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27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属于水利测量工具领域。包括测量杆,测量杆上滑动连接有游标,游标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游标包括用于与淤泥层相抵触的接触盘,接触盘朝远离淤泥层的方向伸出有露出水面的读数杆。本方案中,接触盘与淤泥表面相接触的面积较大,与淤泥接触产生的阻力大,不易插入淤泥内,减小因测量装置插入淤泥产生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测量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是城市污水、废液的承载体。大量的污染物会在河流底部沉积并形成淤泥。河道淤积会导致河道的行洪能力下降,所以需要定期对河流底部的淤泥厚度进行测量,在河流底部淤泥堆积量到达一定值时,对河流底部进行一次清淤处理。现有技术中,对河流底部淤泥厚度的测量方法为:首先,根据河流沿岸各地的实际的污水排放情况,结合河流流向在河流上选取若干测量点。然后,利用测量杆对选取的地点进行测量。将测量杆竖直的插入河流中,测量杆上有相应的刻度,随着测量杆插入深度的增加,测量杆上对应液面的刻度也逐渐增大。当测量杆初步触碰到阻力时,说明测量杆接触到淤泥的表面。记录此时测量杆上的读数,然后继续用力将测量杆插入淤泥内,直到测量杆无法继续插入,即说明测量杆已经穿过淤泥层,接触到淤泥层下方较为致密的岩土。记录此时测量杆上的读数,并与第一次测量杆上的读数做差,得到的差值即为该处水底淤泥的厚度。最后,重复上述步骤,对这条河流各处测得的淤泥厚度汇总计算,得出水底淤泥的预估量,与标准量进行对比,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对河流进行清淤处理。但是,采用这种测量杆测量淤泥厚度时,由于测量杆插入水中的一端尖锐,在初步触碰到淤泥时,会直接插入淤泥内。导致当操作者感受到阻力时,测量杆已经插入淤泥内。而测量杆无法插入淤泥层下面致密的岩土层,导致测得的淤泥厚度要小于淤泥的实际堆积厚度。在第一次读数的时候,需要等待读数完成再继续将测量杆继续向淤泥内插入。此时,操作人员需要控制测量杆处于垂直状态。但是测量杆在竖直方向上容易发生移动,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影响测得的淤泥厚度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增加了与淤泥表面接触的接触盘,且接触盘与淤泥接触产生的阻力大,不易插入淤泥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包括测量杆,测量杆上滑动连接有游标,游标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游标包括用于与淤泥层相抵触的接触盘,接触盘朝远离淤泥层的方向伸出有露出水面的读数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利用接触盘与淤泥层表面相接触,接触盘与淤泥层之间接触面积大,产生的压强小。接触盘不易进入淤泥层,并且在尖头继续插入淤泥层内时,贴合在淤泥层表面,并且与测量杆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得读数杆的示数发生变化。当尖头穿过淤泥层受阻无法继续前行时,此时读数杆显示的示数为尖头与接触盘之间的高度差,即淤泥层的厚度。本方案不但可以减少测量装置插入淤泥层产生的误差,还可以一次性读数,进一步降低了读数误差。进一步设置:测量杆伸出水面的一端设有供读数杆沿竖直方向穿过的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套可以限定读数杆保持与测量杆平行。不但使读数更准确,还使得接触盘保持水平。进一步设置:测量杆用于插入淤泥层的一端设有尖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使得测量杆更易插入淤泥层。进一步设置:测量杆上靠近尖头处设有取样槽,取样槽开口背向尖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拔出测量杆的过程中,取样槽可以将淤泥层中的淤泥挂落并积存在取样槽内。测量杆离开水面时,会将部分淤泥样品带出,方便地面上的测量人员对淤泥样品的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设置:取样槽由槽壁和测量杆的外壁围成,且槽壁远离尖头的一端远离测量杆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槽壁在测量杆插入淤泥层时更容易,并且在离开淤泥层时更易将沿途的淤泥挂落。进一步设置:接触盘上设有供测量杆穿过的透孔,且该透孔的大小恰好供取样槽通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接触盘在沿测量杆滑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进一步设置:槽壁上伸出有阻止接触盘沿测量杆滑动的单向触手,单向触手伸出槽壁的一端远离尖头延伸,并且远离测量杆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触手对接触盘的阻挡,使得接触盘可以克服在水中下降的阻力。并且在接触盘贴合在淤泥层表面时,对淤泥层表面施加的压力更大。将淤泥层表面压得更加平整,更易测得该处淤泥层的平均厚度。进一步设置:单向触手与槽壁相连处设有弯折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圆角在接触盘经过时发生形变,防止单向触手自身其他部位受力发生形变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水底淤泥测厚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滑套与读数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取样槽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测量杆;11、浮标;12、尖头;13、滑套;14、取样槽;141、单向触手;142、弯折圆角;15、滑槽;2、游标;21、接触盘;22、读数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结合图1与图2,包括测量杆1,测量杆1一端为用于插入淤泥层的尖头12,另一端伸出水面并设有滑槽15。滑槽15沿测量杆1长度方向延伸,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浮标11。浮标11的平均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上。当测量杆1向淤泥内插入时,浮标11受浮力影响,相对于测量杆1沿滑槽滑动。滑槽两侧标示有刻度,浮标11上设有指示刻度的指针。浮标11上指针指示的示数,标示测量杆1尖端到水面的距离。结合图1,测量杆1上套设有接触盘21,接触盘21上设有供测量杆1通过的透孔。接触盘21朝背向尖头12的方向伸出有读数杆22。测量杆1上伸出有用于穿过读数杆22的滑套13,读数杆22穿入滑套13内并与测量杆1平行。读数杆22上均匀的标示有刻度,滑套13上设有用于指示刻度的端面。由于接触盘21面积大于测量杆1的截面积,所以在遇到淤泥层的时候,测量杆1继续插入淤泥层,接触盘21抵触在淤泥层上,并受到阻力被推动与测量杆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读数杆22与滑套13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滑套13指示的刻度发生变化。在接触盘21与测量杆1发生相对滑动的瞬间,滑套13指示的示数开始发生变化。当测量杆1的尖头12穿过淤泥层触碰到难以穿过的岩土层时,测量杆1停止下沉,接触盘21与测量杆1之间的相对滑动停止。此时测量杆1显示的示数为淤泥层的厚度。结合图1,测量杆1上靠近尖头12的部分分布有若干取样槽14,取样槽14由尖端朝下的截锥形槽壁围合而成。取样槽14的开口背向尖头12。接触盘21上的透孔恰好可以供取样槽14通过。结合图3,取样槽14的外壁上伸出有单向触手141,单向触手141向远离尖头12的一端伸出,并且远离测量杆1倾斜。单向触手141朝向测量杆1与取样槽14相连处设有弯折圆角142。在测量杆1插入水中在水中运动时,由于接触盘21的面积大,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所以接触盘21容易沿测量杆1远离尖头12滑动。单向触手141阻碍接触盘21远离尖头12滑动,当接触盘21接触到淤泥层表面时,受到的阻力变大,并且足以迫使单向触手141向测量杆1弯折,使接触盘21通过。随着尖头12不断插入淤泥层,取样槽14也随之插入淤泥层。当测量结束后拔出测量杆1的时候,取样槽14离开淤泥层会将沿途楼路过的淤泥刮落收集到取样槽14内。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包括测量杆(1),其特征是:所述测量杆(1)上滑动连接有游标(2),所述游标(2)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所述游标(2)包括用于与淤泥层相抵触的接触盘(21),所述接触盘(21)朝远离所述淤泥层的方向伸出有露出水面的读数杆(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包括测量杆(1),其特征是:所述测量杆(1)上滑动连接有游标(2),所述游标(2)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所述游标(2)包括用于与淤泥层相抵触的接触盘(21),所述接触盘(21)朝远离所述淤泥层的方向伸出有露出水面的读数杆(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伸出水面的一端设有供所述读数杆沿竖直方向穿过的滑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用于插入淤泥层的一端设有尖头(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底淤泥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上靠近所述尖头(12)处设有取样槽(14),所述取样槽(14)开口背向所述尖头(1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其成仝浩张志强刘立桥王继东葛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