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583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双向土工格栅的预制井圈、泡沫板和井筒,预制井圈的底端面外侧周向设置有预制井圈基座,泡沫板设置于预制井圈与井筒之间,预制井圈基座与道路结构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井盖通过支撑架放置在预制井圈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加固结构,使用带有基座的预制井圈配合低密度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形成刚柔结合的半刚性结构体,提高了井圈周围路面基层的强度,增大了过车动载受力面积,分散了井周道路基层荷载;刚柔结合的半刚性结构体,减少了井周路面开裂、破损及井盖下沉等质量问题,保证路面平整度,使得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道路维修、养护费用。

A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heavy cover well ring of municipal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均采用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结构,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结构,属于半刚性板体承载结构设计。道路内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基础,混凝土砌块或砖砌体为井身,井周使用2:8灰土或级配砂石回填,钢筋混凝土预制或砌块(砖)砌筑井颈,球墨铸铁井圈(盖)用30~50cm宽、25cm厚的C30混凝土包裹,预留4cm厚度施做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属于刚性结构设计。道路与检查井这两种结构形式之间采用沥青混凝土搭接,一旦刚柔结构沉降不均,在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搭接处极易被剪切破坏,或井周回填土(面层)碾压不实、浇筑不整、砂浆强度不够、井盖安装不符合要求等原因造成此处表面层开裂。如果不及时修补,雨水进入道路基层,损坏面就会逐步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污水、中水、上水、燃气和电信等检查井出现井盖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制井圈、泡沫板和井筒,所述预制井圈的底端具有一体连接的预制井圈基座,所述泡沫板设置于所述预制井圈与所述井筒之间,所述预制井圈与道路结构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井圈的上表面平齐;井盖用于通过固定放置在所述预制井圈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制井圈、泡沫板和井筒,所述预制井圈的底端具有一体连接的预制井圈基座,所述泡沫板设置于所述预制井圈与所述井筒之间,所述预制井圈与道路结构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井圈的上表面平齐;井盖用于通过固定放置在所述预制井圈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圈基座宽出所述井圈的上部外径的值大于等于750mm,且所述预制井圈基座的上表面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圈为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圈,所述预制井圈的上皮采用凿毛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圈基座的外侧面与道路结构层的下基层内壁相邻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与先浇筑的所述道路结构层的上基层的表面铺设有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所述双向土工格栅的顶端为道路底面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重型井盖井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井圈基座的底端与道路结构层的底基层之间浇筑有一找平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春辉王连明季超鞠青娟刘步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