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034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4)在起床时间之前的t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用户在不同阶段所需最佳温度来进行调节,帮助用户快速进入睡眠,提高用户的在睡眠状态下深度睡眠时间,在用户闹钟响之前的t时间内升高床温为唤醒用户做准备,从而可以创建一个温度较为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bed temperature based on sleep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睡眠时的温度调节方法,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理想的睡眠环境温度,其实是因人的主观感觉而有差别,不过太热或太冷都会影响到睡眠。太热容易使人身心烦躁而不易入睡,或者半夜容易因躁热而翻动及醒来,严重影响睡眠的品质;太冷容易让人手脚感到冰冷而难以入眠,也有可能因为过冷而中断了睡眠。目前,为了提高用户舒适性,越来越多的空调器设置了睡眠模式,用来提高用户睡眠质量。睡眠模式为空调器按照预先设置的睡眠温度曲线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在用户不同的睡眠状态以不同的温度调节达到提高用户睡眠质量的目的。但是由于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睡眠阶段内,对环境温度的需求不同,以提高睡眠质量。由于现有的睡眠温度调节方法,不可以根据用户在不同的睡眠阶段内,提供不同的睡眠温度曲线,因此睡眠温度曲线的灵活性及实用性较差。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实时睡眠阶段来调节床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旨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睡眠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t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t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t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小的床温设置为最佳苏醒床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床温调节时温度变化的快慢由检测到的睡眠阶段来决定。进一步地,所述t的数值为0.5—2小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系统,包括睡眠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床温调剂模块,所述睡眠监测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床温调节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连接有输入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睡眠检测模块包括压电薄膜。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内嵌在柔性材料内。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D转换器、放大器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睡眠检测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床温调节模块包括加热薄膜,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床垫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根据用户在不同阶段所需最佳温度来进行调节,帮助用户快速进入睡眠,提高用户的在睡眠状态下深度睡眠时间,在用户闹钟响之前的t时间内升高床温为唤醒用户做准备,从而可以创建一个温度较为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系统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1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1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1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小的床温设置为最佳苏醒床温。实施例2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1.5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1.5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1.5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小的床温设置为最佳苏醒床温。实施例3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2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2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2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小的床温设置为最佳苏醒床温。实施例4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2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0.5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0.5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小的床温设置为最佳苏醒床温。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系统,包括睡眠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床温调剂模块,睡眠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床温调节模块依次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输入模块。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睡眠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压电薄膜。更详细的,压电薄膜内嵌在柔性材料内,柔性材料可以床单或床垫等床上用品。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D转换器、放大器以及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与睡眠检测模块连接。进一步地,床温调节模块包括加热薄膜,加热薄膜设置在床垫上。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t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起床时间;(2)检测到用户上床时,将床温逐渐调至最佳入睡床温;(3)检测到用户进入睡眠阶段时,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睡眠温度;(4)在所述起床时间之前的t小时内,将床温从最佳入睡温度逐渐调至最佳苏醒床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在不同的床温下检测用户从上床到入睡需要的时间,将用户从上床到入睡用时最少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入睡床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睡眠阶段时的深度睡眠时间,将用户在睡眠阶段下深度睡眠时间最长的床温值设置为最佳睡眠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睡眠阶段调节床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不同床温下检测用户在t小时内苏醒后的疲劳程度,将用户在t小时内苏醒后疲劳程度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宁
申请(专利权)人: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