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64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包括有外壳体、内壳体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和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外壳体套在内壳体外,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过水内腔,在外壳体上设有一出水口;所述的内壳体上设有一入水装置,内壳体底部设有与过水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过滤器放置在内壳体内,该过滤器由布有过滤通孔的过滤壳体构成,所述过滤壳体外壁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入水内腔,该过滤壳体下设有与内壳体的通孔对应的过滤排水通道;使用时,水由入水装置进入入水内腔,由过滤壳体进入过滤器内,然后通过滤排水通道进入过水内腔,由过水内腔的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避免生物填料残余物流出至养殖水中,并容易拆卸清洗。

A biological filter and its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for factory aquacul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filter of aquiculture and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comprises an outer shell,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filter, the filter and the inner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shell sets the inner shell, between the outer and inner shell formed over the water cavity.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on the shell body; a water inlet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the filter is placed inside the shell, the filter cloth is formed by a filter housing filtering through holes,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shell of filter the formation of water into the cavity, the filtration drainage channel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under the inner casing; when in use, water which enters the water device into the water cavity by a filter housing into the filter, and then Through the drainage channel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the outflow of the outle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residual logistics of biological filler to the aquaculture water, and easy dismantling and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水体中生物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养殖鱼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而鱼在含有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环境下容易导致缺氧而难以存活,因此,在养殖鱼中需要经常更换养殖水,然而在很多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下,通常采用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与养殖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混合发生反应转化为硝酸盐,而鱼对硝酸盐的耐受力较高,因此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功能。在进行生化反应中硝化细菌需要大量的氧气,这就需要对水进行曝气处理。所述曝气是使空气和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释放到空气中,以实现促进气体和液体之间物质交换的手段。目前,给硝化细菌提供氧气的方式一般是将硝化细菌的生物填料投入养殖池中,然后利用供氧器进行搅拌,该方式不能完全利用硝化细菌的生物填料,并使硝化细菌存的生物填料残余物停留在养殖池中造成二次污染水质,因此容易对养殖水质造成不良影响。而在无土栽培中,植物主要是通过吸收水中的硝酸盐才能得以生长,如目前无土种植蔬菜,其栽培方法主要是通过专门搭建种植蔬菜的水池,在水池投入适量的硝酸盐作栽培蔬菜的营养供给,使蔬菜能正常的生长,因此,这样种植蔬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栽培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的生物过滤器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包括有外壳体、内壳体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和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的外壳体套在内壳体外,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过水内腔,在外壳体上设有一出水口;所述的内壳体上设有一入水装置,内壳体底部设有与过水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过滤器放置在内壳体内,该过滤器由布有过滤通孔的过滤壳体构成,所述过滤壳体外壁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入水内腔,该过滤壳体下设有与内壳体的通孔对应的过滤排水通道;使用时,水由入水装置进入入水内腔,由过滤壳体进入过滤器内,然后通过滤排水通道进入过水内腔,由过水内腔的出水口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排水通道为布满滤水孔的圆柱形管,所述的过滤器以圆柱形管通过内壳体的通孔对接,并与过水内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口为设在外壳体上方由若干个出水小孔构成的溢水出口或设在外壳体上方带栏栅的溢水出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体、内壳体和过滤器分别为圆柱形壳状。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壳体底部呈圆锥形,过滤器位于圆锥形底部的内壳体上方,所述的通孔设在内壳体底部中间位置,该通孔上设有通水管,通水管与过滤排水通道对应配合对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壳体通过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外壳体中间位置,外壳体底部设有一排污口,在内壳体上设有布满通孔的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水装置由引水通孔和过水槽构成,所述引水通孔为分别设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两个通孔,过水槽为设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两个通孔的U型槽件。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水装置和出水口外侧分别设有弧形状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状挡块底部设有带孔的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水装置的过水槽与入水内腔相切。一种应用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的水循环系统,由养殖鱼池、生物过滤器和蔬菜栽培池组成,所述的养殖鱼池由入水装置接入生物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器的出水口接出输送至蔬菜栽培池用于蔬菜栽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包括有外壳体、内壳体和过滤器,该过滤器放置在内壳体中间位置,因此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避免生物填料残余物流出至养殖水中,并容易拆卸清洗。2、本技术的外壳体、内壳体和过滤器分别为圆柱形壳状,所述的入水装置的过水槽与入水内腔相切,因此使水流形成蜗旋状流动,可更充分搅拌养殖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混合,没有死角,硝化反应效率更高,还不用长时间曝气,节能环保。3、本技术的养殖水先进入入水内腔,然后进入过滤器,由过滤器向过水内腔流出,形成由内至外流动,使其有效提高养殖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混合发生反应转化为硝酸盐的转化率,更好地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功能。4、本技术应用时,养殖水通过过滤器在养殖鱼池和蔬菜栽培池之间进行循环使用,使用简单方便,更可节省水资源,使用价值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外壳体和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水循环系统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包括有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和内壳体2由内至外安装在外壳体1内;即内壳体2位于外壳体1内,过滤器3设在内壳体2内,所述的外壳体1套在内壳体2外,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过水内腔4,在外壳体1上设有一出水口11;所述的内壳体2上设有一入水装置21,内壳体2底部设有与过水内腔4相通的通孔22;所述过滤器3放置在内壳体2内,该过滤器3由布有过滤通孔31的过滤壳体32构成,所述过滤壳体32外壁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入水内腔7,该过滤壳体32下设有与内壳体2的通孔22对应的过滤排水通道33;使用时,水由入水装置21进入入水内腔7,由过滤壳体32进入过滤器3内,然后通过滤排水通道33进入过水内腔4,由过水内腔4的出水口11流出。具体的,所述的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过滤器3分别为圆柱形壳状,所述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可采用PE材料,过滤器3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的出水口11为设在外壳体1上方由若干个出水小孔构成的溢水出口或设在外壳体1上方带栏栅的溢水出口。为增加过滤器3的过滤排水通道33的流水量,所述的过滤排水通道33为布满滤水孔的圆柱形管,该圆柱形管的上端与内壳体持平,下端伸出内壳体2内,而滤水孔形成过滤排水通道33的溢水栏栅,所述的过滤器3以圆柱形管(即过滤排水通道33)通过内壳体2的通孔22对接,并与过水内腔4相连通。为了增加设备内的空气流动及水的流速,所述的内壳体2底部呈圆锥形,过滤器3位于圆锥形底部的内壳体2上方,所述的通孔22设在内壳体2底部中间位置,该通孔22上设有通水管23,该通水管23下端呈喇叭形,通水管23与过滤排水通道33对应配合对接,即通水管23与圆柱形管对应配合对接,使水通过入水内腔7后进入过滤器3,由过滤器3的过滤排水通道33流入过水内腔4。所述的内壳体2通过连接片5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中间位置,具体的,该连接片5可为两块筋板,可通过两块筋板将内壳体2固定在外壳体1中间位置,外壳体1底部设有一排污口8,在内壳体2上设有布满通孔的气管。所述的入水装置21由引水通孔211和过水槽212构成,所述引水通孔211为分别设在内壳体2和外壳体1上的两个通孔,过水槽212为设在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两个通孔的U型槽件,该过水槽212通过外壳体1上的通孔引入水后由内壳体2上的通孔进入入水内腔7中,使内壳体2和外壳体1上方保持同一水平面,或盖上盖体。所述的入水装置21的过水槽212与入水内腔7相切,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及其水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有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和内壳体(2)安装在外壳体(1)内;所述的外壳体(1)套在内壳体(2)外,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过水内腔(4),在外壳体(1)上设有一出水口(11);所述的内壳体(2)上设有一入水装置(21),内壳体(2)底部设有与过水内腔(4)相通的通孔(22);所述过滤器(3)放置在内壳体(2)内,该过滤器(3)由布有过滤通孔(31)的过滤壳体(32)构成,所述过滤壳体(32)外壁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入水内腔(7),该过滤壳体(32)下设有与内壳体(2)的通孔(22)对应的过滤排水通道(33);使用时,水由入水装置(21)进入入水内腔(7),由过滤壳体(32)进入过滤器(3)内,然后通过滤排水通道(33)进入过水内腔(4),由过水内腔(4)的出水口(11)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有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和内壳体(2)安装在外壳体(1)内;所述的外壳体(1)套在内壳体(2)外,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过水内腔(4),在外壳体(1)上设有一出水口(11);所述的内壳体(2)上设有一入水装置(21),内壳体(2)底部设有与过水内腔(4)相通的通孔(22);所述过滤器(3)放置在内壳体(2)内,该过滤器(3)由布有过滤通孔(31)的过滤壳体(32)构成,所述过滤壳体(32)外壁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入水内腔(7),该过滤壳体(32)下设有与内壳体(2)的通孔(22)对应的过滤排水通道(33);使用时,水由入水装置(21)进入入水内腔(7),由过滤壳体(32)进入过滤器(3)内,然后通过滤排水通道(33)进入过水内腔(4),由过水内腔(4)的出水口(11)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滤排水通道(33)为布满滤水孔的圆柱形管,所述的过滤器(3)以圆柱形管通过内壳体(2)的通孔(22)对接,并与过水内腔(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水口(11)为设在外壳体(1)上方由若干个出水小孔构成的溢水出口或设在外壳体(1)上方带栏栅的溢水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过滤器(3)分别为圆柱形壳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凌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农晨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