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定文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52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涉及畜牧养殖设备领域,包括自动控制装置、舍外饮水槽体,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舍外饮水槽体内侧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由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连接导杆、支撑架、伞状控制器、球体阀门、隔板、镙纹导管和顶盖组成,所述舍外饮水槽体由饮水槽池、出水管道、闸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改进现有舍外饮水设备,实现畜禽饮水给水自动化控制,解决依靠人工给水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可以解决畜禽饮水给水受人员条件限制,实现节省人工,节约用水资源。

A water tank outside the automatic control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ntrol water tank for homes,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equipment, including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automatic water tank outside, control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homes of drinking water and tap water tank connected inside the tube, wherein the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floating body, protecting and fixing device, connecting rod, supporting frame umbrella, controller, ball valves, diaphragm, screw thread pipe and a top cover, wherein the water tank of homes from drinking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pipe, gat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homes livestock drinking water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realize automatic control, artificial water solve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but also solve the livestock drinking water by the staff conditions,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saving, saving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
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
技术介绍
为改善畜禽肉质和禽蛋产品风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现在部分有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由舍内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为畜禽舍外规模化散养,舍内自动化养殖设施设备失去优势,另外规模化牲畜养殖场如养牛场、养羊场等都建有舍外运动场。当前畜禽规模化散养地和舍外运动场内都设有饮水设施,但基本依靠人工给水或人工利用自来水龙头调节控制给水,此种给水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①难以及时保证畜禽饮用水,特别是在夏天畜禽饮水量大、水蒸发量大,容易造成饮水设施设备内的水干涸,进而造成畜禽饮水不足,引起发病和死亡;②受人员条件限制,需要选择有责任心的饲养人员,做到及时给水,否则容易造成损失后果;③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畜禽舍外活动需要饮水量大,必须及时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如何科学设计和使用一种舍外自动控制饮水槽,是确保畜禽健康生长和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的提前条件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改进现有舍外饮水设备,实现畜禽饮水给水自动控制化,以解决依靠人工给水或人工利用自来水龙头调节控制给水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装置、舍外饮水槽体,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舍外饮水槽体内,自动控制装置下端连接镙纹导管,镙纹导管穿过舍外饮水槽体底部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由圆柱形的筒体、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连接导杆、支撑架、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和顶盖组成,所述顶盖将筒体的上端封闭,所述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设置在筒体之外,所述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设置在筒体之内,所述连接导杆穿过筒体分别连接筒体内外的控制罩体和漂浮体,所述连接导杆通过支撑架支撑在筒体外壁上,支撑架与连接导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体设置在保护固定装置内,保护固定装置通水;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隔板在筒体内位于下部,隔板为尖端向下的圆锥形,隔板中间开设有通水口,所述控制罩体在筒体内位于上部,所述球体阀门在筒体内位于隔板与控制罩体之间;所述舍外饮水槽体由饮水槽池、出水导管、闸阀组成,饮水槽池的侧下部开设有饮水槽出水口,出水导管连接在饮水槽出水口上,闸阀安装在出水导管上。作为优选,所述漂浮体采用空心球形,用密度小于水的PVC材料制成,漂浮体在保护固定装置内只能上下浮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导杆和支撑架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导杆套装在支撑架一端的环形槽上作为转动连接点,连接导杆的两端以该转动连接点为支点旋转。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罩体与连接导杆一端固定相连,采用开口向下的喇叭口,利于向下控制球体水阀,连接导杆采用三段式连杆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球体阀门采用弹性材质的球状构件。作为优选,伸出饮水槽体底的镙纹导管外部用镙帽和垫圈紧密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改进现有舍外饮水设备,实现畜禽饮水给水自动化控制,解决依靠人工给水或人工利用自来水龙头调节控制给水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可以解决畜禽饮水给水受人员条件限制,实现节省人工,节约用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动控制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舍外饮水槽体;2-自动控制装置;3-漂浮体;4-连接导杆;5-支撑架;6-出水孔;7-控制罩体;8-球体阀门;9-顶盖;10-隔板;11-保护固定装置;12-镙纹导管;13-自来水管;14-饮水槽出水口;15-出水导管;16-闸阀;17-镙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在图1中,在舍外饮水槽体1内侧安装自动控制装置2,自动控制装置2下端装配的镙纹导管12穿过舍外饮水槽体1底部与自来水管13相连,伸出饮水槽体底的镙纹导管12外部用镙帽17和垫圈紧密固定,防止漏水。打开自来水,水由镙纹导管12进入自动控制装置2,经隔板10上的漏斗口,冲开球体阀门8,再经出水孔6进入舍外饮水槽体1内,装配在自动控制装置2上部的顶盖9防止流水溢出。当舍外饮水槽体1内的水达到设置高度后,漂浮体3在水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连接导杆4以支撑架5一端的环形槽为支点旋转,进一步带动与连接导杆4另一端固定相连的控制罩体7向下运行,并将球体阀门8向下推。当舍外饮水槽体1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控制罩体7向下控制球体阀门8堵住隔板10上的漏斗口,阻止水流进入自动控制装置2。当舍外饮水槽体1内的水降低到设置高度后,漂浮体3受到水浮力向上的作用力减小,带动连接导杆4以支撑架5一端的环形槽为支点旋转,进一步带动与连接导杆4一端固定相连的控制罩体7向上运行减少对球体阀门8的控制,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冲开球体阀门8,水再经隔板10上的漏斗口进入自动控制装置2,由出水孔6进入舍外饮水槽体1内。漂浮体3由装配在自动控制装置2上的保护固定装置11保护,只能在水浮力作用下上下运动,防止左右运动。在图1中的另一实施例,在舍外饮水槽体1内侧下部留有饮水槽出水口14,经出水导管15穿过饮水槽体底部与闸阀16相连,当舍外饮水槽体1内的水受到污染时,打开闸阀16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装置、舍外饮水槽体,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舍外饮水槽体内,自动控制装置下端连接镙纹导管,镙纹导管穿过舍外饮水槽体底部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由圆柱形的筒体、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连接导杆、支撑架、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和顶盖组成,所述顶盖将筒体的上端封闭,所述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设置在筒体之外,所述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设置在筒体之内,所述连接导杆穿过筒体分别连接筒体内外的控制罩体和漂浮体,所述连接导杆通过支撑架支撑在筒体外壁上,支撑架与连接导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体设置在保护固定装置内,保护固定装置通水;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隔板在筒体内位于下部,隔板为尖端向下的圆锥形,隔板中间开设有通水口,所述控制罩体在筒体内位于上部,所述球体阀门在筒体内位于隔板与控制罩体之间;所述舍外饮水槽体由饮水槽池、出水导管、闸阀组成,饮水槽池的侧下部开设有饮水槽出水口,出水导管连接在饮水槽出水口上,闸阀安装在出水导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舍外饮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装置、舍外饮水槽体,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舍外饮水槽体内,自动控制装置下端连接镙纹导管,镙纹导管穿过舍外饮水槽体底部与自来水管相连,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由圆柱形的筒体、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连接导杆、支撑架、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和顶盖组成,所述顶盖将筒体的上端封闭,所述漂浮体、保护固定装置设置在筒体之外,所述控制罩体、球体阀门、隔板设置在筒体之内,所述连接导杆穿过筒体分别连接筒体内外的控制罩体和漂浮体,所述连接导杆通过支撑架支撑在筒体外壁上,支撑架与连接导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体设置在保护固定装置内,保护固定装置通水;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隔板在筒体内位于下部,隔板为尖端向下的圆锥形,隔板中间开设有通水口,所述控制罩体在筒体内位于上部,所述球体阀门在筒体内位于隔板与控制罩体之间;所述舍外饮水槽体由饮水槽池、出水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定文
申请(专利权)人:程定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