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2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绝缘支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其中,电缆转接牌的两端分别作为电缆进线端与电缆出线端,配变箱的35KV电缆与电缆进线端连接,电缆出线端与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线端连接,可以避免在对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行接线时的大量施工,提高了检测效率。

A new energy cable transfer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桥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可永久续用的新能源,风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风速的不可控性以及难以准确预测性,使风力发电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风电场出口母线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机会表现出与稳态时不同的运行状态甚至脱网运行。因此,准确的分析并网运行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采用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能够有效检测异步联网下新能源对电网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检测平台在使用时需要串接在风机与电网之间,其接入方案为:风电场风机通过690V电缆接入690/35kV配变箱后接入升压站,然后将配变后升压的35KV电缆解开拉出,并将电缆连接到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线端,适应能力检测平台出线端再接回配变箱的高压侧。然而,风电场土建过程中未考虑后期并网试验的设备接入,配变地基采用混泥土施工,适应能力检测平台在接入时需要大量土方施工,凿开埋设在地下的配变混泥土地基后才能拉出电缆,然后再接入适应能力检测平台,使设备连接难度大大增大,严重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绝缘支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可选地,所述绝缘支柱的数量为3个,每个所述绝缘支柱设置一个电缆转接牌。可选地,还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可选地,还包括泄露电流计数器,所述泄露电流计数器设置于所述立柱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泄露电流计数器与避雷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泄露电流计数器通过导线接地。可选地,所述电缆转接牌为矩形铜牌,所述矩形铜牌上设置有4个螺孔。可选地,所述绝缘支柱为FZSW-40.5/10户外绝缘支柱。可选地,所述立柱的高度等于配变箱的高度。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绝缘支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其中,电缆转接牌的两端分别作为电缆进线端与电缆出线端,配变箱的35KV电缆与电缆进线端连接,电缆出线端与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线端连接,可以避免在对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行连线事的大量施工,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和泄露电流计数器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转接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2和电缆转接牌3。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4和连接两个立柱4顶端的横梁6,绝缘支柱2的一端设置在横梁6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绝缘支柱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3。横梁6将三个立柱4连接在一起,在需要将电缆转接桥架进行转移时至于要用吊车勾住横梁6部分进行移动即可。由于在进行电力传输时采用的是三相电,需要通过三根导线来传输A相、B相以及C相的电流,因此为了与实际线路相匹配本实用型新实施例采用3个绝缘支柱2,并在每个绝缘支柱2的顶端设置一个电缆转接牌3,电缆转接牌3的一端用于连接配变箱输出的35KV电缆,另一端用于连接输入适应能力检测平台的35KV电缆。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缆转接牌3的中部与绝缘支柱2靠近底面的一端连接,电缆转接牌3的两端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考虑到风电试验环境和实际通过电流的大小,绝缘支柱2采用FZSW-40.5/10型户外绝缘支柱,由于配变箱的高度是确定的,而35KV电缆又不易弯折,因此立柱4和绝缘支柱2的高度之差需等于配变箱的高度,用于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了FZSW-40.5/10型户外绝缘支柱,因此立柱4的高度需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对绝缘支柱2的具体型号做限定,在此仅以FZSW-40.5/10型户外绝缘支柱为例做一示例性说明。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避雷器1和泄露电流计数器5,避雷器1设置于立柱4顶端,泄露电流计数器5设置于立柱4靠近地面的一端,泄露电流计数器5通过导线接地,将雷电引至大地,防止雷电击穿试验设备。参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和泄露电流计数器的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泄露电流计数器5与避雷器1通过导线电连接。考虑到本技术实施例会在高寒山区使用,且由于试验周期长,试验设备需要长期带电放置户外,所以需要考虑天气原因导致的雷击发生的可能。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主要利用龙门架顶端安装的两个避雷器1,避雷器1可以保护本技术实施例免受雷击时的高瞬态过电压的危害并限制流时间。泄露电流计数器1起到监测避雷器1泄漏电流和记载雷击次数的作用。避雷器1泄漏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避雷器1性能的好坏。参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转接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缆转接牌3为矩形牌,由于电缆转接牌3设置在配变箱和适应能力检测平台之间,因此电缆转接牌3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矩形铜牌,矩形铜牌上设置有4个螺孔。矩形铜牌上中间的两个螺孔用于与绝缘支柱2连接,两端的螺孔用于连接配变箱输出的35KV电缆和输入适应能力检测平台的35KV电缆。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对电缆转接牌3的形状和材质加以限定,只要可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功能的均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此仅以矩形铜牌为例做一示例性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在使用时,首先将风机接到配变箱后升压的35KV电缆解开并拉出,然后接到电缆转接牌3上,与电缆转接牌3两端任意一个螺栓固定,随后在电缆转接牌3另一端连接电缆接线,并将电缆转接线转接到适应能力检测平台,适应能力检测平台的出线端接回配变箱的高压侧。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和电缆转接牌,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绝缘支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其中,电缆转接牌的两端分别作为电缆进线端与电缆出线端,配变箱的35KV电缆与电缆进线端连接,电缆出线端与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线端连接,可以避免在对适应能力检测平台进行连线事的大量施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2)和电缆转接牌(3),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4)和连接两个立柱(4)顶端的横梁(6),所述绝缘支柱(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6)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绝缘支柱(2)和电缆转接牌(3),其中,龙门架包括两个立柱(4)和连接两个立柱(4)顶端的横梁(6),所述绝缘支柱(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6)上、并向地面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支柱(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缆转接牌(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柱(2)的数量为3个,每个所述绝缘支柱(2)设置一个电缆转接牌(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用电缆转接桥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雷器(1),所述避雷器(1)设置于所述立柱(4)顶端。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廷一李胜男吴水军陈勇刘明群邢超彭俊臻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