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及多功能室内植物景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23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及多功能室内植物景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立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和第四级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利用气泵将室内空气泵入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后,空气经所述第一级至第四级处理功能区域净化,通过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自然美感与功能实用协同结合,对各具美态及净化功能的观赏型植物进行有机组合,空间层次丰富,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甲醛等污染物,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出回归大自然的氛围,创造出优美、温馨的居家或办公绿色生态环境。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indoor plant landscap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and a multifunctional indoor plant landscape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set up the first washing treatment function area, second water purification and filtration function area, third level soil purifying function area and the fourth grade purification plant stem leaf function area; the pump will pump the indoor air into the first stage washing processing area, air through the first level to the fourth level processing function regional purification, improve soil water through plant ecosystem environment comfort factor. The invention of natural beauty and practical function of cooperative binding, ornamental plants to have their own beauty and purification of organic combination, space rich, can not only purify the indoor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air, formaldehyde and other pollutant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ut also can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create the atmosphere and return to nature, to create a beautiful, warm home or office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及多功能室内植物景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净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及多功能室内植物景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往往多于室外,我国城市居民每天平均约有60~90%的时间于室内度过,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已成了我国室内环境与健康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空气净化设备发展迅速,但鱼目混珠,存在系列问题,如真实效果存疑,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设计呆板等。因此,研发一种效果显著且安全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装置,给人以健康清新空气的同时,带来更多视觉上的美感和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室内空气质量改善装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实现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方法的室内多功能植物生态景观装置。基于所述室内多功能植物生态景观装置,可以很好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调节室内环境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是通过设置室内多功能植物景观功能区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设立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和第四级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S2.利用气泵将室内空气泵入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后,空气经步骤S1所述第一级至第四级处理功能区域的分别净化,通过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改善。本专利技术科学设置经气体通道连通的不同处理级别,各个处理级别对室内空气完成不同的净化任务,相辅相成,获得最佳的协同效果。空气经过针对性的不同区域处理,达到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改善。优选地,步骤S2所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包括氧气含量、温度和/或湿度。优选地,所述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由浸没于水中的混合基质和种植于混合基质的水下植物组成。所述水下植物的高度可根据水族箱体高度调整,优选水下植物的高度为1~10cm。优选地,所述水下植物为水草。所述混合基质包括砂石、多孔吸附材料和水下植物泥(水草泥);所述多孔吸附材料为硅藻土和/或沸石等。本专利技术所述混合基质能够很好地提供固定、助滤和营养功能。优选地,所述混合基质中,砂石、多孔吸附材料和水下植物泥的用量比例为1~2:1~5:1~3。所述混合基质的厚度可根据水族箱高度调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混合基质的厚度为2~8cm,能够为本系统提供更为整体全面的固定、助滤和营养功能等技术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混合基质可作为独立模块进行拆装更换。优选地,所述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包括混合土壤基质和种植于混合土壤基质的具有茎叶的植物组成。所述混合土壤基质由沸石、活性炭、陶粒土、椰土、海泡石等组分分层铺设而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混合土壤基质最底层为陶粒土,粒径为0.5~2cm;接着为活性炭,粒径为0.2~1cm;然后为椰土和海泡石的混合基质,优选地,二者质量比例为10~20:1~3;最上层为沸石,粒径为0.1~0.5cm。本专利技术如此设计,让混合土壤基质中各个组成部分发挥优良的协同作用,提供良好的植物生长土壤层的同时提供优良的空气净化功能。更优选地,上述混合土壤基质每一层的厚度的比例为1~3:2~5:3~10:1~2。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种植的植物可以选择搭配即美观又具有高效净化效果的植物景观,优选为常春藤、金琥、芦荟和/或海棠。优选地,所述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植物的茎叶可以是该区域种植的水培植物的茎叶,所述水培植物可以选择搭配即美观又具有高效净化效果的植物景观,优选为红掌、观音莲、白鹤芋和/或吊兰,所述水培植物搭配美观又具有高效净化效果的植物景观。所述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植物的茎叶也可以是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种植植物的茎叶和/或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的水下植物的茎叶。所述水下植物优选为水草;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种植植物优选常春藤、金琥、芦荟和/或海棠。优选地,所述水洗处理功能区域和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为同一个区域。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完成室内空气净化处理的任务前提下通过设置室内多功能植物景观功能区域,各个不同区域构成不同的室内景观,一举多得。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多功能室内植物生态景观装置,包括水族箱体和气流动力装置,所述透明水族箱体设置四个空间,分别为气流动力装置放置空间、土培植物层种植空间、水培植物层种植空间和水生植物层种植空间,所述土培植物层种植空间、水培植物层种植空间和水生植物层种植空间分别种植植物。其中水培植物层种植空间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设置。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室内植物生态景观装置还包括智能控制与显示装置。所述智能控制与显示装置具有室内环境温湿度、污染物浓度显示、水位深度提醒、气流大小调节等控制和显示功能,可根据需求增加智能监控扩展配件。优选地,所述水族箱采用透明材质,优选采用厚度为4~10mm的透明亚克力或玻璃材质制造,形状、规格、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优选地,所述水族箱设置有三个槽架,第一槽架用于放置土培植物层的土壤基质和种植土培植物,第二槽架用于放置气流动力装置,第三槽架用于放置水培植物和智能控制与显示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架的底部设有气流通道孔,所诉气流通道孔为均匀开设的若干个。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孔为圆形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圆形孔的孔径为0.2~0.8cm。优选地,所述第二槽架设有气管孔、换水孔和电源连接孔;所述气管孔连通气管通道,所述换水孔作为连通换水通道,所述电源连接孔作为气流动力装置的电路与外部电源的连接通道。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管孔和换水孔设置于第二槽架的底部,所述电源连接孔设置于第二槽架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孔、换水孔和电源连接孔为圆形孔,孔径优选为0.5~1cm。优选地,所述第三槽架的底部设有空心孔,空心孔下方连接有空心管,使用时水培植物固定在空心孔处,根系通过空心管导入水生植物层种植空间的水中。优选地,所述水培植物层种植空间的水面淹没所述空心管的管口,用于阻挡水中空气通过空心圆孔隙外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心孔为圆形孔,所述空心管为透明的空心圆管。所述第三槽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安装智能控制与显示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开口设置在第二槽架的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三槽架的底部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采用活塞封住,使用时打开可注水。优选所述注水孔为小型圆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架为活动式槽架。所述第二槽架、第三槽架为固定式槽架。本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颗粒物和甲醛等室内常规污染物易溶于水的特点,利用气泵将空气通入水环境,经过第一级水洗和第二级水下净化处理,空气中的颗粒物、甲醛等有害气体绝大部分被过滤掉;之后空气经第三级土培植物土壤滤层、根系环境进行吸附净化,最后经土培植物和水培植物的茎叶部分进行第四级吸附净化。本专利技术利用水下植物、水底净化滤层以及植物根系微生物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溶于水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分解。该装置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可通过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的氧气含量、温度、湿度等舒适度因子的改善。在第一槽架中,设置有土壤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及多功能室内植物景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设置室内多功能植物景观功能区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设立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和第四级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S2.利用气泵将室内空气泵入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后,空气经步骤S1所述第一级至第四级处理功能区域净化,通过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改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设置室内多功能植物景观功能区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设立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和第四级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能区域;S2.利用气泵将室内空气泵入第一级水洗处理功能区域后,空气经步骤S1所述第一级至第四级处理功能区域净化,通过土壤-水体-植物生态系统实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改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微环境舒适度因子包括氧气含量、湿度、颗粒物和甲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水下净化过滤处理功能区域由浸没于水中的混合基质和种植于混合基质的水下植物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土壤净化处理功能区域包括混合土壤基质和种植于混合土壤基质的具有茎叶的植物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土壤基质所述混合土壤基质由沸石、活性炭、陶粒土、椰土、海泡石分层铺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植物茎叶净化处理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钊张淑娟江浩芝张旭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逸仙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