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94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它包括镜框、装设于镜框的左端上的左镜腿、装设于镜框的右端上的右镜腿和装设于镜框中的镜片,镜片上装设有子镜片,镜框上设置有麦克风,左镜腿中封装有驱动板以及与驱动板电连接的电池板,子镜片和麦克风均与驱动板连接,左镜腿的前端装设有第一调整架,右镜腿的前端装设有一形状与第一调整架左右对称的第二调整架。如此,电池板给眼镜提供电能,麦克风将外界的声音信息传输到驱动板中,经驱动板分析处理转化,最终以文字等形式显示在子镜片上;调整第一调整架和第二调整架之间的距离,使之与头部的宽度相匹配,眼镜可稳定地戴在头上,有效消除了鼻托带来的不适。

A kind of glasses that is eas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deaf and dumb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
本技术涉及眼镜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
技术介绍
中国约有两千万聋哑人,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这造成了他们工作、学习、娱乐、就医、维权等生活状态的混乱,许多低文化聋哑人甚至面临生存的危机。曾经社会的忽略不仅让他们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了被动、尴尬、自卑的角色里,更使一些人在困窘与寂寞中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聋哑人生存现状堪忧。在所有的聋哑人中,大部分是由于耳聋才导致的失言,对于不会说话的儿童来讲更是如此。听力缺失的人,不能够发音,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了练习语言发音的反馈机制。对于一个正常的婴儿来说能够训练为正常人的发音水平往往需要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一方面是婴儿大脑控制语言部分功能的发育,另一方面也是控制口腔肌肉和气流的一个学习过程。一门语言是一部分人群在发声表达的方面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共识行为。一个或者一串固定的音节就用来表达一个固定的实际含义。对一般人来说,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可以通过模仿与自己听到的交流者的发声来表达和对方相同的意思。这是学习语言的雏形。如果没有听到交流对象的发音,就没有一个反馈机制,不会说话的耳聋的人也就不能够通过听得的发音来做出任何的模仿的可能。虽然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眼镜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因为鼻托架在鼻根上,平时佩戴中容易造成不适,尤其是当鼻根起痘发炎时,对聋哑人造成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包括镜框、装设于镜框的左端上的左镜腿、装设于镜框的右端上的右镜腿和装设于镜框中的镜片,所述镜片上装设有子镜片,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麦克风,所述左镜腿中封装有驱动板以及与驱动板电连接的电池板,所述子镜片和麦克风均与驱动板连接,所述左镜腿的前端装设有第一调整架,所述右镜腿的前端装设有一形状与第一调整架左右对称的第二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包括整体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调整部、整体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调整部、贴合于镜腿的顶面上的限位杆、位于左镜腿的右侧的U型管夹、由左向右同时贯穿于左镜腿和U型管夹分布的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的右端上的螺母,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支杆、由第一支杆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杆、由第二支杆的上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三支杆、由第三支杆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四支杆以及由第四支杆的下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五支杆,所述第二调整部包括由第五支杆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六支杆以及由第六支杆的上端沿X轴方向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七支杆,所述限位杆由第一支杆的左端向后右方延伸形成,所述第四支杆插装于U型管夹中。优选地,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镜框上设置有一与驱动板连接的扬声器。优选地,所述镜框上装设有一与驱动板连接的摄像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均为由多孔透气材料制成的杆状结构体。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上套装有一由透气材料制成的缓冲套。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电池板给眼镜提供电能,麦克风将外界的声音信息传输到驱动板中,经驱动板分析处理转化,最终以文字、图片或动画等形式显示在子镜片上,具体的,声音信息的类型包括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当麦克风采集到如汽车鸣笛声、鸟叫声、柴油发动机声音、电锯声或者噪音等具有显著生活特征的非语言信息时,驱动板对声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以获取对应的发声物信息;当所述声音信息的类型为语言信息时,对所述声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以获取对应的文字信息;同时,聋哑人可根据头部的宽度旋转第四支杆,使得第一调整架和第二调整架之间的距离与头部的宽度相匹配,旋紧螺栓上的螺母,U型管夹固定住第四支杆并将第一调整架固定在左镜腿上,同理,第二调整架也固定在右镜腿上,此时无需鼻托,眼镜可稳定地戴在头上,有效消除了鼻托带来的不适,并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将左镜腿与皮肤隔离开,减少了接触面积,增加空气流通,有效防止了镜腿与皮肤接触过久而导致的不良症状;爱美的女性聋哑人也可在第七支杆上挂上一些装饰品,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调整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包括镜框1、装设于镜框1的左端上的左镜腿2、装设于镜框1的右端上的右镜腿3和装设于镜框1中的镜片4,镜片4上装设有子镜片5,镜框1上设置有麦克风6,左镜腿2中封装有驱动板7以及与驱动板7电连接的电池板8,子镜片5和麦克风6均与驱动板7连接,左镜腿2的前端装设有第一调整架9,右镜腿3的前端装设有一形状与第一调整架9左右对称的第二调整架10,第一调整架9包括整体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调整部、整体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调整部、贴合于镜腿的顶面上的限位杆91、位于左镜腿2的右侧的U型管夹92、由左向右同时贯穿于左镜腿2和U型管夹92分布的螺栓93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93的右端上的螺母94,第一调整部包括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支杆95、由第一支杆95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杆96、由第二支杆96的上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三支杆97、由第三支杆97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四支杆98以及由第四支杆98的下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五支杆99,第二调整部包括由第五支杆99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六支杆100以及由第六支杆100的上端沿X轴方向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七支杆101,限位杆91由第一支杆95的左端向后右方延伸形成,第四支杆98插装于U型管夹92中。如此,电池板8给眼镜提供电能,麦克风6将外界的声音信息传输到驱动板7中,经驱动板7分析处理转化,最终以文字、图片或动画等形式显示在子镜片5上,具体的,声音信息的类型包括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当麦克风6采集到如汽车鸣笛声、鸟叫声、柴油发动机声音、电锯声或者噪音等具有显著生活特征的非语言信息时,驱动板7对声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以获取对应的发声物信息;当声音信息的类型为语言信息时,对声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以获取对应的文字信息;同时,聋哑人可根据头部的宽度旋转第四支杆98,使得第一调整架9和第二调整架10之间的距离与头部的宽度相匹配,旋紧螺栓93上的螺母94,U型管夹92固定住第四支杆98并将第一调整架9固定在左镜腿2上,同理,第二调整架10也固定在右镜腿3上,此时无需鼻托,眼镜可稳定地戴在头上,有效消除了鼻托带来的不适,并且第一支杆95、第二支杆96和第三支杆97将左镜腿2与皮肤隔离开,减少了接触面积,增加空气流通,有效防止了镜腿与皮肤接触过久而导致的不良症状;爱美的女性聋哑人也可在第七支杆101上挂上一些装饰品。为了帮助仍具有发声能力的耳聋者进行恢复训练,驱动板7上设置有存储模块(图中未示出),镜框1上设置有一与驱动板7连接的扬声器21。存储模块用于存储3D模式下固定的口型、声带控制、舌头位置、气流信息,其中一个子镜片5用于显示具有一定频带宽度的声音的3D波形,另一个子镜片5显示文字、图片或动画,扬声器21用于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包括镜框、装设于镜框的左端上的左镜腿、装设于镜框的右端上的右镜腿和装设于镜框中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上装设有子镜片,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麦克风,所述左镜腿中封装有驱动板以及与驱动板电连接的电池板,所述子镜片和麦克风均与驱动板连接,所述左镜腿的前端装设有第一调整架,所述右镜腿的前端装设一形状与第一调整架左右对称的第二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包括整体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调整部、整体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调整部、贴合于镜腿的顶面上的限位杆、位于左镜腿的右侧的U型管夹、由左向右同时贯穿于左镜腿和U型管夹分布的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的右端上的螺母,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支杆、由第一支杆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杆、由第二支杆的上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三支杆、由第三支杆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的第四支杆以及由第四支杆的下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五支杆,所述第二调整部包括由第五支杆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六支杆以及由第六支杆的上端沿X轴方向向左延伸形成的第七支杆,所述限位杆由第一支杆的左端向后右方延伸形成,所述第四支杆插装于U型管夹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聋哑人交流的眼镜,包括镜框、装设于镜框的左端上的左镜腿、装设于镜框的右端上的右镜腿和装设于镜框中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上装设有子镜片,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麦克风,所述左镜腿中封装有驱动板以及与驱动板电连接的电池板,所述子镜片和麦克风均与驱动板连接,所述左镜腿的前端装设有第一调整架,所述右镜腿的前端装设一形状与第一调整架左右对称的第二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包括整体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调整部、整体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调整部、贴合于镜腿的顶面上的限位杆、位于左镜腿的右侧的U型管夹、由左向右同时贯穿于左镜腿和U型管夹分布的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的右端上的螺母,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沿Y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支杆、由第一支杆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二支杆、由第二支杆的上端沿Y轴方向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三支杆、由第三支杆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钛格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