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14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胃管固定槽,所述胃管固定槽槽底一侧通过固定粘胶与材料是太空棉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固定块和绑带卡环;所述绑带卡环上系有绑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患者留置胃管时因置管时间过长或胃管固定不当造成医源性压疮的问题。

Anti iatrogenic pressure sore stomach tube fix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iatrogenic ulcers gastric tube fix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xiliary medical appliances, which comprises three mutually connected tube fixing groove, the tube fixed groove bottom side by fixing adhesive and material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of space cotton; both ends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a bandage card ring; the band clasp on the line.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atrogenic pressure sore caused by long time of tube placement or improper fixation of gastric tub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indwe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留置胃管因置管时间过长造成医源性压疮的胃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留置胃管可以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促进疾病的恢复;还可以进行胃肠减压,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方法置入胃管后分别用胶布将其粘贴固定于鼻翼和脸颊处,胃管的这种固定方法在临床中存在以下问题:易导致鼻翼皮肤红肿,遇潮后胶布松后胃管易脱出,个别患者对胶布过敏,撤离胃管要撕胶布时患者感觉疼痛,对于躁动患者极易拔脱胃管,加重鼻翼周围皮肤损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临床上对胃管的固定方式常采取鼻翼及面颊部双重固定,如使用丝绸胶布蝶形交叉进行固定,或用纱布绷带打结于胃管再经耳上绕过枕后系于耳后等新法固定,这些方法对减少胃管脱出率和并发症有一定作用,但胃管多为硅胶材料制成,属于侵入性操作导管,因胃管固定位置在撤离前是固定不变的,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鼻腔内粘膜的损伤,医学上称为医源性压疮。同时胃管接触一个位置皮肤太久,特别是在患者人中至皮唇沟处的皮肤,也容易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而造成皮肤损伤。因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胃管固定槽(3),所述胃管固定槽(3)槽底一侧通过固定粘胶(6)与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和绑带卡环(2);所述绑带卡环(2)上系有绑带(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胃管固定槽(3),所述胃管固定槽(3)槽底一侧通过固定粘胶(6)与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和绑带卡环(2);所述绑带卡环(2)上系有绑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医源性压疮胃管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红肖芹张菊霞贾静蒋慧韦剑璐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