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沥汤的汤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沥汤的汤碗,属于汤碗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汤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要将碗中的汤水排出,大都是使用勺子将汤水舀出,没有勺子时会将汤碗端起后使碗倾斜以倒出碗中汤水,然而倒出汤水时往往汤水会流到碗体外面上,这样很不卫生,并且如果汤碗很烫的话,端起汤碗时容易烫伤手。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沥汤的汤碗,该汤碗在使用过程中将碗中汤水沥出时无需将汤碗端起,避免手直接接触汤碗从而避免手烫伤,并能保持洁净卫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沥汤的汤碗,包括碗座和安装在所述碗座上的碗体,所述碗体底部中央位置设有沥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座的上边缘与所述碗体的上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碗体底部与所述碗座之间设有空腔,在所述碗座上与所述沥汤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碗座上的管状壳体、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管状壳体内的活动塞块、固定在所述活动塞块顶部的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管状壳体内所述活动塞块下方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管状壳体内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塞块和所述底座相抵接的弹簧,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具有向外延伸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沥汤的汤碗,包括碗座(1)和安装在所述碗座(1)上的碗体(2),所述碗体(2)底部中央位置设有沥汤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座(1)的上边缘与所述碗体(2)的上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碗体(2)底部与所述碗座(1)之间设有空腔(4),在所述碗座(1)上与所述沥汤孔(3)对应的位置设有封闭装置(5),所述封闭装置(5)包括固定在所述碗座(1)上的管状壳体(51)、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管状壳体(51)内的活动塞块(52)、固定在所述活动塞块(52)顶部的密封圈(54)、固定在所述管状壳体(51)内所述活动塞块(52)下方的底座(55)以及设于所述管状壳体(51)内且上下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沥汤的汤碗,包括碗座(1)和安装在所述碗座(1)上的碗体(2),所述碗体(2)底部中央位置设有沥汤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座(1)的上边缘与所述碗体(2)的上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碗体(2)底部与所述碗座(1)之间设有空腔(4),在所述碗座(1)上与所述沥汤孔(3)对应的位置设有封闭装置(5),所述封闭装置(5)包括固定在所述碗座(1)上的管状壳体(51)、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管状壳体(51)内的活动塞块(52)、固定在所述活动塞块(52)顶部的密封圈(54)、固定在所述管状壳体(51)内所述活动塞块(52)下方的底座(55)以及设于所述管状壳体(51)内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塞块(52)和所述底座(55)相抵接的弹簧(56),所述密封圈(54)的外周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遮挡部(541),所述环形遮挡部(541)从上方将所述活动塞块(52)与所述管状壳体(51)之间的缝隙遮挡,常态时在所述弹簧(56)的作用下,所述活动塞块(52)上的密封圈(54)紧贴在所述碗体(2)的底面上将所述沥汤孔(3)封闭,使所述碗体(2)内部与所述空腔(4)不连通,当所述活动塞块(52)受到压力在所述管状壳体(51)内向下移动时所述弹簧(56)被压缩,所述密封圈(54)与所述碗体(1)底面分离使所述沥汤孔(3)敞开,以将所述碗体(2)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