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21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线孔,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进线孔和若干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套筒的直径较大的一侧为进线的一侧,其直径较小的一侧为出线的一侧;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的环状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的两侧设置出线孔,可以根据接线的需要选择出线孔,节约了线缆,而且在过线的孔上均设置套筒,保护了线缆,避免了孔的边沿对线缆进行切割,套筒采用锥形孔,穿线时在较大孔的一端穿入,在较小孔的一端穿出,方便安装过线。

A power distribution box with convenient wire cro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tribution box, convenient line comprises a box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box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outlet hole, the oth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let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outlet holes; the first outlet hole, second hole, the line hole are arranged in the sleeve; the sleeve hole is a conical hole, the sleeve of the larger diameter side to side line, one side of the smaller diameter for outlet side;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car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let hole outlet hole, into the line the hole on the card slot.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n outlet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on both sides,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wiring hole, saving cable, and set in sleeve hole are wire, cable protection, avoid the edge of the hole of cable cutting sleeve adopts the conical hole is penetrated in a larger hole when threading, in the end a hole piercing,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
本技术属于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配电箱一般都是采用下进线下出线的方式进行过线,这样的过线方式使得线缆只能单方向出线,不利于布线和安装,若需在反方向接线,线缆需要绕过去,需要使用更多的线缆,造成浪费,而且线缆越长,出现的损耗越多。由于配电箱的侧壁的厚度较薄,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边沿容易对线缆进行切割,使得线缆外表面破损,甚至导致漏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保护线缆、方便过线的配电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线孔,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进线孔和若干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套筒的直径较大的一侧为进线的一侧,其直径较小的一侧为出线的一侧;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的环状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弹性材料制成,方便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采用橡胶、硅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孔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所述第二出线孔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所述进线孔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进一步地,形成一列的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框。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处于所述第二出线孔的侧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卡槽设置在套筒表面的环状凹槽,或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平行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凸环,凸环之间形成环状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箱体的两侧设置出线孔,可以根据接线的需要选择一侧出线,节约了线缆,而且在过线的孔上均设置套筒,给线缆提供保护,避免了进线孔或出线孔的边沿对线缆进行切割,而且套筒采用锥形孔,穿线时在较大孔的一端穿入,在较小孔的一端穿出,方便安装过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线孔4,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进线孔2和若干第二出线孔3;所述第一出线孔4、第二出线孔3、进线孔2上均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套筒5的直径较大的一侧为进线的一侧,其直径较小的一侧为出线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的外表面设置有卡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的环状卡槽51,所述环状卡槽51的宽度与箱体的壁厚相配合。本技术所述环状卡槽除了直接在套筒5外表面形成凹槽外,还可以如图5所示,在套筒5的外表面凸起两平行设置的凸环,在凸环中形成凹槽52。所述套筒采用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出线孔4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所述第二出线孔3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所述进线2孔沿竖直方向一列设置。形成一列的第一出线孔4、第二出线孔3、进线孔2的四周均分别设置有防护框21、31、41。所述进线孔2处于所述第二出线孔3的侧上方。本技术通过在箱体的两侧设置出线孔,方便不同方位的布线选择不同方向的出线孔出线,避免了线缆仅从一方向出需要绕过箱体,浪费线缆的问题。为了避免箱体壁切割线缆,在出线孔、进线孔中均设置套筒,保护了线缆,同时套筒的内孔为锥形孔,穿线时从直径较大的一侧穿入,在直径较小的一侧穿出,方便过线,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线孔,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进线孔和若干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套筒的直径较大的一侧为进线的一侧,其直径较小的一侧为出线的一侧;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的环状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线孔,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进线孔和若干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套筒的直径较大的一侧为进线的一侧,其直径较小的一侧为出线的一侧;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设在所述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进线孔上的环状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便过线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采用橡胶、硅胶制成。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辉陈荣兴陈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