,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个筒形护套8,筒形护套8的一端与靴形足套1的沿口缝合;所述的控制开关5包括控制电路和选择开关,控制电路和选择开关固定安装于同一盒体;所述的发热体6为碳纤维布,发热体6缝合固定在靴形足套的底部和后侧部。具体实施时,控制开关中的控制电路可以设于靴形足套内;定型保暖材料3可以择一选择定型棉,或定型海绵,或毛毡,所述的筒形护套可以采用绒布,或毛皮,或仿毛皮,或棉制作;发热体6不仅可以选择碳纤维布,还可择一选择电热丝、碳纤维丝、金属发热膜。由图2可见,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电源指示支路和工作支路,它们受控于同一选择开关K1。在电源指示支路中设有发光二极管D1和限流电阻R1;在工作支路中,设有温度开关K2、保险丝、发热体6以及由二极管D2和温感电阻R2组成的并联电路,工作中,温度开关K2一般处于常闭状态,当温感电阻R2的感应温度升高后,使温度开关K2断开;选择开关K1分为强、弱和关三档,其中,强档比弱档在电路中多串接二极管D4和D5。由于强档中设有二极管D4和D5,将会导致工作支路中的温感电阻R2上通过的电流有效值较小,温感电阻R2的温度升高慢,温度开关K2的闭合时间较长,发热体6的工作时间较长,可发热足套内的温度相对较高;反之,在弱档中,可发热足套内的温度相对较低。在本实施例中,D1选择直径3mm的红色发光二极管,D2、D3、D4和D5均选择1N4007,R1选择阻值100K、功率1/4W的电阻,R2选择阻值33K、功率1W的电阻,并配有1A的保险丝。本控制电路在弱档时可发热足套内的温度一般在36~45℃;在强档时可发热足套内的温度一般在4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热足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双足的靴形足套,所述的靴形足套至少含有两层布料,在布料之间缝合固定有发热体,发热体通过导线、控制开关与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足套,其特征在于靴形足套的内层布料为远红外纤维,外层至少由一层布料和定型保暖材料缝合形成的保温层,并设有筒形护套,筒形护套的一端与靴形足套的沿口缝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足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尤山张振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