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44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回风进风口和换热风道,还包括混风结构,所述混风结构一端与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回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将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混风结构,能够保证回风和新风在热盘管前进行充分混合,解决盘管表面局部温度不均匀或混风不理想后低于0℃以下的空气接触盘管的问题,解决了盘管换热管在长期运行时因温度不均匀而热胀冷缩甚至部分冲水换热管局部冻裂的隐患,通过均流板形成一级混风,并通过混风腔形成二级混风,使新风和回风能够充分进行热交换,在解决防冻的问题上,更节省设备的尺寸和安装空间体积。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特别是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代船舶舒适性中央空调以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为主,船舶航行寒冷海域舱外温度低达-18℃,若直接将新风未经空气处理引入,非常容易造成空调器内部器件如水盘管冻裂。目前行业常见做法有:舱外新风引入空调器前进行(电加热、蒸汽或水盘管)预热处理(新风温升至0~5℃),再送入空调器箱体内部与回风混合,避免空调器内部混风不均匀造成器件冻坏,此措施通过增加新风预热器解决低温新风冻裂盘管隐患问题,但是船舶空调安装空间紧凑,新风预热器占用空间在实船应用有一定的空间约束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充分混合新风和回风来保证到达盘管处的气体温度不会使盘管冻结的空调器。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回风进风口和换热风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混风结构,所述混风结构一端与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回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将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所述混风结构包括混风腔,所述混风腔一端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回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的回风均在所述混风腔内混合并送至所述换热风道。所述混风腔沿气流方向的长度范围为300mm-600mm。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混风腔靠近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所述混风结构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于所述混风腔内,且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的回风均经过所述均流板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均流板形成所述混风腔远离所述换热风道的端面。所述混风结构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的回风均经过所述均流板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均流板沿气流方向的尺寸范围为50mm-200mm。所述均流板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多个通风孔,所有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或所述混风腔上。所述均流板包括框架和多根导风板,所述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火所述混风腔上,所有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为“一”形或“V”形。所述导风板与气流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混风结构,能够保证回风和新风在热盘管前进行充分混合,解决盘管表面局部温度不均匀或混风不理想后低于0℃以下的空气接触盘管的问题,解决了盘管换热管在长期运行时因温度不均匀而热胀冷缩甚至部分冲水换热管局部冻裂的隐患,通过均流板形成一级混风,并通过混风腔形成二级混风,使新风和回风能够充分进行热交换,在解决防冻的问题上,更节省设备的尺寸和安装空间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均流板的侧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均流板的另一侧剖视图;图中:1、外壳;2、新风进风口;3、回风进风口;4、换热风道;5、混风结构;51、混风腔;52、均流板;6、送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显示器组件的工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调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2、回风进风口3和换热风道4,还包括混风结构5,所述混风结构5一端与所述新风进风口2和所述回风进风口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4连通,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在所述混风结构5内混合并送至所述换热风道4,所述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换热盘管,新风和回风混合后送至换热盘管处,能够保证送至换热盘管处的气体温度在0℃以上,根据实验分析,室外新风温度为-18℃与回风温度为26℃进行混合后,达到换热盘管前的温度均在0℃以上,能够有效的避免换热盘管在使用不正常时冻坏冻裂的问题,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送风口6,所述送风口6与所述换热风道远离所述混风结构的一端连通,经过换热盘管的气体经过设置在外壳上的送风口6送至室内。所述混风结构5包括混风腔51,所述混风腔51一端所述新风进风口2和所述回风进风口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4连通,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在所述混风腔51内混合并送至所述换热风道4,通过单独设置混风腔51,能够保证在不更改外壳1结构的前提下保证混风结构5的气密性,保证新风和回风混合后完全经过换热风道4送出。所述混风腔51沿气流方向的长度范围为300mm-600mm,其中混风腔51的长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大于600mm,但是当大于600mm时,不流于机组经济性。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混风腔51靠近所述换热风道4的一端,也即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均需要通过空气加热器,其中空气加热器可选择性的工作,也即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均需要通过预设的风道进行流动。所述混风结构5还包括均流板52,所述均流板52设置于所述混风腔51内,且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经过所述均流板52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4,即新风和回风经过均流板52进行一级混风,然后在混风腔51内进行二次混风,保证新风和回风的充分混合。所述均流板52形成所述混风腔51远离所述换热风道4的端面。所述混风结构5包括均流板52,所述均流板5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且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经过所述均流板52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4,也即混风结构5即均流板52,利用所述均流板52到热盘管之间的间距作为二次混风部,利用外壳1的密封性能进行混风。所述均流板52沿气流方向的尺寸范围为50mm-200mm,若均流板52的尺寸过大,混风效果好,但阻力增大,增加机组送风机克服均流板52阻力的消耗,尺寸过小,无法达到混风的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的所述均流板52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多个通风孔,所有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或所述混风腔51上,利用通风孔起到扰流的作用,增加混风效果。所述均流板52包括框架和多根导风板,所述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火所述混风腔51上,所有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为“一”形或“V”形。所述导风板与气流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2)、回风进风口(3)和换热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混风结构(5),所述混风结构(5)一端与所述新风进风口(2)和所述回风进风口(3)连通,另一端将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2)、回风进风口(3)和换热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混风结构(5),所述混风结构(5)一端与所述新风进风口(2)和所述回风进风口(3)连通,另一端将混合后的新风和回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结构(5)包括混风腔(51),所述混风腔(51)一端所述新风进风口(2)和所述回风进风口(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在所述混风腔(51)内混合并送至所述换热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腔(51)沿气流方向的长度范围为300mm-6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混风腔(51)靠近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结构(5)还包括均流板(52),所述均流板(52)设置于所述混风腔(51)内,且经过所述新风进风口(2)的新风和经过所述回风进风口(3)的回风均经过所述均流板(52)后送至所述换热风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海迟亚玲杨经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