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霞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94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解决大棚薄膜无法自动回收,利用太阳能方面不够充分,功能单一等问题,包括大棚骨架、大棚薄膜、第一固定座、第一卷布机构、控制板、植物补光灯、喷水机构、支架、第二固定座、第二卷布机构、大棚骨架、供电机构、电控箱和PLC控制器,大棚骨架通过支架焊接固定,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布机构,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卷布机构,大棚骨架两侧焊接固定有供电机构,大棚骨架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支架顶部一侧焊接固定有电控箱,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完全满足植物种植的需求,而且省时省力,种植效率高,也大大提升了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A multifunctional plant planting sh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vegetable planting greenhouse, solve the greenhouse film cannot be automatically recovered, using solar energy is not sufficient, the problem of single function, including greenhouse skeleton, greenhouse film, the first fixed seat,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control board, plant lights, water spraying mechanism, bracket, second fixed seat, second cloth rolling mechanism in frame, power supply mechanism, electric control box and PLC controller, greenhouse skeleton fixed welding through the bracket, the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second side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loth rolling mechanism, a welding power supply mechanism of greenhouse frame on both sides of a fixed plate installation control greenhouse skeleton embedded at the top side of the inner wall, bracket the welding is fixed with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full-featured, fully meet the The needs of plant planting,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high efficiency, also greatly enhanc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用具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现有的大棚薄膜回收困难,无法实现自动回收,费时费力,同时在利用太阳能方面不够充分,无法应用于大棚薄膜自动回收功能,而且现有种植大棚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植物种植的多方面需求。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包括大棚骨架、活动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大棚薄膜,还包含第一固定座、第一卷布机构、控制板、植物补光灯、喷水机构、支架、第二固定座、第二卷布机构、大棚骨架、供电机构、电控箱和PLC控制器,其中沿大棚骨架横向方向下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大棚骨架通过支架焊接固定,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布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卷布机构;所述沿大棚骨架纵向方向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供电机构,所述大棚骨架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支架的顶部一侧焊接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支架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植物补光灯,所述支架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水机构,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卷布机构、植物补光灯、喷水机构、第二卷布机构和供电机构。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大棚结构,完善其功能,本专利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优选地,所述第一卷布机构包括第一出口、绕膜卷、第一转轴、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出口开设在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绕膜卷,所述绕膜卷上缠绕有大棚薄膜,且大棚薄膜的一端穿过第一出口覆盖在大棚骨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箱与第一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旋转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与第一固定座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卷布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出口、第一绕线卷、绕线座、第二转轴、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出口开设在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箱,且第二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绕线座,所述绕线座上等距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绕线卷,且第一绕线卷上绕绕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过第二出口与大棚薄膜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二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二旋转电机。优选地,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挡板、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二连接绳、第二绕线卷、第三绕线卷、第四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第三连接绳、追日传感器和蓄电池,所述挡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大棚骨架的两侧,且两块挡板的顶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连接,所述挡板的中心处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追日传感器,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绕线卷和第三绕线卷,所述第二绕线卷上缠绕有第二连接绳,且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所述第三绕线卷上缠绕有第三连接绳,且第三连接绳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端,所述挡板的顶部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旋转电机和第三旋转电机,所述第四旋转电机与第四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电机与第三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蓄电池安装在电控箱的底部内壁,所述追日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四旋转电机和第三旋转电机。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为一种NX70-BASE06控制器。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箱、喷头、第五转轴、水箱、进水管、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第五旋转电机和进料口,所述第三电机箱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第三电机箱的底部内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五旋转电机,且第五旋转电机与第五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安装有穿过第三电机箱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阀,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电磁阀和第五旋转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卷布机构和第二卷布机构,便于带动大棚薄膜的移动,便于大棚薄膜自如地覆盖在大棚骨架上,可以有效调节覆盖的大棚薄膜的程度,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省时省力;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便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电机构中旋转电机与转轴、绕线卷、连接绳的配合,并在追日传感器的作用下,便于实时监控阳光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照射角度,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任意旋转,有效提升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通过操控控制板使第五旋转电机工作,便于带动喷头旋转,便于提升喷头喷撒植物覆盖面积,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进料口的设置便于将植物所需喷洒药物注入到水箱内部,而进水管及其电磁阀、流量传感器的设置,可实现水箱内自动注水,大大提高种植效率。总之,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完全满足植物种植的需求,而且省时省力,种植效率高,也大大提升了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大棚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卷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卷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供电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座;2-第一卷布机构;3-控制板;4-植物补光灯;5-喷水机构;6-支架;7-第二固定座;8-第二卷布机构;9-第一连接绳;10-大棚骨架;11-大棚薄膜;12-太阳能电池板;13-供电机构;14-电控箱;15-第一出口;16-绕膜卷;17-第一转轴;18-第一旋转电机;19-第一电机箱;20-第二出口;21-第一绕线卷;22-绕线座;23-第二转轴;24-第二旋转电机;25-第二电机箱;26-挡板;27-第三转轴;28-第四转轴;29-第二连接绳;30-第二绕线卷;31-第三绕线卷;32-第四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0)、活动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大棚薄膜(11),其特征是还包含第一固定座(1)、第一卷布机构(2)、控制板(3)、植物补光灯(4)、喷水机构(5)、支架(6)、第二固定座(7)、第二卷布机构(8)、大棚骨架(10)、供电机构(13)、电控箱(14)和PLC控制器(37),其中沿大棚骨架横向方向下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7),大棚骨架(10)通过支架(6)焊接固定,第一固定座(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布机构(2),所述第二固定座(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卷布机构(8);所述沿大棚骨架(10)纵向方向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供电机构(13),所述大棚骨架(10)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控制板(3),所述支架(6)的顶部一侧焊接固定有电控箱(14),所述电控箱(14)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37),所述支架(6)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植物补光灯(4),所述支架(6)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水机构(5),所述控制板(3)电性连接第一卷布机构(2)、植物补光灯(4)、喷水机构(5)、第二卷布机构(8)和供电机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0)、活动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大棚薄膜(11),其特征是还包含第一固定座(1)、第一卷布机构(2)、控制板(3)、植物补光灯(4)、喷水机构(5)、支架(6)、第二固定座(7)、第二卷布机构(8)、大棚骨架(10)、供电机构(13)、电控箱(14)和PLC控制器(37),其中沿大棚骨架横向方向下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7),大棚骨架(10)通过支架(6)焊接固定,第一固定座(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布机构(2),所述第二固定座(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卷布机构(8);所述沿大棚骨架(10)纵向方向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供电机构(13),所述大棚骨架(10)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控制板(3),所述支架(6)的顶部一侧焊接固定有电控箱(14),所述电控箱(14)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37),所述支架(6)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植物补光灯(4),所述支架(6)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水机构(5),所述控制板(3)电性连接第一卷布机构(2)、植物补光灯(4)、喷水机构(5)、第二卷布机构(8)和供电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布机构(2)包括第一出口(15)、绕膜卷(16)、第一转轴(17)、第一旋转电机(18)和第一电机箱(19),所述第一出口(15)开设在第一固定座(1)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固定座(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箱(19),所述第一电机箱(19)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18),所述第一固定座(1)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第一转轴(17)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7)上安装有绕膜卷(16),所述绕膜卷(16)上缠绕有大棚薄膜(11),且大棚薄膜(11)的一端穿过第一出口(15)覆盖在大棚骨架(10)上,所述第一电机箱(19)与第一转轴(17)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板(3)电性连接第一旋转电机(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8)与第一固定座(1)通过螺栓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植物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布机构(8)包括第一连接绳(9)、第二出口(20)、第一绕线卷(21)、绕线座(22)、第二转轴(23)、第二旋转电机(24)和第二电机箱(25),所述第二出口(20)开设在第二固定座(7)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固定座(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箱(25),且第二电机箱(2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24),所述第二固定座(7)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第二转轴(23)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3)上安装有绕线座(22),所述绕线座(22)上等距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绕线卷(21),且第一绕线卷(21)上缠绕有第一连接绳(9),所述各个第一连接绳(9)穿过第二出口(20)与大棚薄膜(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4)与第二转轴(23)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霞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