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04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包括框体、若干个辐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中心的圆筒,所述若干个辐条组件以圆筒为中心向框体扩散形成涡轮结构;所述辐条组件包括内侧辐条与外侧辐条,内侧辐条的内端连接圆筒,外侧辐条的外端连接框体,所述外侧辐条与所述内侧辐条通过底板连接,外侧辐条的斜率大于内侧辐条的斜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侧辐条与外侧辐条交际处可对杂物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杂物堆积至雨水篦子的中央,同时,外侧辐条曲率大,内侧辐条曲率小,可以起到加快雨水流速,提高透水量的作用。

A twin turbo rain Oliv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turbine rain grat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frame, a plurality of spokes componen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frame body, wherein a plurality of spokes component to cylinder as the center to form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turbine diffusion;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medial and lateral spokes spokes spokes spokes, inside inside the cylind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s of the spokes, lateral link frame, the outer spokes and the inner bottom plate is connected by spokes, slope lateral spokes is greater than the inner spokes.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medial and lateral spokes spokes can be a barrier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debris, debris piled up to prevent rain Olivier central, at the same time, the lateral curvature spokes, medial spokes curvature is small, can make the speed of water flow, improve the water flux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
本技术涉及市政给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
技术介绍
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是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建设设计从业者对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更加重视。在市政给排水系统中,位于路面供雨水流入的结构叫雨水口,其上方覆盖有雨水篦子,用于防止异物落入以及行人跌落,雨水口及雨水篦子的设计原则为尽可能大的径流量以及尽可能小的堵塞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篦子径流量小以及堵塞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包括框体、若干个辐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中心的圆筒,所述若干个辐条组件以圆筒为中心向所述框体扩散形成涡轮结构;所述辐条组件包括内侧辐条与外侧辐条,所述辐条组件包括内侧辐条与外侧辐条,所述内侧辐条的内端连接所述圆筒,所述外侧辐条的外端连接所述框体,所述外侧辐条与所述内侧辐条通过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外侧辐条的曲率大于所述内侧辐条的曲率;所述内侧辐条与所述外侧辐条分别包括辐条顶面以及与辐条顶面连接的2个辐条侧壁,所述辐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水缺口,相邻的辐条组件之间通过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圆筒上设有排水孔。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为圆形,所述内侧辐条的外端延伸至所述框体的2/3半径处,所述外侧辐条的内端延伸至所述框体的2/3半径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涡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北半球常规涡流方向相反,可利用地球的偏向力提供离心作用,使得杂物不易汇集至涡轮结构的中心处,降低了雨水篦子的堵塞风险。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孔为圆孔或椭圆孔,所述排水缺口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齐平。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圆孔与椭圆孔能够更有效的阻杂物的落入,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故透水量增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侧辐条的辐条顶面宽度大于所述内侧辐条的辐条顶面宽度,所述辐条组件为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拱顶接近所述圆筒。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所述辐条组件临近圆筒成拱顶,之后高度下降,通过拱顶与圆筒的水位高度差形成漩涡流,从而保证排水流速。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侧辐条与外侧辐条的辐条顶面均设有防滑凸起及排水孔,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透气通孔。进一步的技术效果,防滑凸起上设有透气通孔,防止了排水孔被树叶遮挡造成辐条组件内形成负压,一旦排水口被树叶遮挡,通过透气通孔进气,也可实现树叶从排水孔脱离,保证了雨水能够顺利通过雨水篦子。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内侧辐条、外侧辐条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本技术的雨水篦子的内侧辐条外端与外侧辐条内端交汇处可对杂物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杂物堆积至雨水篦子的中央,提高了雨水篦子的防堵塞性能,外侧辐条曲率大,能进一步阻止杂物向篦子中心流动,雨水经过外侧辐条时,使雨水产生旋涡,在外侧辐条和内侧辐条之间的缺口处,形成雨水环流,内侧辐条曲率小于外侧辐条,在此处能产生阻力降低旋涡流速,旋涡流速的突降,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杂质,使雨水能更快向下流入雨水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雨水篦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雨水篦子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雨水篦子中辐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框体1、圆筒2、内侧辐条3、外侧辐条4、底板5、排水孔6、防滑凸起7、辐条组件8、排水缺口9、辐条顶面10、辐条侧壁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包括框体1、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及设置于框体1中心的圆筒2,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圆筒2为中心向框体1扩散形成涡轮结构,涡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涡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北半球常规涡流方向相反,可利用地球的偏向力提供离心作用,使得杂物不易汇集至涡轮结构的中心处,降低了雨水篦子的堵塞率。本实施例中辐条组件8的个数为36个,框体1的形状为圆形。辐条组件8包括内侧辐条3与外侧辐条4,内侧辐条3的内端连接圆筒2,外端延伸至框体1的2/3半径处,外侧辐条4的外端连接框体1,内端延伸至框体1的2/3半径处,相邻的内侧辐条3之间、相邻的外侧辐条4之间、内侧辐条3与外侧辐条4之间通过底板5连接,外侧辐条4的斜率大于内侧辐条3的斜率。底板5及圆筒2上设有排水孔6,底板5上与圆筒2上的排水孔6为圆孔。底板5、内侧辐条3、外侧辐条4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外侧辐条4与内侧辐条3分别包括辐条顶面10以及与辐条顶面10连接的2个辐条侧壁11,辐条侧壁11上设有若干个排水缺口9,排水缺口9的底端与底板5齐平。外侧辐条4的辐条顶面10宽度大于内侧辐条3的辐条顶面10宽度,辐条组件8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拱顶接近圆筒2。进一步的技术效果,辐条组件8临近圆筒2成拱顶,之后高度下降,通过拱顶与圆筒2的水位高度差形成漩涡流,从而保证排水流速。内侧辐条3与外侧辐条4的辐条顶面10均设有防滑凸起7及排水孔6,内侧辐条3、外侧辐条4上的排水孔6为椭圆孔。防滑凸起7上设有透气通孔,防滑凸起7上设有透气通孔,防止了排水孔6被树叶遮挡造成辐条组件8内形成负压,一旦排水孔6被树叶遮挡,通过透气通孔进气,也可实现树叶从排水孔6脱离,保证了雨水能够顺利通过雨水篦子。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1)中心的圆筒(2),所述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圆筒(2)为中心向所述框体(1)扩散形成涡轮结构;所述辐条组件(8)包括内侧辐条(3)与外侧辐条(4),所述内侧辐条(3)的内端连接所述圆筒(2),所述外侧辐条(4)的外端连接所述框体(1),所述外侧辐条(4)与所述内侧辐条(3)通过底板(5)连接,所述外侧辐条(4)的曲率大于所述内侧辐条(3)的曲率;所述内侧辐条(3)与所述外侧辐条(4)分别包括辐条顶面(10)以及与辐条顶面(10)连接的2个辐条侧壁(11),所述辐条侧壁(11)上设有若干个排水缺口(9),相邻的辐条组件(8)之间通过底板(5)连接,所述底板(5)、圆筒(2)上设有排水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1)中心的圆筒(2),所述若干个辐条组件(8)以圆筒(2)为中心向所述框体(1)扩散形成涡轮结构;所述辐条组件(8)包括内侧辐条(3)与外侧辐条(4),所述内侧辐条(3)的内端连接所述圆筒(2),所述外侧辐条(4)的外端连接所述框体(1),所述外侧辐条(4)与所述内侧辐条(3)通过底板(5)连接,所述外侧辐条(4)的曲率大于所述内侧辐条(3)的曲率;所述内侧辐条(3)与所述外侧辐条(4)分别包括辐条顶面(10)以及与辐条顶面(10)连接的2个辐条侧壁(11),所述辐条侧壁(11)上设有若干个排水缺口(9),相邻的辐条组件(8)之间通过底板(5)连接,所述底板(5)、圆筒(2)上设有排水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为圆形,所述内侧辐条(3)的外端延伸至所述框体(1)的2/3半径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明伟周亚军孙刚王文华盛佳杰汪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