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93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其中所述洗衣机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该波轮本体的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和设置在中心转轮下降低中心转轮和波轮之间摩擦的光滑支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波轮设置光滑支撑结构,防止中心转轮与波轮之间的磨损;设置中心转轮,使得衣物容易被打散且不会缠绕,增强洗涤效果;搅拌叶的面积大、造型陡,衣物在上下、中间部位都有活动空间,避免缠绕,洗涤和烘干效果更好,烘干后的衣物更蓬松。

A washing machine and its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
技术介绍
当前社会中,家用电器的洗衣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洗衣机的种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包括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洗干一体机等等。其中波轮洗衣机依然被大量的客户使用着,也开发了洗干一体的波轮洗衣机,同时客户对使用波轮洗衣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波轮洗衣机的波轮,一般设有3-6个搅拌叶结构,各搅拌叶的面积相对较小,且一般造型较平,洗涤性能不高,同时也不利于衣物的翻转,对于洗干一体机来说,干衣时间,干衣效果差且不均匀,还产生大量褶皱。此外,波轮洗衣机主要靠波轮的搅拌来带动衣物洗涤,为了防止缠绕,一般会在波轮中间设置自由旋转的转轮,目前转轮多数是沿波轮上设置的中心轴旋转,或者沿和波轮连接的中心轴旋转,底部旋转时在重力作用下和波轮的表面接触,在转动时受到摩擦力,塑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比较大,时间长了有损坏的隐患;此外,中心转轮底部与波轮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中心转轮旋转时容易产生偏离,导致中心转轮与波轮表面局部摩擦频繁,产生磨损或者其他方向产生更大空隙,容易卡衣物或者毛絮等,使得中心转轮摩擦力更大、更易损坏。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该波轮本体的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和设置在中心转轮下降低中心转轮和波轮之间摩擦的光滑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光滑支撑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波轮本体上,所述中心转轮可旋转的设置在光滑支撑结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光滑支撑结构外边缘直径大于等于中心转轮底部外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光滑支撑结构为金属垫片,该金属垫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在波轮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转轮为半球状结构,中心转轮表面设有若干凸块,优选的,所述凸块均匀周向设置在中心转轮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波轮本体上设置两个从中心沿波轮本体的径向延伸的凸起的搅拌叶,两个搅拌叶径向延伸在同一直径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底部宽,向顶部逐渐收窄,所述搅拌叶包括从顶部开始向波轮底盘延伸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位于搅拌叶的径向两侧,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波轮本体相交的曲线基本与该搅拌叶的径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还包括从顶部开始向波轮底盘延伸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向波轮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外侧面向波轮外边缘延伸,所述内侧面和外侧面与波轮本体相交的曲线形成搅拌叶内边缘和搅拌叶外边缘,两者的长度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外边缘的长度为波轮底盘外圆周长的5%-30%,所述搅拌叶内边缘包裹中心转轮的长度大于搅拌叶外边缘长度的20%,每个搅拌叶的面积占整个波轮底盘面积的百分比大于10%,所述搅拌叶外边缘与底盘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进一步地,所述波轮本体的底盘向下凹陷,其向下凹陷的深度大于10mm。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安装有所述的洗衣机波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传统的中心转轮底部与波轮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中心转轮旋转时容易产生偏离,导致中心转轮与波轮表面局部摩擦频繁,产生磨损或者其他方向产生更大空隙,容易卡衣物或者毛絮等,使得中心转轮摩擦力更大、更易损坏,本专利技术设置光滑支撑结构,降低中心转轮与波轮之间的摩擦,使中心处水流简单规律,衣物不缠绕,增强洗涤效果。2、传统洗衣机波轮为了增强洗涤效果,设置多个搅拌叶,但增加搅拌叶在增多水流与衣物摩擦的同时也使水流变得复杂,加之增多的搅拌叶减小了衣物分布的空间,使得衣物容易缠绕,导致洗涤效果差;本专利技术设置两个搅拌叶,并设置面积大,造型陡的搅拌叶,既能保证洗涤水流的强度,同时又为衣物增加了分布的空间,使得简单的高强度水流与衣物之间充分摩擦接触,且衣物散开不易缠绕,大大提高了洗涤和/或烘干效果;在脱水时,可供衣物分布的空间大,衣物更容易散开,不缠绕,脱水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设置两个径向延伸且在同一直径上的搅拌叶,且搅拌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波轮本体相交的曲线基本与该搅拌叶的径向平行,使得搅拌叶带动水流自中心向外逐渐增强,且水流简单,产生同一方向逐渐增强的纯净水流,增强洗涤效果的同时使得衣物不易堆积在中心位置发生缠绕打结;4、所述搅拌叶内边缘和外边缘长度基本相同,使得搅拌叶的面积大,与传统的内边缘远远小于外边缘的搅拌叶相比,本专利技术搅拌叶明显增强了搅拌叶内边缘处的水流强度,并且水流简单,不会产生缠绕,烘干时,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叶很容易将衣物在上下、中间等空间散开,避免缠绕,烘干后的衣物更蓬松且少褶皱;5、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易于安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洗衣机波轮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波轮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洗衣机波轮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图;图6是图3的C-C向剖视图;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波轮本体,11、底盘,2、搅拌叶,21、顶部,22、第一侧面,23、第二侧面,24、内侧面,25、外侧面,26、搅拌叶内边缘,27、搅拌叶外边缘,28、平滑部,29、局部凸起结构,3、中心转轮,31、凸块,32、转轮盖,4、金属垫片,41、螺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波轮,包括波轮本体1,该波轮本体1的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3和设置在中心转轮3下降低中心转轮和波轮之间摩擦的光滑支撑结构。在上述方案中,一般情况下波轮洗衣机主要靠波轮的搅拌来带动衣物洗涤,但衣物在中心处不容易被打散,且十分容易缠绕在一起,为了解决缠绕的问题,一般会在波轮中心设置自由旋转的转轮,本专利技术在波轮中心设置了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3,使得衣物容易被打散且不会缠绕,增强洗涤效果。但是,由于中心转轮3是沿波轮上的中心轴旋转的,或者沿和波轮连接的中心轴旋转,中心转轮3底部在重力作用下和波轮的表面接触,在转动时受到摩擦力,塑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比较大,时间长了有损坏的隐患;此外,传统的中心转轮底部与波轮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中心转轮旋转时容易产生偏离,导致中心转轮与波轮表面局部摩擦频繁,产生磨损或者其他方向产生更大空隙,容易卡衣物或者毛絮等,使得中心转轮摩擦力更大、更易损坏。而波轮的拆卸和更换又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客户很难自行拆卸更换,这就为客户增添了烦恼。本专利技术设置光滑支撑结构,降低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洗衣机波轮及其洗衣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轮本体,该波轮本体的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和设置在中心转轮下降低中心转轮和波轮之间摩擦的光滑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轮本体,该波轮本体的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中心转轮和设置在中心转轮下降低中心转轮和波轮之间摩擦的光滑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支撑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波轮本体上,所述中心转轮可旋转的设置在光滑支撑结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支撑结构外边缘直径大于等于中心转轮底部外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支撑结构为金属垫片,该金属垫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在波轮本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轮为半球状结构,中心转轮表面设有若干凸块,优选的,所述凸块均匀周向设置在中心转轮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本体上设置两个从中心沿波轮本体的径向延伸的凸起的搅拌叶,两个搅拌叶径向延伸在同一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宝珍王玲臣孙广彬田云龙公涛庄仲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