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17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罩结构,其包括本体以及二耳挂部,该本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二端部,该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为相对设置,且该第二侧边相比于该第一侧边具有较短的长度,而使本体的形状呈梯形。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口罩结构可令使用者配戴时,本体的二端部能完整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颊上,而具备增加口罩结构与使用者的脸颊间的密闭性以及防护功效。

Mas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结构
本技术关于一种口罩结构,尤指一种增加口罩结构与使用者的脸颊间的密闭性以及防护功效的口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交通的进步,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存在着来自于工业生产以及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进而造成了环境的空气污染。倘若人们经常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活动,则容易引起心脏、呼吸道等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的发生。因此,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往往会戴上口罩,以避免吸入过多的废气并维护自身的健康。此外,在公共场所或医院里,人们亦会配戴口罩以避免如中东呼吸综合症或各种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配戴口罩对于人们的健康而言是重要的防护及防疫措施。如图1所示,传统的口罩结构1包括一本体10以及两固定部11;该本体10的形状呈长方形且具有两平行的长侧边101以及两平行的短侧边102,各长侧边101分别与各短侧边102相连接。各固定部11的两端分别与本体10的两短侧边102相连接。然而,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配戴具有该口罩结构1的传统口罩时,本体10的两短侧边102因弯折而导致各短侧边102分别与使用者的双颊之间会形成空隙S,使各短侧边102无法与使用者的双颊贴合,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或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容易从该空隙S进入使用者的口鼻。因此,是种口罩结构1存在着使用者配戴后密闭性不佳,导致防护能力降低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密闭性以及防护功效的口罩结构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悉知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结构,具备增加口罩结构与使用者的脸颊间的密闭性以及防护功效。本技术的口罩结构包括:本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其与该第一侧边相对设置,且该第二侧边相比于该第一侧边具有较短的长度;以及二端部,其为相对设置且分别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相连接;以及二耳挂部,其分别固接于该本体的二端部。于较佳实施例中,本体由相互叠置的二无纺布层所构成,且其中一无纺布层的一侧表面上涂布有纳米滤材;本体更包括至少二以上的折合部,各折合部设于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之间且分别与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平行。优选地,该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互平行。于一实施例中,各耳挂部的材料为弹性带体,且各耳挂部配置于该本体的外侧,且分别热压固接于本体的二端部上。于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边分别与该二端部之间所夹设的角度为相同或不同。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体更包括多条压线,各压线分别设于本体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各端部上,且各压线分别与本体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各端部平行;各压线可提高口罩结构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效果。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口罩结构更包括压条,该压条呈长条状且横向设于本体的第一侧边的二该无纺布层之间。使用者可通过将压条朝向使用者的鼻梁的方向施压,以令本体更加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部,增加口罩结构的防护功效。于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口罩结构更包括增高垫,该增高垫呈长条状且横向设于该本体的第一侧边,且该增高垫以含棉无纺布面料或海绵所制成。使用者可通过增高垫而减少使用者的鼻梁与该口罩结构之间的间隙,以令本体更加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部,增加口罩结构的防护功效。于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口罩结构更包括二松紧带扣,该二松紧带扣分别设于该二耳挂部。使用者可通过各松紧带扣分别调整各耳挂部的长度,以使本技术的口罩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通过本技术的口罩结构可令使用者配戴时,由于本体形状呈现梯形,而使二端部能完整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颊上,进而具备增加口罩结构与使用者的脸颊间的密闭性以及增加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悉知口罩的立体图;图2为悉知口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口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口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口罩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口罩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口罩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2,3,4,5口罩结构10,20本体101长侧边102短侧边11固定部201第一侧边202第二侧边203端部204折合部205压线21耳挂部30压条40增高垫50松紧带扣S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也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第一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的口罩结构2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该口罩结构2包括一本体20以及两耳挂部21。该本体20包括一第一侧边201、一第二侧边202、两端部203及至少二以上折合部204及多条压线205;该第一侧边201与该第二侧边202为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且该第二侧边202相比于第一侧边201具有较短的长度;该两端部203为相对设置,且各端部203分别与第一侧边201及第二侧边202相连接,使本体20的形状呈梯形。又各耳挂部21分别固接于本体20的两端部203。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边201分别与各端部203之间所夹设的角度可为相同(例如本体20的形状呈等腰梯形)。于另一实施例中,该角度可为不同(例如本体20的形状呈直角梯形等),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各折合部204为经多次折叠该本体20而形成,所形成的各折合部204设于第一侧边201与第二侧边20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侧边201及第二侧边202平行。折合部204的数量为至少二个以上。如图3所示,折合部204的数量为三个,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该压线205为由多个凹穴沿着第一侧边201、第二侧边202和各端部202轮廓延伸排列所构成,该多个凹穴可由冲压机压制该本体20而形成。如图3所示,压线205数量可为七条,其中两压线205横向设于本体20的第一侧边201上,且分别与第一侧边201平行;另四条压线205是两两为一组分别设于本体20的各端部202上,且分别与各端部202平行;另一条压线205横向设于本体20的第二侧边202上,且分别与第二侧边202平行。本技术并不限制压线的数量。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0是由相互叠置的二无纺布层所构成,且其中一无纺布层的一侧表面上涂布有纳米滤材,该纳米滤材与未涂布有纳米滤材的无纺布层相邻,即纳米滤材夹设于二该无纺布层之间;且该两无纺布层的表面材料可涂布亲水材料及及疏水材料。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接触使用者口鼻的一无纺布层的表面为可涂布亲水材料,另一无纺布层的表面则可涂布疏水材料,纳米滤材则涂布于此二无纺布层之间的一表面上。于一实施例中,各耳挂部21的材料为弹性带体,例如棉质线体,且各耳挂部21配置于该本体20的外侧,且分别直接热压固接于本体20的两端部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口罩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口罩结构包括:本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其与该第一侧边相对设置,且该第二侧边相比于该第一侧边具有较短的长度;以及二端部,其为相对设置且分别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相连接;以及二耳挂部,其分别固接于该本体的二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4 TW 1052173261.一种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口罩结构包括:本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其与该第一侧边相对设置,且该第二侧边相比于该第一侧边具有较短的长度;以及二端部,其为相对设置且分别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相连接;以及二耳挂部,其分别固接于该本体的二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口罩结构更包括呈长条状的增高垫,且该增高垫横向设于该本体的第一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增高垫以含棉无纺布面料或海绵所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口罩结构更包括二松紧带扣,该二松紧带扣分别设于该二耳挂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结构,其特征为,该本体由相互叠置的二无纺布层所构成,且其中一该无纺布层的一侧表面上涂布有纳米滤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结构,其特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鹂
申请(专利权)人: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