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佳龙专利>正文

可挠式冷光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08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光贴,包括:一片体与一电源。该片体包括:一可挠的电激发光层,其有一发光面与一背面;一不导电的透明层,其附着于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而能挠曲。该电源通过至少一条电线与该电激发光层电性相连。当电源供应电力至电激发光层,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产生一定颜色的冷光,通过该透明层往外照射,兼具识别效果。

Flex cold light pas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ld light patch, which comprises a piece of body and a power supply. The film body includes a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which has a smooth surface and a back surface. A non conductive transparent layer is attached to the luminous surface of the electrically excited light layer and can be flexitied. The power i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wire to the electrical excitation of the electrically excited light layer. When the power supply is supplied to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the luminescent surface of the electrically excited light layer generates a certain coloured cold light, and it has the recognition effect through the transparent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式冷光贴
本技术涉及冷光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识别效果的可挠式冷光贴。
技术介绍
冷光常见于“电激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在通电后,会激发不同颜色的冷光。由于冷光具备不发热、发光均匀、轻、薄、省电、可弯曲扭转、无辐射等特性,还拥有低耗电、柔和不刺眼等优点,应用在电子领域的控制面板。但是,在四轮或二轮车辆等非电子领域的物体上,仍旧在表面粘着一些平面印刷制作的贴纸,譬如商标。易言的,冷光产品尚未普及到公众周知的地步。因此,如何量化生产能附着于四轮或二轮车体的冷光贴,就成为本技术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冷光贴,其主要目的在于:采用可挠的冷光构造,配合电力供应器材使用在四轮或二轮车体的表面,达到电能转换不发热光能的目的,兼具识别效果。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冷光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体,包括:一可挠的电激发光层,其有一发光面与一背面;一不导电的透明层,其附着于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而能挠曲;一电源,通过至少一条电线与该电激发光层电性相连。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该电激发光层区分若干识别部,该若干识别部电性相连,每个识别部具备所述的发光面与背面。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该识别部是图案、数字、商标、纹路或矩阵排列形状。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该电激发光层周围、背面和电源电性连接电激发光层的正极与负极被透明层包住。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还包括一直接附着在电激发光层背面的粘着层。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还包括一凭借透明层间接附着在电激发光层背面的粘着层。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中,该粘着层是双面胶带或接着剂。当电源供应电力至电激发光层,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产生一定颜色的冷光,通过该透明层往外照射。如此,本技术的冷光贴,用电激发光层搭配透明层组成致生冷光的可挠式片体,附着在四轮或二轮车体的表面。导电后,该片体将电能转换不发热的光能,兼具识别效果。接着,基于图式详述相关的实施例,说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相信本技术上述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到深刻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光贴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是图1片体的剖视图。图3是冷光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冷光贴第二实施例的片体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片体10、10A;电激发光层11;透明层12;发光面13;背面14;粘着层15;识别部16;厚度17;电源20;电线22;正极24;负极26;自行车30;车体3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阐明冷光贴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通过两条电线22将一片体10与一电源20电性相连。其中,该片体10是由一电激发光层11和一透明层12组成。该电激发光层11区分若干识别部16,每个识别部16是可挠的,其厚度17大约是0.1~0.6mm,并拥有一发光面13与一背面14。至少发光面13可以是图案、数字、商标、纹路或矩阵排列形状,依电性将所有的识别部16背面14串联在一起。该透明层12是不导电的,其附着于全部识别部16的发光面13,共同组成可以挠曲的片体10。在本实施例,该电源20的正极24与负极26接触任一识别部16的背面14。当电源20供应电力至电激发光层11,该电激发光层11的发光面13产生一定颜色的冷光,譬如蓝光、蓝绿光、绿光或白光等。该冷光形状与识别部16相似,通过透明层12往外照射而被一使用者接收,能够清楚辨识片体10的含意。另外,一粘着层15直接附着在电激发光层11的背面14,同时覆盖电力的正极24与负极26。在本实施例,该粘着层15是接着剂。某些实施例,该粘着层15也可以是双面胶带。一如图3所示的自行车30,其有一既定形状的车体35。二片体10、10A与电源20被电线22串联在一起,这些片体10、10A粘着于车体35的水平段与倾斜段,该电源20固定在车体35的纵向段。通电后,这些片体10、10A激发的冷光,不仅能够识别,还让车体35拥有既酷又炫的照明效果。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车体可以是四轮车辆或机车、电动车等二轮车辆的车架。图4是可挠式冷光贴的第二实施例,其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在于:首先,该电激发光层11周围、背面14,以及该电源电性连接电激发光层11的正极24与负极26被透明层12包住。其次,该粘着层15凭借透明层12间接附着在电激发光层11的背面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冷光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体,包括:一可挠的电激发光层,其有一发光面与一背面;一不导电的透明层,其附着于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而能挠曲;一电源,通过至少一条电线与该电激发光层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式冷光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体,包括:一可挠的电激发光层,其有一发光面与一背面;一不导电的透明层,其附着于该电激发光层的发光面而能挠曲;一电源,通过至少一条电线与该电激发光层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特征在于,该电激发光层区分若干识别部,该若干识别部电性相连,每个识别部具备所述的发光面与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冷光贴,其特征在于,该识别部是图案、数字、商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佳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