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12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属于输电铁塔设计技术领域。所述转置塔身输电铁塔包括塔头、塔身以及塔腿,以及设置在所述塔头以及所述塔身之间的转置段,所述转置段上端连接所述塔头,所述转置段下端连接所述塔身,通过所述转置段的连接转换,实现了塔身相对塔头以预设角度转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置段实现了塔身相对塔头的旋转,提高塔腿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在山区线路定位时遇到陡坡时可以有效减小塔腿级差,使得线路定位时塔位选择范围更大、更灵活,有效降低线路的综合造价,具有推广价值。

A transposed tower transmiss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tower of a transposed tower bod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esign of a transmission tower. The transposition tower transmission tower comprises a tower tower and tower head, legs, and arranged on the tower head and between the tower body section of the transposed segment transpose,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tower hea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ction of transposition tower,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the transposed segment the tower, the tower head to a preset angle relative transpos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tower section by transposing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tower head, improve the tower leg adaptability to terrain, steep slope in mountain area encountered when position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wer leg differential, the line positioning tower greater choice and more flexible,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line, with the promotion of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
本技术涉及输电铁塔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
技术介绍
电能的传输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环节,通过输电线路将发电厂的电能传输至电力负荷中心,实现各地区电能的综合利用。通常采用输电线路将送端电能向远距离的受端传输,构建输电线路时以输电铁塔作为输电线路的支撑构筑物。常用的输电铁塔按其形状可分为:酒杯型、猫头型、上字型、干字型和鼓型等,按功能分可为直线塔、转角塔、终端塔和跨越塔等。一般输电铁塔包括塔头、塔身以及塔腿三部分,塔头设置有横担结构,通过横担结构的两端连接用于架设线缆的绝缘子,一般横担结构的方向与线缆方向垂直。且通常输电铁塔具有空间析架结构,在设置时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一般输电线路的规划需要避开人口稠密和文化、风景地带,通常输电线路选择穿过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尤其是在山区进行输电线路建设时,由于地形多变,有时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需要经过部分地势较差地段。例如图2-1与图2-2所示,所规划的输电线路需要经过地势突降的陡坎,此时输电铁塔的其中一个塔腿恰好落在了陡坎处,若强行开挖,则塔腿之间的高度差将影响输电铁塔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若遇到上述问题时,首先在陡坎周边就近选择合适的塔位,若地况允许,可通过设置转角塔改变输电线路中局部的走向,绕过陡坎后重新回归预设电路;若在陡坎周边无法找到合适的塔位,则需要重新制定线路。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显然直线型的输电线具有更低的造价,过多的采用转角塔明显增加了输电线路的造价以及工作量,同时建设更多的输电铁塔也增加了对山区自然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输电线路在规划时存在诸多限制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所述转置塔身输电铁塔如下: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所述输电铁塔包括具有横担的塔头、塔身以及塔腿,所述输电铁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塔头以及所述塔身之间的转置段,所述转置段具有连接所述塔头的上隔面和连接所述塔身的下隔面,所述上隔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下隔面相连,且所述上隔面与所述下隔面均为四边形结构;通过所述转置段的连接转换,实现了所述塔身相对所述塔头以预设角度转置。优选地,所述预设角度为30°~60°。优选地,所述转置角度为45°。优选地,所述转置段上隔面与所述转置段下隔面均设置有加强组件。优选地,所述塔头为对称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上隔面连接的一对下曲臂,分别与所述下曲臂连接的上曲臂,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曲臂上的横担,包括中横担以及位于所述中横担两侧的边横担,所述横担的方向与对角设置的所述塔腿连线平行。优选地,所述塔头为导线三角排列的猫头塔。优选地,所述塔头为导线水平排列的酒杯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转置段,实现了塔身可相对塔头旋转,提高塔腿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在山区线路定位时遇到陡坡时可以有效减小塔腿级差,对于优化和缩短路径、减少塔基开方提供了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使得线路定位时塔位选择范围更大、更灵活,有效降低线路的综合造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酒杯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遇到陡坎时采用常规塔的基础基面开挖示意图;图2-2是遇到陡坎时采用常规塔的基础配置和地形图;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塔头与塔腿相对位置示意图;图4-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主视图;图4-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置段结构示意图;图6-1是遇到陡坎时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基础基面开挖示意图;图6-2是遇到陡坎时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的基础配置和地形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塔头,11.地线支架,12.边横担,13.中横担,14.上曲臂,15.下曲臂;2.转置段,21.上隔面,22.下隔面,23.加强组件,24.连接组件;3.塔身;4.塔腿;5.基础;6.桩基;7.地表;8.基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3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包括沿纵向顺次连接的塔头1、转置段2、塔身3以及塔腿4。其中转置段2设置在塔头1以及塔身3之间,转置段2具有连接塔头1的上隔面21和连接塔身3的下隔面22,上隔面21通过连接组件24与下隔面22相连,且上隔面21与下隔面22均为四边形结构;通过转置段2的连接转换,使得塔身3相对塔头1以预设角度转置。关于转置段2实现塔身3相对塔头1以预设角度转置,需要说明的是:转置段2中上隔面21与下隔面22的在保持相对平行的条件下具有一定预设角度的转置。具体而言,该预设角度使得下隔面22的四边形结构中不存在一条与上隔面21的四边形结构相平行的边。以初始状态为上隔面21的四边形的顶点与下隔面22的四边形顶点相对应为例,在以预设角度转置后,上隔面21的四边形顶点与下隔面22四边形的顶点交错设置。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输电铁塔在搭建时塔头1与转置段2的连接、塔身3与转置段2的连接,且塔身3与塔腿4的连接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该转置段2上隔面21与下隔面22之间以预设角度转置的技术特点转化为塔身3与塔头1之间存在预设角度的转置。综上,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该转置段2使得输电铁塔的塔头1与塔腿4之间出现了扭转,在线路规划过程中遇到陡坡时,能够实现在保持输电线路走向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转置塔腿4来规避劣势地形。具体参照图6-1、图6-2,遭遇坡时,由于塔腿4相对塔头2出现了扭转,因此建设输电铁塔时,D腿44与A腿41可分别设置在陡坎的两侧。尤其是通过与图4-1与图4-2中所示的现有技术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拱的转置塔身输电铁塔并未改变输电线路方向,仅藉由转置段2实现了塔腿4的扭转,使得在特殊地形依旧可以进行输电铁塔建设,提高了塔腿4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同时对比图6-1与图4-1中地表7与基面8高度差可知,在进行铁塔建设时由于规避了较大的地势高度差,可有效减少的塔基开方,有效的保护山区自然环境,同时在临近陡坡的塔腿4处,还可通过采用桩基6以增强塔腿4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置塔身输电铁塔使得线路定位时塔位选择范围更大、更灵活,可有效优化和缩短输电线路路径,节约输电线路造价成本,减少塔基开方,并减轻对山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体现了工程项目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经济政策。其中上隔面21、下隔面22可以为矩形、正方形;转置段所实现的预设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一般为30°~60°。进一步地,关于转置段2的结构,参照图5,中上隔面21与下隔面22均为正方形,塔头1横担方向与相邻塔腿连线之间存在45°夹角。此时,上隔面21的每个顶点均对应了下隔面22正方形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所述输电铁塔包括具有横担的塔头(1)、塔身(3)以及塔腿(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铁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塔头(1)以及所述塔身(3)之间的转置段(2),所述转置段(2)具有连接所述塔头(1)的上隔面(21)和连接所述塔身(3)的下隔面(22),所述上隔面(21)通过连接组件(24)与所述下隔面(22)相连,且所述上隔面(21)与所述下隔面(22)均为四边形结构;通过所述转置段(2)的连接转换,使得所述塔身(3)相对所述塔头(1)以预设角度转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置塔身输电铁塔,所述输电铁塔包括具有横担的塔头(1)、塔身(3)以及塔腿(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铁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塔头(1)以及所述塔身(3)之间的转置段(2),所述转置段(2)具有连接所述塔头(1)的上隔面(21)和连接所述塔身(3)的下隔面(22),所述上隔面(21)通过连接组件(24)与所述下隔面(22)相连,且所述上隔面(21)与所述下隔面(22)均为四边形结构;通过所述转置段(2)的连接转换,使得所述塔身(3)相对所述塔头(1)以预设角度转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30°~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遨宇郑晏超默增禄郝鑫苏京伟田国平曹岳李保中孙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