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923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既能保证化霜和制热同时进行,又能缩短化霜时间,保证了用户对制热量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Air conditioner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a temperature sensor for thermal area located at the outside of the condenser, the heat transfer area for detecting temperature value; auxiliary compressor, in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etects the temperature valu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uxiliary compressor, the first four valve, an outdoor condenser, a first throttl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one-wa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defrosting loop.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defrosting and heating, but also shorten the time of defrosting, ensure the user's demand for heat consumption and enhance the user's satisfaction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化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制热过程中,室外冷凝器中制冷剂蒸发吸热,使得室外冷凝器结霜,影响用户体验。为了减少室外冷凝器结霜对室外风机造成影响,空调器一般会设有空调器化霜系统,而目前,热泵空调器的化霜方式大致分为两种:(1)空调器转化为制冷模式,室内蒸发器停机,直至室外机化霜干净后重新开启,这种化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室内机需要暂停制热,从而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2)通过制冷剂旁通的方法,将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一部分进入室内蒸发器制热,另一部分进入室外冷凝器进行化霜,这种化霜方式虽然可以持续制热,但是化霜效果差,且耗时长。由上述方案可见,这两种化霜方式均不能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都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空调器制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外冷凝器的热换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冷凝器热换区域的温度值,将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在比较确定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结霜,则辅助压缩机进入化霜模式,即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上述化霜回路,通过辅助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为室外冷凝器化霜。其中,化霜回路为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的,具有响应速度快、化霜效率高的特点。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化霜,则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此时,冷媒不能通过第二单向阀,辅助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一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通过第一单向阀返回辅助压缩机,形成以辅助压缩机为主体的化霜回路,在主压缩机进入制热模式时,通过辅助压缩机进行除霜,进而大大节省了化霜时间,提高了化霜效率,同时也不影响室内冷凝器的制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通过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主压缩机出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入气口,主压缩机的入气口连接第二四通阀的S端出气口,第二四通阀的C端出气口连接在室外冷凝器的入口上,室外冷凝器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与室内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接,即主压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进入室内蒸发器,再经室外冷凝器回到第二四通阀,而后返回主压缩机,形成第一制热回路。该条回路在制热过程中,不会受到辅助压缩机的影响,具体地说,主压缩机在进行第一制热回路,辅助压缩机可同时进行化霜回路,在化霜过程中,室内蒸发器依然进行制热工作,从而达到了化霜与制热同步进行的目的,化霜效率高且不影响室内制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热模式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定室外冷凝器化霜完毕,化霜模式结束,即辅助压缩机退出化霜模式,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外冷凝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在辅助压缩机进行第二制热回路时,主压缩机仍形成第一制热回路,双压缩机同时制热,不但保证室内温度,更能在需要时,进一步地快速提高室内温度,满足用户对热量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室内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外冷凝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冷回路。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运行制冷模式时,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同时制冷,其中,主缩机形成的冷媒经由第二四通阀进入室外冷凝器,再经室内蒸发器回到第二四通阀,而后返回主压缩机,形成了由主压缩机控制的第一制冷模式。与第一制热模式相类似,第一制冷模式同样不受辅助压缩机影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内蒸发器、第二单向阀和室外冷凝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冷回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辅助压缩机与主压缩机原理相同,同时进行制冷。制冷模式下,主压缩机与辅助压缩机同时运行,提高制冷效率,给用户以最凉爽的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配合室外冷凝器设置,换热区域为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室外冷凝器的热换区设置在室外风机的出风口区域,可以使室外冷凝器更好地散热,提高空调器运转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外机壳体,包围于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机壳体将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包围起来,方便各个部件的安装,同时达到了保护温度传感器、室外冷凝器、室外风机、主压缩机和辅助压缩机的目的,从而提高空调器效率,使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更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机壳体,包围于室内蒸发器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室内机壳体保护室内蒸发器,同时,便于室内蒸发器的安装,且隔离室内蒸发器与用户的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单向阀为电子膨胀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单向阀为电子膨胀阀。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膨胀阀具有响应快、精度高、适应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为电子膨胀阀,有效地提升了各个回路切换速度,提高空调器效率,且具有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系统控制方式的示意流程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预设关系为:102主压缩机、104第二四通阀、106室外冷凝器、108第一四通阀、110辅助压缩机、112第一节流装置、114第一单向阀、116第二单向阀、118第二节流装置、120室内蒸发器、122A主压缩机的电子膨胀阀、122B辅助压缩机的电子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所述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所述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外冷凝器的换热区域,用于检测所述换热区域的温度值;辅助压缩机,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所述室外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一单向阀依次连通形成化霜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主压缩机、第二四通阀、所述室外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制热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运行于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辅助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所述室外冷凝器、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室内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制热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所述主压缩机、所述第二四通阀、所述室内蒸发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