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9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属于物料传送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包括抓斗金属本体,所述抓斗金属本体上设置多个贯穿通孔,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耐腐蚀涂层,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贯穿通孔中填充有耐腐蚀材料柱,所述耐腐蚀材料柱连接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

A grab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buffe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er grab should buffer characteristics, belongs to the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the forc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buffer should grab grab grab the metal body, met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with the first corrosion coat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etal body with second grab. Corrosion resistant coating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etal grab ontology, the through hole is filled with corrosion resistant material column, the corrosion resistant material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rrosion resistant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t coating,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rrosion resistance layer has a first buffer layer has a first polymer composite. The wear resistant composite polymer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polymer composite buffer layer, a second polymer composite buffer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polymer composite layer, in which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polymer buffer composite layer has second polymer wear-resistant composite lay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传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
技术介绍
抓斗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抓斗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抓斗和机械式抓斗两大类,液压式抓斗本身装有开合结构,一般用液压油缸驱动,由多个颚板组成的液压式抓斗也叫液压爪。液压抓斗在液压类专用设备中应用比较广泛,如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塔等,机械式抓斗本身没有配置开合结构,通常由绳索或连杆外力驱动,按操作特点可分为双绳抓斗和单绳抓斗,最常用的是双绳抓斗。虽然现在的抓斗种类各式各样,但对于抓斗本体仅进行刷涂油漆进行保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所述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包括抓斗金属本体,所述抓斗金属本体上设置多个贯穿通孔,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耐腐蚀涂层,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贯穿通孔中填充有耐腐蚀材料柱,所述耐腐蚀材料柱连接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所述第一、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耐腐蚀材料柱、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以及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均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以及所述耐腐蚀材料柱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丙烯酸树脂30-50份;环氧树脂20-40份;聚氯乙烯10-20份;聚碳酸酯20-5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30份;聚苯乙烯5-20份;磷酸三异丙苯酯5-15份;硬脂酸钠1-4份;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1-3份;N,N-二甲基甲酰胺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5份;无碱玻璃纤维8-15份;氮化硅粉末4-9份;氧化硅粉末5-8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30-80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高密度聚乙烯5-20份;异戊橡胶20-40份;丁腈橡胶10-30份;聚丁二胺己二酸酰胺树脂10-30份;聚氨基甲酸酯5-15份;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1-3份;硬脂酸镁1-5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1-3份;丙酮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30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8-15份;氧化镁粉末4-10份;二氧化锆粉末5-10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原料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ABS树脂50-80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40份;聚醚酰亚胺10-30份;聚酰胺10-25份;聚碳酸酯5-10份;聚甲醛10-20份;亚磷酸三苯酯1-3份;硬脂酸钙1-4份;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5份;丙酮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8-15份;硒化钼粉末5-9份;炭黑粉末5-10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的厚度均为200-800微米,所述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厚度为800-1500微米,所述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厚度为700-1200微米。作为优选,根据各层的厚度要求,多次将每一层的原料喷涂于抓斗金属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每一次喷涂后在80-18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通过多次喷涂/热处理,形成所述第一、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耐腐蚀材料柱、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以及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以及所述耐腐蚀材料柱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丙烯酸树脂40份;环氧树脂30份;聚氯乙烯15份;聚碳酸酯3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份;聚苯乙烯10份;磷酸三异丙苯酯10份;硬脂酸钠3份;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2份;N,N-二甲基甲酰胺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乙醇15份;碳纤维3份;无碱玻璃纤维12份;氮化硅粉末6份;氧化硅粉末7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50份;丙烯酸树脂15份;高密度聚乙烯10份;异戊橡胶30份;丁腈橡胶20份;聚丁二胺己二酸酰胺树脂20份;聚氨基甲酸酯10份;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份;硬脂酸镁3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2份;丙酮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乙醇20份;碳纤维3份;玻璃纤维12份;氧化镁粉末7份;二氧化锆粉末8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原料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ABS树脂60份;聚四氟乙烯3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聚醚酰亚胺20份;聚酰胺15份;聚碳酸酯7份;聚甲醛15份;亚磷酸三苯酯2份;硬脂酸钙3份;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丙酮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醇20份;碳纤维3份;玻璃纤维12份;硒化钼粉末8份;炭黑粉末9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抓斗的内外表面设置有多种功能层,使得该抓斗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碰撞性能,增加抓斗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抓斗中,抓斗金属本体上设置多个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中填充有耐腐蚀材料柱,所述耐腐蚀材料柱连接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有效避免耐腐蚀涂层从抓斗金属本体剥离,同时通过优化耐腐蚀涂层的原料的组分和含量,使得耐腐蚀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进而避免抓斗金属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生锈。本专利技术的抓斗中,在第二耐腐蚀涂层的表面具有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抓斗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防止抓取的较硬材质的物料与抓斗碰撞过程中损坏第二耐腐蚀涂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抓斗损坏材较软的物料,同时通过优化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原料的组分和含量,使得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同时在所述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可以避免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发生磨损,同时通过优化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原料的组分和含量,使得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进行多次交叠设置,使得缓冲性能和耐磨性能更优越,且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多次喷涂的方式,并选择每次喷涂后都进行一次热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且制备的各层之间结合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包括抓斗金属本体,所述抓斗金属本体上设置多个贯穿通孔,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耐腐蚀涂层,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贯穿通孔中填充有耐腐蚀材料柱,所述耐腐蚀材料柱连接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所述第一、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耐腐蚀材料柱、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以及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均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以及所述耐腐蚀材料柱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丙烯酸树脂30‑50份;环氧树脂20‑40份;聚氯乙烯10‑20份;聚碳酸酯20‑5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30份;聚苯乙烯5‑20份;磷酸三异丙苯酯5‑15份;硬脂酸钠1‑4份;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1‑3份;N,N‑二甲基甲酰胺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5份;无碱玻璃纤维8‑15份;氮化硅粉末4‑9份;氧化硅粉末5‑8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30‑80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高密度聚乙烯5‑20份;异戊橡胶20‑40份;丁腈橡胶10‑30份;聚丁二胺己二酸酰胺树脂10‑30份;聚氨基甲酸酯5‑15份;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1‑3份;硬脂酸镁1‑5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1‑3份;丙酮 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30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8‑15份;氧化镁粉末4‑10份;二氧化锆粉末5‑10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原料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ABS树脂50‑80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40份;聚醚酰亚胺10‑30份;聚酰胺10‑25份;聚碳酸酯5‑10份;聚甲醛10‑20份;亚磷酸三苯酯1‑3份;硬脂酸钙1‑4份;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5份;丙酮 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8‑15份;硒化钼粉末 5‑9份;炭黑粉末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应力缓冲特性的抓斗包括抓斗金属本体,所述抓斗金属本体上设置多个贯穿通孔,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耐腐蚀涂层,在所述抓斗金属本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贯穿通孔中填充有耐腐蚀材料柱,所述耐腐蚀材料柱连接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和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在所述第一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在所述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表面具有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所述第一、第二耐腐蚀涂层、所述耐腐蚀材料柱、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以及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均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耐腐蚀涂层、所述第二耐腐蚀涂层以及所述耐腐蚀材料柱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丙烯酸树脂30-50份;环氧树脂20-40份;聚氯乙烯10-20份;聚碳酸酯20-5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30份;聚苯乙烯5-20份;磷酸三异丙苯酯5-15份;硬脂酸钠1-4份;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1-3份;N,N-二甲基甲酰胺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5份;无碱玻璃纤维8-15份;氮化硅粉末4-9份;氧化硅粉末5-8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缓冲复合层的原料均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30-80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高密度聚乙烯5-20份;异戊橡胶20-40份;丁腈橡胶10-30份;聚丁二胺己二酸酰胺树脂10-30份;聚氨基甲酸酯5-15份;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1-3份;硬脂酸镁1-5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1-3份;丙酮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30份;碳纤维1-5份;玻璃纤维8-15份;氧化镁粉末4-10份;二氧化锆粉末5-10份;所述第一、第二聚合物耐磨复合层的原料为由以下组分的重量份形成的浆料:ABS树脂50-80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0-40份;聚醚酰亚胺10-30份;聚酰胺10-25份;聚碳酸酯5-10份;聚甲醛10-20份;亚磷酸三苯酯1-3份;硬脂酸钙1-4份;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5份;丙酮5-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醇10-20份;碳纤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广叶勇李鹏超高永吉赵荐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紫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