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asp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the lead-acid battery. The battery comprises a carbon fiber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the improvement of DCA and / or CCA, DCA and / or i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harge discharge cycles of the case, so it can b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铅酸电池结构本申请是于2014年11月4日提交的题为“改进的铅酸电池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No.201380023455.9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性电池的改进的电池结构,具体但不排他地涉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汽车电池。
技术介绍
铅酸电池通过其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能量。处于满充电状态的每一电池都包含在稀硫酸(H2SO4)的电解液中的元素铅(Pb)和二氧化铅(IV)(PbO2)的电极。在放电状态,两种电极都变成硫酸铅(II)(PbSO4),电解液丧失其溶解的硫酸并主要变为水。在涂膏式极板结构中,每个极板包括最初用包括含铅的氧化物(Pb和PbO)和稀硫酸的混合物的膏状物填充的铅栅格。此结构在电池(cell)形成过程中(第一充电和放电周期,在该过程中,在相邻粒子之间产生联接(linkage))允许膏状物中的酸与极板内的铅氧化物起反应,增大了导电性和有效表面面积,如此,增大了电池容量。膏状物也可以包含碳黑、硫酸钡粉(精细硫酸钡)、以及木素磺化盐。由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大的对较低汽车排放和/或增大的燃料经济性的需求驱动的汽车动力混合化增大了对汽车电池(最常见的是铅酸电池)的需求。例如,欧盟为新汽车确立了在2020年之前达到不超过95g二氧化碳/km的长期排放目标。许多以新内燃机(汽油、柴油机或燃气)为动力的汽车还具有怠速消除功能——发动机被配置为当汽车静止或以低速度行驶时关闭。这样的汽车被称为停止-启动汽车或微混合动力汽车。每次发动机重新启动都从电池吸收能量,如果这比能量可通过再充电来替换发生得更快,只在相对短的发动机运转的时间段,例如,在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电池或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包括导电纤维材料作为非合成集流体,并且导电纤维材料中有活性物质,所述导电纤维材料具有当电池或电池单元充满电时至少0.3的空隙度、以及当转换为体积比时在0.7:1到约15:1的范围内的铅与导电纤维质量的质量载入比,其中空隙度是铅和导电纤维之间的孔占据的体积除以孔、铅和导电纤维占据的总体积,和/或至少一个电极,包括金属栅格和导电纤维材料作为合成集流体,并且所述金属栅格和导电纤维材料中有活性物质,其中至少20%的活性物质在导电纤维材料中,所述导电纤维材料具有当电池或电池单元充满电时至少0.3的空隙度、以及当转换为体积比时在0.7:1到约15:1的范围内的铅与导电纤维质量的质量载入比,其中空隙度是铅和导电纤维之间的孔占据的体积除以孔、铅和导电纤维占据的总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08 US 61/608,259;2012.07.03 US 61/667,6261.一种铅酸电池或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包括导电纤维材料作为非合成集流体,并且导电纤维材料中有活性物质,所述导电纤维材料具有当电池或电池单元充满电时至少0.3的空隙度、以及当转换为体积比时在0.7:1到约15:1的范围内的铅与导电纤维质量的质量载入比,其中空隙度是铅和导电纤维之间的孔占据的体积除以孔、铅和导电纤维占据的总体积,和/或至少一个电极,包括金属栅格和导电纤维材料作为合成集流体,并且所述金属栅格和导电纤维材料中有活性物质,其中至少20%的活性物质在导电纤维材料中,所述导电纤维材料具有当电池或电池单元充满电时至少0.3的空隙度、以及当转换为体积比时在0.7:1到约15:1的范围内的铅与导电纤维质量的质量载入比,其中空隙度是铅和导电纤维之间的孔占据的体积除以孔、铅和导电纤维占据的总体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电池或电池单元,其中,铅与导电纤维质量的所述质量载入比,当转换为体积比时,在约1:1到约10:1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电池或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导电纤维材料具有当充满电时在约0.3和约0.9之间的空隙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铅酸电池或电池单元,其中,导电纤维材料中的纤维之间的平均纤维间间隔在约0.5和约10个平均纤维直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克里斯蒂,Y·S·王,G·泰特曼,J·巴拉哈姆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爱科蒂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西兰,NZ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