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33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为了解决茶叶园区的茶刺蛾虫害问题,包括中空球形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体由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球形体内顶部设有LED聚光灯,球形体内底部设有液体池;沿所述的上半球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引蛾管,引蛾管具有喇叭形进口端;球形体内壁设有反光层。使茶刺蛾等茶叶害虫夜间出行时趋光集聚而落入容器内就无法脱身,引诱效果防脱效果俱佳;具有高亮度、省电且自动开关;不需要任何化学药物,环保无污染;携带方便放置稳定,适合各种地形的茶园使用。

A tea Eucleid lure proc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a Eucleid lure processing devic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sts of tea tea Eucleid Park,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ball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pherical body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hemisphere and a lower hemisphere, the spherical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ED spotlight, arranged in the liquid at the bottom of the spherical tank; on the external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hemisphere along the guid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oth moth, lead pipe has flared inlet; spherical body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on layer. Make tea Eucleid pests of tea at night when the light gathering and fall into the container cannot escape, luring effect of anti off effect and taste; with high brightness, energy saving and automatic switch; do not need any chemical drugs,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venient placement stability,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land use type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工具技术,尤其是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诱虫捕虫装置种类丰富,针对不同害虫有着多种多样的结构,效果也不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454186A,一种太阳能灭虫器,包括支柱、设于支柱顶端的太阳能板、设于支柱上的配电箱、设于支柱上的LED灭虫灯组件、设于LED灭虫灯组件下的漏斗及与漏斗底部连接的集虫容器,且集虫容器与漏斗相连通,漏斗的底部为带有自上而下的贯通槽的上部筒状体,集虫容器的顶部为带有自上而下的贯通槽的下部筒状体,其中上部筒状体和下部筒状体之间经过筒状体联结设备相联结。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749413A设计的一种农用光源灭虫器,光源部位采用燃油灯或电力灯,灯体的中间部位是环形的玻璃隔层包围燃油灯或电力灯,灯体的下部连接固定一个能盛水的圆盆,灯体是上部安装遮雨顶,遮雨顶下沿沾贴有环形粘膜层。还有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704188A的一种吸入式灭虫器,在外壳的里面有线路板和变压器以及风机,进风口里面装有电极网等。以及专利公开号为CN1085489AR一种利用静电灭杀农作物害虫的装置,通过在高压喷嘴外套装一个带电的静电环而形成一个静电场,使其从高压喷嘴中喷出的水流在瞬间带有一定强度的静电,来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茶刺蛾,拉丁名为IragoidesfasciataMoore,属鳞翅目,刺蛾科的一种昆虫,为害茶树的多达几十种。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油茶、咖啡、柑橘、桂花、玉兰等多种植物。幼虫多食性,是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上的一大类重要害虫。成虫日间栖于茶丛内叶背,夜晚活动,有趋光性。成虫体长12~16毫米,翅展24~30毫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装备大多结构复杂,装置笨重,使用能源不适合茶园地,诱虫效果也不佳,也存在较难困住已引诱的茶刺蛾等害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茶叶园区的茶刺蛾虫害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任何化学成份的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球形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体由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球形体内顶部设有LED聚光灯,球形体内底部设有液体池;沿所述的上半球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引蛾管,引蛾管具有喇叭形进口端;球形体内壁设有反光层。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个中空球形体,根据茶刺蛾成虫的体形确定引蛾管的尺寸,使整个装置具有形小紧凑易携带安放的效果。在球形体中设置引诱茶刺蛾的LED灯,且除了引蛾管之外,球形体外部是看不到灯光的,灯光通过反光层反射到球形体整个内部以及引蛾管部位,使茶刺蛾等害虫只有从引蛾管进入到球形体内部进行“扑灯”行为,而这种引蛾管口径与茶刺蛾体形相配,进得容易出来难,而一旦茶刺蛾在球形体内停止飞行时,必定掉入液体池中,当然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即使暂时能飞起也很难寻到引蛾管出口。本装置的引蛾管也具有较大的倾角,在茶刺蛾停留到喇叭形进口端时,也基本上会滑进引蛾管内。球形体通过上半球和下半球的组合,可以拆开清理、更换电池,如把液体池中的虫尸挖土埋藏。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球形体的壳体设有遮光层。使用不透光材料制作球形体壳体。作为优选,所述的球形体上设有光控开关。白天自动关闭,夜晚自动打开。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蛾管内壁为光滑反光层。既具有反光增光引诱效果,又具备光面滑虫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蛾管倾斜分布在以球形体垂直中心线为中心、以水平面为基准构成的90度角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半球的底部设有插锥体。可以用于野外插入土中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半球内壁设有底部反光层,底部反光层位于液体池上方。底部反光层也可以铺满整个下半球内壁。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蛾管和上半球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分单件包装携带。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半球和下半球通过螺纹或卡扣式连接。本技术的有效效果是:在球形体表面设有多支具有光源效果的引蛾管,使茶刺蛾等茶叶害虫夜间出行时趋光集聚而落入容器内就无法脱身,引诱效果防脱效果俱佳;光控开关、反光层的设计使本装置具有高亮度、省电且自动开关;不需要任何化学药物,环保无污染;携带方便放置稳定,适合各种地形的茶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上半球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下半球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半球,2.下半球,3.LED聚光灯,4.引蛾管,5.光控开关,6.液体池,7.遮光层,8.反光层,9.插锥体,10.底部反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设计一个中空球形体,该球形体由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上半球1和下半球2通过螺纹连接,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通过卡扣式连接方式;球形体内顶部中间位置装有LED聚光灯3及电池,并在球形体上半球1上设置光控开关5。球形体内底部即下半球2底部设有液体池6,液体池6的高度为下半球高度的四分之一。球形体的整个壳体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遮光层7,而在球形体内壁除了液体池6部位之外,其余部位均铺设反光层8,如底部反光层10布置在液体池6的上方。沿上半球1外部圆周面上设置有4支均匀分布的引蛾管4,引蛾管4具有喇叭形进口端;引蛾管4内壁为光滑反光层。4支引蛾管4倾斜分布在以球形体垂直中心线为中心、以水平面为基准构成的90度角范围内,如引蛾管4与球形体垂直中心线成40度角。引蛾管4和上半球1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为了更加适应野外茶地的稳定放置,在下半球2的底部装一个插锥体9,利用插锥体9插入土中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防止风吹及动物碰撞而翻倒。使用时,在茶刺蛾出没季节,打开上半球1和下半球2,在上半球1装上电池,在下半球2内加上适量的水,合上球形体,插装在茶园内或直接放置在茶园附近的棚房凉亭等处。每周打开球形体清理一次,保持干净。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球形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体由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球形体内顶部设有LED聚光灯(3),球形体内底部设有液体池(6);沿所述的上半球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引蛾管(4),引蛾管具有喇叭形进口端;球形体内壁设有反光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球形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体由上半球(1)和下半球(2)组成,球形体内顶部设有LED聚光灯(3),球形体内底部设有液体池(6);沿所述的上半球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引蛾管(4),引蛾管具有喇叭形进口端;球形体内壁设有反光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球形体的壳体设有遮光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体上设有光控开关(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蛾管(4)内壁为光滑反光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祥宋德元刘金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硕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