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彦震专利>正文

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976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3:50
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包括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和提示终端;人体信息采集终端通过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中的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或智能床垫对守护者进行提示,以此避免了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监控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婴幼儿及儿童无生活自理能力,睡觉时经常踢开被子或者在睡觉时翻身而掀开被子,此时儿童的守护者往往因为熟睡而不能察觉,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目前相关技术中有使用儿童睡袋等产品来解决儿童夜间踢被而着凉的问题,睡袋对儿童的睡姿有过多的限制。目前相关技术中对婴幼儿踢被检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检测被窝内温度变化来判断踢被并进行提醒。由于温度的降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解决方案存在检测时间长的问题。目前相关技术中有通过红外/近红外摄像头对人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睡眠者是否踢被进行判断,红外摄像头由于价格比较贵,数据信息处理量大,在夜晚拍摄效果很差,数据不易处理,对于踢被的各个情况不能处理的很完善。目前技术中有通过佩戴在婴幼儿身上的红外对管来监控婴幼儿是否踢被,通过佩戴在身上的红外发射管发射光线到被子上面,经过反射被接收管接收,通过接收管的电压变化判断婴幼儿与被子的间的距离,但是在睡觉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正常的缝隙,这种情况并不是所说的踢被情况,婴幼儿和被子之间的预设距离很难设置,这种方案误判率很高。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同样可以推广到各种病人、老人等暂时缺乏自理能力及自理能力比较弱的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根据人体信息采集终端通过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中的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或智能床垫对守护者进行提示,以此避免了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按此目的设计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包括: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和提示终端。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机械传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通过远距离非接触方式测得人体和床体各个区域的温度数据,每30秒为一个周期采集床体和人体的各个区域的温度数据,这里30秒采集的一个周期温度数据为一场。机械传动模块通过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移动进而完成每场的扫描。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二通信模块通信。人体信息采集终端通过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中的第二通信模块。若扫描的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出现局部较高温度区域并且系统判断为踢被,局部较高温度区域面积越大,则踢被情况越严重。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多个人体信息采集终端从多个角度进行采集人体温度数据。将对人体的扫描区域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头部区域,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对婴幼儿易着凉部位的胸部和腹部区域进行高密度重点扫描,对头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进行低密度扫描,对各个区域单独进行判断,以此确定被子是否被踢开。提示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呼吸灯,语音提示模块,驱动模块和主控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一通信模块通信。提示终端的主控模块通过对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的踢被信号进行处理,通过震动模块进行震动,呼吸灯闪烁,语音提示模块进行语音提示等一种或者多种方式进行提示。提示终端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或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智能床垫。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通过红外、蓝牙、WiFI和Zigbee进行无线通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方法,多角度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进行提示。本专利技术的婴幼儿踢被监控方法能够对婴幼儿身上的被子是否被踢开进行实时检测,并在检测到婴幼儿踢被时通过提示终端中的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或智能床垫对守护者进行及时提示,以此避免了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将对人体的扫描区域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头部区域,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对婴幼儿易着凉部位的胸部和腹部区域进行高密度重点扫描,对头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进行低密度扫描,对各个区域单独进行判断,以此确定被子是否被踢开。通过远距离非接触方式每30秒为一个周期从多个角度分别采集人体和床体各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人体信息采集终端的逻辑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示终端的逻辑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的系统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旋转扫描一场的空间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平行扫描一场的空间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的系统空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的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检测婴幼儿踢被的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检测婴幼儿踢被程度的流程图。图4和图5中A为头部区域,B为胸部和腹部区域,C为腿部和脚部区域。101为人体信息采集终端,201为床。图6中102为提示终端,202为手机、平板或计算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第一实施例101人体信息采集终端中的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通过远距离非接触方式测得人体和床体各个部分的温度数据,每30秒为一个周期采集床体和人体的各个部分的温度数据,这里30秒采集的一个周期温度数据为一场;机械传动模块通过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移动进而完成每场的扫描,扫描的一场的空间示意图如图4和图5。首先,将101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固定在距离床体一定高度和距离的墙壁上面。图4所示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旋转扫描一场的空间示意图,首先通过机械传动模块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将扫描区域指向床尾的左侧,然后向右旋转约45度的角度,以此对床体的左右两侧进行扫描,当从最左侧扫描至最右侧之后,机械传动模块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的俯仰角发生改变,机械传动模块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向下偏转一定的角度,然后机械传动模块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从最右侧扫描至最左侧,机械传动模块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继续向下偏转一定的角度,通过多次的左右扫描和俯仰角的改变进而完成一场温度数据的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通过中断函数不断地对扫描的温度数据进行保存。图5所示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平行扫描一场的空间示意图,首先通过机械传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包括: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和提示终端;人体信息采集终端通过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中的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或智能床垫对守护者进行提示,以此避免了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包括: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和提示终端;人体信息采集终端通过对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扫描、处理进而得到床体和人体各个区域的温度值,通过对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扫描的温度分别进行判断,若胸部和腹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胸部和腹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或者腿部和脚部区域局部较高温度与腿部和脚部区域平均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差值,则系统判断为踢被并将踢被信号发送至提示终端中的智能手环、智能枕头或智能床垫对守护者进行提示,以此避免了熟睡的婴幼儿及儿童由于无被子盖着而着凉。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扫描的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出现局部较高温度区域并且系统判断为踢被,局部较高温度区域面积越大,则踢被情况越严重。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机械传动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通过远距离非接触方式每30秒为一个周期采集人体和床体各个区域的温度数据;机械传动模块通过带动红外测温传感器模块移动进而完成每周期的扫描;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通过红外、蓝牙、WiFI和Zigbee进行无线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对人体的扫描区域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头部区域,胸部和腹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对婴幼儿易着凉部位的胸部和腹部区域进行高密度重点扫描,对头部区域、腿部和脚部区域进行低密度扫描,对各个区域单独进行判断,以此确定被子是否被踢开。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婴幼儿踢被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呼吸灯,语音提示模块,驱动模块和主控模块;提示终端中的主控模块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震
申请(专利权)人:宋彦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