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72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包括被测线圈、测试箱以及固定于测试箱内部的测试仪表,被测线圈包括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测试仪表包括电流表、供电电源和测试开关,测试开关为自复位按钮开关,电流表的正、负极分别与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二次线圈与一次线圈相耦合,一次线圈的A端和X端分别与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供电电源的正极端与一次线圈的A端之间串接有自复位按钮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通过将测试仪表集中到测试箱内部,控制方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无需外接电源,同时通过设置档位可选的供电电源和测试电流,可使得测试结果更为明显,方便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仪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高压系统试验项目繁多,专业技术作业人员通过相关专业仪器仪表可顺利完成试验项目,得到准确数据,进而判定设备是否合格。然而,有些必备试验项目目前缺少专业仪器仪表,依靠经验判断往往不太可靠。比如,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线圈同名端检查,由于缺少专业轻便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1.5V干电池加指针万用表依据表针偏转来判定,现场设备容量较大,日常多功能指针表零位靠左端,用此方法往往偏转不明显,出现指针打表现象,影响判断,耽误时间,而且此方法至少需要3人配合完成,即需一人在一次侧接线,一人观察指针偏转,一个监护,工作效率低下,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通过将测试仪表集中到测试箱内部,控制方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无需外接电源,同时通过设置档位可选的供电电源和测试电流,可使得测试结果更为明显,方便观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包括被测线圈、测试箱以及固定于所述测试箱内部的测试仪表,所述被测线圈包括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所述测试仪表包括电流表、供电电源和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为自复位按钮开关,所述电流表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所述二次线圈与所述一次线圈相耦合,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和X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端与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之间串接有所述自复位按钮开关。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源包括4块供电电压为9V的干电池,4块所述干电池串联连接,所述电流表为μA/mA磁电式直流电流表。优选的,所述测试箱内还固定有用于控制所述测试仪表工作状态和显示所述电流表测试结果的操作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控制面板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电流表测试结果的显示窗口、用于选择输入电压大小的电压选择旋钮、用于选择测试电流大小的电流选择旋钮、用于校准的调零按钮、用于连接所述被测线圈的接线端口和所述自复位按钮开关,所述电流表的表头置于所述显示窗口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操作控制面板上还设有用于存储测试线的测试线容纳槽和用于存储供电电源的电源容纳槽。优选的,所述测试箱包括箱体和保护盖,所述箱体侧面固定有提手,所述保护盖一端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提手的一侧顶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具与所述箱体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盖包覆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因此,本技术的采用上述结构的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通过将测试仪表集中到测试箱内部,控制方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无需外接电源,同时通过设置档位可选的供电电源和测试电流,可使得测试结果更为明显,方便观测。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的电路图。其中:1、测试箱;10、箱体;11、保护盖;2、提手;3、操作控制面板;30、电流表;31、显示窗口;32、电源容纳槽;33、测试线容纳槽;34、电压选择旋钮;35、电流选择旋钮;36、调零按钮;37、自复位按钮开关;38、接线端口;380、A接线端口;381、X接线端口;382、a接线端口;383、x接线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的电路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被测线圈、测试箱1以及固定于测试箱1内部的测试仪表,被测线圈包括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测试仪表包括电流表30、供电电源和测试开关,其中供电电源包括4块供电电压为9V的干电池,4块干电池串联连接,电流表30为μA/mA磁电式直流电流表30,测试开关为自复位按钮开关37,电流表30的正、负极分别与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二次线圈与一次线圈相耦合,一次线圈的A端和X端分别与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供电电源的正极端与一次线圈的A端之间串接有自复位按钮开关37,测试箱1内还固定有用于控制测试仪表工作状态和显示电流表30测试结果的操作控制面板3,操作控制面板3上设有用于显示电流表30测试结果的显示窗口31、用于选择输入电压大小的电压选择旋钮34、用于选择测试电流大小的电流选择旋钮35、用于校准的调零按钮36、用于连接被测线圈的接线端38和自复位按钮开关37,其中接线端口38包括用于连接一次线圈A端和X端的A接线端口380和X接线端口381和用于连接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的a接线端口382和x接线端口383,电流表30的表头置于显示窗口31的下方,同时电压选择旋钮34也作为电源开关使用,由此可使得供电电源的选择档位分别为9V、18V、27V、36V,电流可选择μA档或者mA档,可根据现场状况具体选择档位,从而使得测试结果更为明显,方便操作人员观测,测试时,首先进行接线,即将操作控制面板3上的A接线端口380和X接线端口381分别与一次线圈A端和X端相连,同时将操作控制面板3上的a接线端口382和x接线端口383分别与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然后拧动电压选择旋钮34打开电源,分别通过电压选择旋钮34和电流选择档位选择合适的电压档位和电流档位,关闭自复位按钮开关37,通过显示窗口31观察电流表30表头指针运动,若电流表30指针正偏,且自复位按钮开关37复位之后指针负偏或者回零,则判定一次线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端头与二次线圈与电流表30正极相连的端头为同极性端,即A端和a端互为同名端或判断被测线圈为减极性,若指针的摆动方向与上述相反则A端和x端互为同名端或判断被测线圈为加极性。操作控制面板3上还设有用于存储测试线的测试线容纳槽33和用于存储供电电源的电源容纳槽32。测试箱1包括箱体10和保护盖11,箱体10侧面固定有提手2,方便携带,保护盖11一端与箱体10远离提手2的一侧顶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具与箱体10连接,保护盖11包覆在箱体10的顶部,可保护箱体10内的仪表不受外界影响。根据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其工作流程如下所示:测试时,首先进行接线,即将操作控制面板3上的A接线端口380和X接线端口381分别与一次线圈A端和X端相连,同时将操作控制面板3上的a接线端口382和x接线端口383分别与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通过调零按钮36进行电流表30的调零校准,然后拧动电压选择旋钮34打开电源,分别通过电压选择旋钮34和电流选择档位选择合适的电压档位和电流档位,关闭自复位按钮开关37,通过显示窗口31观察电流表30表头指针运动,若电流表30指针正偏,且自复位按钮开关37复位之后指针负偏或者回零,则判定一次线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端头与二次线圈与电流表30正极相连的端头为同极性端,即A端和a端互为同名端或判断被测线圈为减极性,若指针的摆动方向与上述相反则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线圈、测试箱以及固定于所述测试箱内部的测试仪表,所述被测线圈包括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所述测试仪表包括电流表、供电电源和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为自复位按钮开关,所述电流表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所述二次线圈与所述一次线圈相耦合,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和X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端与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之间串接有所述自复位按钮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测线圈、测试箱以及固定于所述测试箱内部的测试仪表,所述被测线圈包括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所述测试仪表包括电流表、供电电源和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为自复位按钮开关,所述电流表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次线圈的a端和x端相连,所述二次线圈与所述一次线圈相耦合,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和X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端与所述一次线圈的A端之间串接有所述自复位按钮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包括4块供电电压为9V的干电池,4块所述干电池串联连接,所述电流表为μA/mA磁电式直流电流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轻便的同名端及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内还固定有用于控制所述测试仪表工作状态和显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龙魏凯刘卫国虞日升张骁杨淼杨阳杜羽思郭福云赵利芹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赢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