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强专利>正文

护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80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身体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护踝。护踝,其包括: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第一脚踝保护件处于第二脚踝保护件的下方,二者铰接;第一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袢和第一脚踝固定件;脚袢用于盘于脚上,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脚袢和脚踝固定相连;第二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踝保护片和第二脚踝固定件;脚踝保护片为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设置软质的覆盖外侧脚踝的外侧脚踝保护件;第二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方的小腿上。本护踝穿戴方便,运动中舒适性强,运动穿戴率高。

Ank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dy pro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ankle protection. Ankle, which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ankle ankle protection protection; first protection member in the second ankle ankle protector below two hinge; first ankle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fixing piece and the ankle foot loop; foot loop for disc on foot and ankle fixing piece for a disk in ankle and foot loop and ankle is fixedly connected; second ankle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nkle protection piece and the second fixing piece wrapped ankle; structure ankle protecting plate i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foot opening, lateral ankle Protector Cover lateral ankle soft set; second ankle fixing pieces for a disk in the leg above the ankle. It is convenient to wear the ankle, and has strong comfort in movement and high wear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踝
本技术涉及身体防护
,特别是涉及护踝。
技术介绍
在体育运动中,尤其球类运动对脚踝的使用频率较大,脚踝受伤的几率也明显提到。现在市面售出的护踝通常为套筒结构,套在脚上,这种护踝(或称脚踝护件)为了紧紧的保护住脚踝,穿脱非常不便,且由于运动时间较长,脚踝处长时间处于紧固状态,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护踝,以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踝,其包括: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处于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的下方,二者铰接;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袢和第一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袢用于盘于脚上,所述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所述脚袢和所述脚踝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踝保护片和第二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踝保护片为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设置软质的覆盖外侧脚踝的外侧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二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方的小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袢为弹性条带,所述弹性条带的里外两端与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包括:弹性带。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弹性带为一体结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条带的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弹性条带的外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分别设置固定端,以与所述弹性条带相连,还分别设置包含连接件的连接端,以相互连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在内侧脚踝放置位设置可覆盖所述内侧脚踝的保护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的内包裹面设置防滑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在脚跟放置处设置脚跟裸露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上设置多个透气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包括:内侧脚踝保护片和外侧脚踝保护片,所述内侧脚踝保护片和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的里端铰接,所述外侧脚踝保护片与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的外端铰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脚踝保护片的上端为脚踝上方保护区,所述脚踝上方保护区裂分为多个条带,相邻所述条带间设置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脚踝固定件与所述脚踝上方保护区相连接,以将所述脚踝上方保护区贴合于所述脚踝上方的小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脚踝固定件包括:两端设置连接件的可伸缩带、或设置长短调节件的固定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护踝中第一脚踝保护件固定在交底,对脚踝和脚底进行位置固定;第二脚踝保护件对脚踝进行保护;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铰接,在使用中更符合人体脚踝运动的曲弯,能牢固对脚踝进行保护,且提高使用的舒适性。第一脚踝保护件盘于脚底,固定在脚踝处,第二脚踝保护件为半包裹结构,方便套在脚上,所以本护踝穿戴方便,可在运动中对脚踝做有效保护,穿戴率增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护踝的未穿戴结构示意图;图2为以左脚穿戴为例,外侧观察的护踝穿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半穿戴结构示意图;图4为以左脚穿戴为例,内侧观察的护踝穿戴结构示意图;图5为以左脚穿戴为例,后侧观察的护踝穿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脚袢;2第一脚踝固定件;3铰接件;4脚踝保护片;5第二脚踝固定件;6外侧脚踝保护件;7条带;8保护孔;9脚跟;41外侧脚踝保护片;42内侧脚踝保护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减少现有护踝穿戴不方便,使用舒适性差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踝。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护踝,如图1-5所示,其主要由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构成;第一脚踝保护件处于第二脚踝保护件的下方,二者铰接;第一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袢1和第一脚踝固定件2;脚袢1用于盘于脚上,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脚袢1和脚踝固定相连;第二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踝保护片4和第二脚踝固定件5;脚踝保护片4为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设置软质的覆盖外侧脚踝的外侧脚踝保护件6;第二脚踝固定件5用于盘于脚踝上方的小腿上。第一脚踝保护件对脚踝和脚底进行位置固定,减少脚踝扭伤。第二脚踝保护件对脚踝进行直接保护,并固定在脚踝上方的小腿处,并利用与第一脚踝保护件的铰接,其采用铰接件3进行铰接,方便二者之间的相互扭转,符合运动时脚踝和脚的运动规律。盘于脚上,可以理解为勒在脚上,如同脚底蹬住一根绳子的样子。脚踝固定件盘在脚踝上,可以理解为盘绕住脚踝,这种盘绕可以将脚踝区域盘绕一圈,这种盘绕可以在出厂前直接形成“X”状交叉的盘绕结构,也可以构成两个带子,在后期使用时由使用者进行盘绕。后文会通过一体和分体两种形式进行详细说明。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是以使用时状态进行描述的,为了方便穿脱,更方便透气,设计为半包裹结构,不对脚面和脚踝前方区域进行包裹,避免这些区域在使用中受到挤压,使用方便、舒适。第二脚踝固定件5主要用于将脚踝保护片4进行固定,因为脚踝保护片4下端与第一脚踝保护件铰接,位置基本确定,所以,第二脚踝固定件5重点在于将脚踝保护片4上部区域进行位置固定,固定到脚踝上方的小腿上。为了更好的固定,建议盘绕。具体到脚袢1,由于其勒在脚底,所以建议采用弹性条带,在受力情况下,弹性条带不会对脚底施加大的勒紧力,脚底比较舒适。弹性条带的宽度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只要其里外两端(里端是靠近脚的内脚踝的一端;外端是靠近脚的外脚踝的一端)与第一脚踝固定件2相连。由第一脚踝固定件2给脚袢1施加勒紧力。二者的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比如不同的使用群体对第一脚踝固定件2的长度、受力程度要求不同,可以选用相应尺寸的第一脚踝固定件2进行更换,同时也可以选择合适尺寸的脚袢1进行替换,或拆卸脚袢1进行清洗。这种拆卸式连接可以借助现有各种方式实现,此处不再赘述,可拆卸的构思更关键。前文已经提到第一脚踝固定件2需要施加勒紧力,并起到固定脚踝处的作用,为了适用不同的个体,施加不同的勒紧力,第一脚踝固定件2优选弹性带。弹性带的围绕方式前文已经提到。就弹性带的呈现方式,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有多种可供采纳,比如:方式一,弹性带为一体结构,第一端与弹性条带的里端连接,第二端与弹性条带的外端连接。一体结构一种情况下适用出厂前盘绕成“X”交叉的结构。另外一种情况形成圈形结构,使用中通过多次扭转,形成多个小的套圈,脚穿过其中后固定在脚踝处。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带为带状结构,可以包括轴向上的两个端,此处称为第一端、第二端。方式二,分体式,弹性带由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分别设置固定端,以与弹性条带相连;还分别设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护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处于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的下方,二者铰接;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袢和第一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袢用于盘于脚上,所述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所述脚袢和所述脚踝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踝保护片和第二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踝保护片为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设置软质的覆盖外侧脚踝的外侧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二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方的小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脚踝保护件和第二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处于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的下方,二者铰接;所述第一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袢和第一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袢用于盘于脚上,所述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所述脚袢和所述脚踝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脚踝保护件包括:脚踝保护片和第二脚踝固定件;所述脚踝保护片为朝脚面方向开口的半包裹结构,设置软质的覆盖外侧脚踝的外侧脚踝保护件;所述第二脚踝固定件用于盘于脚踝上方的小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袢为弹性条带,所述弹性条带的里外两端与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相连;所述第一脚踝固定件包括:弹性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为一体结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条带的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弹性条带的外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分别设置固定端,以与所述弹性条带相连,还分别设置包含连接件的连接端,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