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876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包括挡水气囊和支挡结构,所述挡水气囊包括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内胆的外部包覆内胆保护层,内胆保护层的外部包覆一层高强度钢丝网,高强度钢丝网的外部包覆外囊;内胆的一端设有锚固法兰盘,内胆保护层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保护层预留孔,高强度钢丝网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钢丝网预留孔,外囊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外囊预留孔;支挡结构与隧道管片螺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发生透水事故的隧道快速封堵,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抢险设施轻便,对于较差的抢险环境适应性强,可以人工携带就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抢险
,具体是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并且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代大城市的标志。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的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渗漏水事故时有发生。一旦渗漏水事故发生,很难对渗漏点进行封堵,为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通常采用在隧道内部浇筑混凝土坝体的方式进行封堵,同时对封堵部分的隧道进行注水,尽快稳定封堵部分隧道和控制地面沉降。但在盾构渗漏水事故抢险中浇筑混凝土坝体的技术具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混凝土坝体方量较大,浇筑时间过长,难以快速控制险情。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存在混凝土大量流失的问题,导致抢险效率较低。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对盾构透水事故抢险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包括挡水气囊和支挡结构,所述挡水气囊包括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内胆的外部包覆内胆保护层,内胆保护层的外部包覆一层高强度钢丝网,高强度钢丝网的外部包覆外囊;内胆的一端设有锚固法兰盘,内胆保护层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保护层预留孔,高强度钢丝网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钢丝网预留孔,外囊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外囊预留孔;支挡结构与隧道管片螺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固法兰盘由两个圆形钢板组成,两个圆形钢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均设于两个圆形钢板之间,锚固法兰、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水气囊整体呈圆柱形,两端为半球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挡结构与隧道管片螺栓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固法兰盘上设有三个充泄气孔和一个混凝土灌注孔;三个充泄气孔均连接充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盾构隧道透水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能够快速封堵并稳定盾构隧道,通过气囊快速充气填充隧道空间,并采用支挡结构挡住气囊,保证气囊不被隧道内水压挤出,随后充灌混凝土置换气囊中气体,能够快速、高效处理盾构透水事故。具有以下优点:一、可实现对发生透水事故的隧道快速封堵,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二、抢险设施轻便,对于较差的抢险环境适应性强,可以人工携带就位。三、在控制住抢险事故后,充灌混凝土进行稳定,设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内胆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高强度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外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视图;图7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法兰与囊体连接意图;图8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支档主框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的支档框架和管片螺栓连结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剖视图;图11为图8的剖视图;图12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内胆、2-锚固法兰盘、3-内胆保护层、4-保护层预留孔、5-高强度钢丝网、6-钢丝网预留孔、7-外囊、8-外囊预留孔、9-锚固螺栓、10-充泄气孔、11-圆形钢板、12-充灌混凝土孔、13-支档框架和管片螺栓连接件、14-支档环形框架、15-支档框架和管片螺栓连接件螺栓孔、16-支挡桁架结构、17-盾构周边地层、18盾构隧道管片、19-支档结构、20-挡水气囊、21-盾构机及台车、22-渗漏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2,本技术实施例中,包括挡水气囊20和支挡结构19,所述挡水气囊20包括内胆1、内胆保护层3、高强度钢丝网5和外囊7,内胆1的外部包覆内胆保护层3,内胆保护层3的外部包覆一层高强度钢丝网5,高强度钢丝网5的外部包覆外囊7;内胆1的一端设有锚固法兰盘2,内胆保护层3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2配合的保护层预留孔4,高强度钢丝网5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2配合的钢丝网预留孔6,外囊7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2合的外囊预留孔8;支挡结构19与隧道管片螺栓相连接,挡住气囊,以免气囊被挤出。所述锚固法兰盘2由两个圆形钢板11组成,两个圆形钢板11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内胆1、内胆保护层3、高强度钢丝网5和外囊7均设于两个圆形钢板11之间,锚固法兰2、内胆1、内胆保护层3、高强度钢丝网5和外囊7通过锚固螺栓9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气囊20整体呈圆柱形,两端为半球形。所述支挡结构19与隧道管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锚固法兰盘2上设有三个充泄气孔10和一个混凝土灌注孔12;三个充泄气孔10均连接充气装置或是三个充泄气孔10分别连接充气装置和压力保护/报警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气囊快速充气填充隧道空间,并采用支挡结构挡住气囊,避免在水压力过大时将气囊挤出。隧道内充水快速控制险情,随后向气囊中灌注混凝土,在保持气囊充气压力的同时将气囊中气体置换为混凝土。实现快速控制险情,随后稳定盾构隧道渗漏水事故抢险的封堵稳定装置。本技术用于盾构隧道透水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能够快速封堵并稳定盾构隧道,通过气囊快速充气填充隧道空间,并采用支挡结构挡住气囊,保证气囊不被隧道内水压挤出,随后充灌混凝土置换气囊中气体,能够快速、高效处理盾构透水事故。具有以下优点:一、可实现对发生透水事故的隧道快速封堵,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二、抢险设施轻便,对于较差的抢险环境适应性强,可以人工携带就位。三、在控制住抢险事故后,充灌混凝土进行稳定,设施安全可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气囊和支挡结构,所述挡水气囊包括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内胆的外部包覆内胆保护层,内胆保护层的外部包覆一层高强度钢丝网,高强度钢丝网的外部包覆外囊;内胆的一端设有锚固法兰盘,内胆保护层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保护层预留孔,高强度钢丝网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钢丝网预留孔,外囊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外囊预留孔;支挡结构与隧道管片螺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气囊和支挡结构,所述挡水气囊包括内胆、内胆保护层、高强度钢丝网和外囊,内胆的外部包覆内胆保护层,内胆保护层的外部包覆一层高强度钢丝网,高强度钢丝网的外部包覆外囊;内胆的一端设有锚固法兰盘,内胆保护层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保护层预留孔,高强度钢丝网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钢丝网预留孔,外囊上设有与锚固法兰盘配合的外囊预留孔;支挡结构与隧道管片螺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快速封堵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法兰盘由两个圆形钢板组成,两个圆形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明郑习羽徐源闫伟张亚楠赵超颖田贵州杨振丹赵梦晨童刚强徐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