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00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包括柔性结构和布置在柔性结构侧边或者周围的触控电路,柔性结构和触控电路之间电连接并辅助有紧固方式;柔性结构包括吸附层、水平填充层、支撑层、柔性PCB层和保护层,吸附层通过产生局部低压形成吸附力使得柔性结构吸附到被铺展表面上,水平填充层通过内部液体腔结构实现触控表面维持在水平面并平整;水平填充层包括盆型形状的环绕腔和多单元腔,两腔均内部分别充有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被铺展表面不平整带来的红外线偏离无法识别的问题,能够实现在非使用时卷起收纳、使用时铺展到凹凸不平或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表面上,实现随时触控使用的效果,避免了重复安装的繁琐。

A flexible touch control device which can conveniently collect and spread on the uneven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storage and spreading in the flexible touch control device of non flat surface, including the touch control circuit of flexible structure and flexible structu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r around, between the flexible structure and touch control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astening and auxiliary way; flexible structure including adsorption layer, layer, support layer, filling level the flexible PCB layer and protection layer, adsorption layer formed by generating local low pressure adsorption force makes the flexible structure to be spread on the surface adsorption, the level of liquid filling layer through the internal cavity touch surface is maintained at a level surface and flat; level filling around the cavity and multi cell cavity layer includes basin shape, the two cavities are inside are filled with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solve the uneven surface caused by spreading from infrared unable to identify the problem, can be achieved in the non use of storage, use and spread to roll up uneven surface or a tilt angle, can use touch effect, to avoid repeated tedious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柔性触控装置,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控对触控表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目前大型的红外触控框一般有两种使用情景,都要求表面平整:(1)触控框固定在一个物体表面上、该表面必须是平整的(例如可触控的显示器),红外触控框不单独使用;(2)触控框临时安装在一个表面四周,该表面必须是平整的。因此,如果触控表面有略微倾斜,会影响红外线传播、导致红外线发射/接收不准、触控精度降低、误识别甚至无法识别等问题。并且现有红外触控技术或产品都是固定框架结构,非柔性装置,缺少柔性而导致无法卷曲、不便于携带,不能随时随地铺展开使用。通常需要将触控框在一使用现场分部件拆除后,运输到另一使用现场再重新安装。因此以上平整度、缺少柔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红外触控技术及其产品的应用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解决了在非平整表面因红外偏离造成的无法触控识别而无法红外触控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现有红外触控装置无法实现收纳携带和铺展使用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非平整表面实现红外触控,通过柔性结构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收纳和铺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具有柔性PCB的柔性结构和布置在柔性结构侧边或者周围的触控电路。所述的柔性结构和触控电路之间电连接并辅助有紧固方式。所述的柔性结构和触控电路之间通过金属端子连接,柔性结构的金属端子周围设计有卡接槽,触控电路的金属端子周围有塑胶凸起物,塑胶凸起物与卡接槽相嵌连接。所述的触控电路为焊接有红外收发器的印刷电路板PCB,为固定的非柔性结构。所述的触控电路连接到柔性结构的柔性PCB两条对称边的侧面,或者是四边的侧面。所述的柔性结构包括依次从下到上布置在被铺展表面上的吸附层、水平填充层、支撑层、柔性PCB层和保护层,吸附层底面通过产生局部低压形成吸附力使得柔性结构吸附到被铺展表面上,水平填充层通过内部液体腔结构实现触控表面维持在水平面并平整,吸附层用于吸附到被铺展表面上,水平填充层用于实现触控表面维持在水平面并平整,保护层的外表面作为触控表面。所述的水平填充层包括盆型形状的环绕腔和置于环绕腔中间的多单元腔,环绕腔和多单元腔均采用柔性材料,内部充有液体。所述的环绕腔的周围边缘部分高于中间部分,主要由内外层和连接在内外层之间的顶部连接段围成,内层包括内层水平面和连接在内层水平面周围形成盆形的内层侧面,外层包括外层水平面和连接在外层水平面周围形成盆形的外层侧面,内层置于外层中,在内层侧面和外层侧面顶端之间通过顶部连接段连接;在内层侧面和外层侧面之间连接有薄膜,多个薄膜沿上下间隔布置,薄膜开有液体流通的通孔。所述的多单元腔主要由顶面和内层围成,顶面布置在内层水平面上方,并且边缘连接到内层侧面,顶面和内层水平面之间填充液体并且被隔膜分隔成多个单元格空间,隔膜开有液体流通的通孔或者缝隙,每个单元格空间内填充有主要由浮力球和重力球构成的固液混合物,浮力球密度小于液体密度,重力球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所述的环绕腔和多单元腔内部不相连通,使得环绕腔和多单元腔分别为独立的容置液体的空间,使得顶面和内层水平面能够浮于水平;多单元腔仅充有液体,环绕腔充有大部分的液体和小部分的气体并且液体的液面高于顶面。所述的支撑层的柔性低于吸附层、水平填充层、柔性PCB层和保护层的柔性,支撑层用于为柔性PCB层和触控电路提供平整面的支撑。所述的顶部连接段的柔性高于内外层,外层柔性高于内层。支撑层的柔性高于内层和多单元腔的顶面。所述的水平填充层采用柔性聚合物材料,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所述的吸附层主要由层表面间隔交替连接布置的空单元和吸盘单元,空单元和吸盘单元均为充有气体的空腔结构,一个空单元和一个吸盘单元形成一组吸附结构:吸盘单元底部具有内凹部,传力杆一端固定连接到内凹部顶端,传力杆另一端穿过空单元和吸盘单元之间的间壁伸入到空单元,空单元内置有压力球,压力球置于传力杆另一端上的空单元内部空间,空单元和吸盘单元之间的间壁底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微支撑柱,传力杆中部连接在微支撑柱顶端。通过所述压力球的下落使得内凹部的内凹空间扩大形成局部低压进而产生吸附力,从而实现吸附层上受重力和触控按压的情况下吸附层底面吸附在被铺展表面。空单元底部平整使整个柔性装置与被铺展表面间形成基本贴合,并同时避免卷起时因为吸附力太大难以脱离问题,以及卷起后吸附层之间吸附力大、铺展时卷成一圈无法铺展开等问题。所述的保护层为贴附在柔性PCB层表面的一层保护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柔性触控装置能够解决被铺展表面不平整带来的红外线偏离无法识别的问题,能够实现在非使用时卷起收纳、使用时铺展到凹凸不平或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表面上,实现随时触控使用的效果,尤其针对大型红外触控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本技术的柔性触控装置的触控框能够无需拆除安装,能够直接包装和运输,能够与装配红外发射接收元件一起包装、运输,避免了在多个使用现场转移使用时重复拆装的繁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触控电路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触控电路和柔性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触控电路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铺展到水平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铺展到倾斜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水平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柔性结构1、触控电路2、触控表面3、保护层4、柔性PCB层5、支撑层6、水平填充层7、吸附层8、被铺展表面9;卡接槽11、柔性结构金属端子12、塑胶凸起物21、触控电路金属端子22;水平填充层7:环绕腔71、多单元腔72、内层水平面711、内层侧面712、外层水平面713、外层侧面714、顶部连接段715、薄膜716、顶面721、隔膜722、浮力球723、重力球724;吸附层8:空单元81、吸盘单元82、内凹部83、微支撑柱84、压力球85、传力杆8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的触控电路2为焊接有红外收发器的印刷电路板PCB,为固定的非柔性结构,触控电路2布置在柔性结构1两条较短的对边(BD),以便于柔性结构1卷起后整体长度较短方便携带。如图2所示,柔性结构1仅采用单层的柔性PCB构成,柔性PCB边缘上有金属端子,触控电路2上有对应的金属端子,二者接触实现电信号连接。柔性结构1的金属端子12周围设计有卡接槽11,触控电路2的金属端子22周围有塑胶凸起物21,塑胶凸起物与卡接槽相嵌连接,达到过盈配合以确保二者物理连接紧密接触、不容易松脱。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触控电路2布置在柔性结构1的四边(ABCD)。柔性结构1的BD两边各连接触控电路2,柔性结构1的AC两边沿长度方向间隔均布布置并连接触控电路2,拆卸后也便于携带。这样能使得当柔性结构1尺寸很大时有助于信号快速传播响应,提高灵敏度。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柔性PCB的柔性结构(1)和布置在柔性结构(1)侧边或者周围的触控电路(2);所述的柔性结构(1)和触控电路(2)之间通过金属端子连接,柔性结构(1)的金属端子周围设计有卡接槽(11),触控电路(2)的金属端子周围有塑胶凸起物(21),塑胶凸起物与卡接槽相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柔性PCB的柔性结构(1)和布置在柔性结构(1)侧边或者周围的触控电路(2);所述的柔性结构(1)和触控电路(2)之间通过金属端子连接,柔性结构(1)的金属端子周围设计有卡接槽(11),触控电路(2)的金属端子周围有塑胶凸起物(21),塑胶凸起物与卡接槽相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结构(1)包括依次从下到上布置在被铺展表面(9)上的吸附层(8)、水平填充层(7)、支撑层(6)、柔性PCB层(5)和保护层(4),吸附层(8)底面通过产生局部低压形成吸附力使得柔性结构(1)吸附到被铺展表面(9)上,水平填充层(7)通过内部液体腔结构实现触控表面(3)维持在水平面并平整,保护层(4)的外表面作为触控表面(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填充层(7)包括盆型形状的环绕腔(71)和置于环绕腔(71)中间的多单元腔(72),环绕腔(71)和多单元腔(72)均采用柔性材料,内部充有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方便收纳和铺展在非平整表面的柔性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绕腔(71)的周围边缘部分高于中间部分,主要由内外层和连接在内外层之间的顶部连接段(715)围成,内层包括内层水平面(711)和连接在内层水平面(711)周围形成盆形的内层侧面(712),外层包括外层水平面(713)和连接在外层水平面(713)周围形成盆形的外层侧面(714),内层置于外层中,在内层侧面(712)和外层侧面(714)顶端之间通过顶部连接段(715)连接;在内层侧面(712)和外层侧面(714)之间连接有薄膜(716),多个薄膜(716)沿上下间隔布置,薄膜(716)开有液体流通的通孔;所述的多单元腔(72)主要由顶面(721)和内层围成,顶面(721)布置在内层水平面(711)上方,并且边缘连接到内层侧面(712),顶面(721)和内层水平面(711)之间填充液体并且被隔膜(722)分隔成多个单元格空间,隔膜(722)开有液体流通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彦军李卓娜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碳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