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山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049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35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整个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成一列,逐级阶梯式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所述调蓄水池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坡降,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规模上与传统蓄水池相当,但容积较小的单体池,开挖深度小,实施难度小。

An underground staircase chain stormwater storage tank

A chain ladder type underground rainwater storage tank, the ladder chain storage pond, composed of N+1 monomer pool end-to-en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slope, in a row, step by step ladder layout, the N+1 monomer pool for the first rain collecting pool; the N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volume of storage the pool, considering the terrain slope, elevation, land us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determine the rain, N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The size of the tank is equal to the traditional reservoir, but the small volume of the single tank, the excavation depth is small, the difficul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
本技术属于海绵城市(城市雨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
技术介绍
雨水调蓄池也称雨水蓄水池,既可以是专用的人工构筑物如地上蓄水池、地下混凝土池,也可以是天然场所或已有设施如河道、池塘、人工湖等。蓄水池一般占地较大。传统的蓄水池常指人工构筑物蓄水池。传统的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作用是雨水“削峰”,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收入池内暂存,待降雨高峰过后,再将池内雨水放出。人工构筑物蓄水池类型分为地下封闭式、地上敞开式,地上封闭式、在线式、离线式、管道式等。传统的雨水调蓄池设计为矩形结构,由于雨水蓄水池一般规模较大,所以矩形结构的蓄水池,高度大,埋深大,传统蓄水池通常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各一根,池底一角设置积水坑,放置水泵,清理时,抽干积水。传统蓄水池还需设置人工清理通道,便于人工清掏作业,维护管理十分不便。传统蓄水池作用有二,第一,规避雨水洪峰;第二,有利于区域排水管理调度,另外,如果雨水蓄水池设置得当,规模合理,其下游的管网的管径设计标准也可适当降低。传统蓄水池的缺点是,占地大,开挖深度大,土石方量大,实施难度大,建设工期长,造价高,需设专门的人工清理通道,泥沙清理困难,功能单一,功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由于其具备了一定的初级处理、雨水净化功能,所以也称为净蓄水池。该调蓄水池由多个较小的单体池组成,单体池呈阶梯式链状布置,组合使用。总体规模上与传统蓄水池相当,由于其容积分散在众多的单体池中,开挖深度小,实施难度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整个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成一列,逐级阶梯式顺坡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该调蓄水池有效容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m3/min);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应根据地形坡度、汇水距离和地面种类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15min;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本技术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布置于地面以下,深度不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降低工程土石开挖方量,可紧贴地面表层布置。本技术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将多个单体池首尾相接,成为链状,随地形坡向,逐级向下,阶梯式布置。雨水由高到低,顺序通过各个单体池。使蓄水池具备了沉砂池的净化功能,最末端的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可利用闸板阀将初雨封存池内,闸板阀采用浮球开关自动控制,以极小的代价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初雨分离”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按照冲刷要求、势能核算,将单体池由传统的矩形设计为六边形或菱形,满足冲刷不淤、不留死水以及下级池动力负荷的水力条件,实现了仅靠高差势能提供的动力推动运行,做到了高效节能。本技术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最末一级单体水池(初雨收集池)设置沉砂槽,沉砂槽开放式设计,沉砂槽底面为凹面。实现机械清淤,解决了传统蓄水池维护清淤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各单体池随地形坡向,阶梯式布置,让处于高位的单体池内雨水灌溉下游草坪绿地,由高到低,逐级利用,可使单体池作为灌溉系统的高位水池来使用,实现雨水综合利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平面图图2为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及特点,结合附图实施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选择在某城市滨河绿化带下实施本技术的调蓄水池。地形坡度约为0.6%。调蓄水池属于雨水调蓄构筑物。其容积规模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类:以池容当量的经验公式法和基于排水系统模型的频率分析法。本技术根据控制径流污染以及消减洪峰流量的不同情况,考虑所在地区的降雨强度、雨型、历时、频率以及雨水的泥沙裹挟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调蓄水池有效容积(各池体有效容积之和)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m3/min);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应根据地形坡度、汇水距离和地面种类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15min;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依据计算结果,该城市滨河绿化带下的调蓄水池有效容积确定为5000吨,综合考虑地形坡降,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各单体池容积和数目,N为5调蓄水池,即起净化、调蓄作用的单体池为5个,单体池1-5的规模为1000吨,最末的单体池6为初雨收集池,不计入容积规模,该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的6座单体池,随地形坡降链状建设。单体池设计为六边形,池底坡度设定为3%,单体池1-6池长20米,宽12米,池深4米,相邻水池之间设有3米的高差(利于冲刷),单体池间采用矩形井相连,闸板阀管理。如图1所示,整个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由单体池1~6组成,首尾相接,成链状布置。6座单体池1~6,按照坡向,成一列,逐级阶梯式顺坡布置。调蓄水池平均高度H为3.5米,最大高度为4米(屈:池深是4米,这个高度是什么意思?是指池深吗?如果是池深的话,改为池深),依地形坡度,明挖施工,将整个调蓄水池置于地表以下,每个单体池的埋深h=4~4.5米。为了方便雨水的利用,本实施例雨水调蓄水池设置在城市绿化带19旁边,通过回用管线15将雨水输送至绿化带19的灌溉系统。雨水由城市雨水主干管经进水管7进入首座单体池1,逐级向下陆续通过单体池2-5,最后进入单体池6,即初雨收集池。调蓄水池的各个单体池1、2、3、4、5、6阶梯式布置,单体池1、2、3、4、5之间高程差均为3米。采用阶梯式布置的池体,在雨水利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对于附近的绿地19,处于上游较高位置的单体池,分别用作下游绿地的高位水池。拿单体池1来说,单体池1通过回用管线15连接至灌溉系统14,回用水管15由单体池1末端底部位置开孔27接出,进入灌溉系统14,由于单体池1的池底与灌溉系统14之间存在3米的高差,池中雨水可自流进入灌溉系统14,实现重力输水灌溉。如此,各池体与处于下游的灌溉系统,一级对应一级,池体2、3、4、5分别对应灌溉系统21、22、23、24,单体池2-5的池底与相应的灌溉系统21-24之间存在2-3米的高差,实现雨水在绿化灌溉方面的节能利用。初雨通过单体池1、2、3、4、5的挤压式冲刷,到达初雨收集池6,雨水量上升到一定高度,初雨基本被收纳后,浮球开关控制初雨收集池6的闸板阀落下,初雨被封存,泥沙沉积在沉积槽12。在进水管7与首个单体池1之间设置闸井8,闸井8内设计双层闸板阀9,管理雨水流和泥沙流。在单体池之间也设置闸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排成一列,逐级阶梯式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所述调蓄水池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坡降,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该调蓄水池有效容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排成一列,逐级阶梯式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所述调蓄水池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坡降,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该调蓄水池有效容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m3/min);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应根据地形坡度、汇水距离和地面种类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15min;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水池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首座单体池连接,雨水由城市雨水主干经所述进水管,逐级向下陆续通过N个单体池,最后进入所述初雨收集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在首个单体池和第N个单体池设置溢流管,当遇到超过调蓄水池储蓄规模的降雨时,雨水通过单体池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