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38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28
提供一种不产生汇合的多个电流路径的接触件,其具备具有电线固定部的接触件本体、以及与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的接触部件。接触件(20)具备:接触件本体(30)其具有供电线(W1)固定的电线固定部(39);以及接触部件(50),其与接触件本体(30)构成不同体,连接于电线(W1)并且供配对接触件接触。在接触件本体(30)的与接触部件(50)接触的部分设有绝缘层(40)。

Contact parts

A contact with multiple current paths which does not generate confluence is provided. It has a contact body with a wire fixing part and a contact component which is not identical with the contact body. The contact part (20) has a contact part body (30), which has a power supply line (W1) fixed wire fixing part (39), and a contact component (50), which is not identical with the contact body (30), is connected to the electric wire (W1), and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tact parts to contact. An insulating layer (40) is provided in the part of the contact part (30) which is contacted with the contact part (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件,该接触件具备具有电线固定部的接触件本体、以及与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的接触部件。
技术介绍
在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件之中,有分体地构成具有电线固定部的接触件本体和接头(tab)等接触部件的接触件。一直以来,作为此种接触件,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示的接触件。专利文献1所示的接触件具备具有电线固定部的接触件本体、以及与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的接头构成的接触部件。而且,接触部件的后端部与接触件本体的前端部以能够导通的方式结合。另外,在接触件本体以及接触部件,形成有卡止部,卡止部通过相互卡止而限制接触部件相对于接触件本体向前方脱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09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该以往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将接触件用于利用热电偶的温度测定之中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点。即,存在从热电偶用的芯线流到接头的第一电流路径和从所述芯线经由接触件本体流到接头的第二电流路径。因此,使应测量的热电动势产生误差,存在使温度测定的精度降低的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件,该接触件具备不产生汇合的多个电流路径的接触件本体、以及与该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的接触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的主旨在于具备:接触件本体,其具有供电线固定的电线固定部;以及接触部件,其与该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连接于所述电线并且供配对接触件接触,在所述接触件本体的与所述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设有绝缘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接触件,由于在接触件本体的与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设有绝缘层,故能够对接触部件和接触件本体进行绝缘。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产生汇合的多个电流路径的接触件,其具备具有电线固定部的接触件本体、以及与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的接触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利用了具备第一以及第二接触件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具备第三以及第四接触件的第二连接器的温度测定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图2是将电线连接于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的正面图。图4是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的右侧面图。但是,在图4中,示出了与第一接触件一同连接之前的电线。图5示出图4的第一接触件,(A)是沿着图4中的5A-5A线的截面图,(B)是沿着图4中的5B-5B线的截面图,(C)是沿着图4中的5C-5C线的截面图。图6是将电线连接于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将电线连接于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的状态的右侧面图。但是,在图7中,示出绝缘筒(絶縁バレル)的单侧的紧固片在中途切断的状态。图8是沿着图6中的8-8线的截面图。图9示出图7的第一接触件,(A)是沿着图7中的9A-9A线的截面图,(B)是沿着图7中的9B-9B线的截面图。图10示出将图1中的第一接触件以及第二接触件容纳在壳体内的第一连接器,(A)是平面图,(B)是正面图。图11示出图10的第一连接器,(A)是左侧面图,(B)是沿着图10(B)中的11B-11B线的截面图。图12从背面侧看图10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将电线连接于在图1中的第二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三接触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在图1中的第二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三接触件的平面图。但是,在图14中,示出了与第三接触件一同连接之前的电线。图15是在图1中的第二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三接触件的右侧面图。但是,在图15中,示出了与第三接触件一同连接之前的电线。图16是沿着图14中的16-16线的截面图。图17示出第一接触件的变形例,(A)是立体图,(B)是沿前后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图18示出第三接触件的变形例,(A)是立体图,(B)是沿前后方向切断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测定装置的概要构成图,该温度测定装置利用具备第一以及第二接触件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具备第三以及第四接触件的第二连接器。在此,温度测定装置S利用热电偶来测定例如半导体制造装置中的容纳有硅晶圆的室200内的温度。即,准备具有由热电偶用的金属材料构成的芯线M1的电线W1、以及具有由热电偶用的不同种金属材料构成的芯线M2的的电线W2。芯线M1的材质例如为镍铬合金(chromel),芯线M2的材质例如为铝镍合金(alumel)。而且,将电线W1的芯线M1的一端与电线W2的芯线M2的一端的接合点A配置在室200内。另外,将电线W1的芯线M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接触件20,并将电线W2的芯线M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接触件60。在此,第一连接器1具备多个第一接触件20以及第二接触件60、以及容纳这些第一接触件20以及第二接触件60的壳体10。另外,准备与前述电线W1同样的电线W11、以及与前述电线W2同样的电线W12,并将该电线W11的芯线M11的一端和电线W12的芯线12的一段连接于数据记录器300。另外,将该电线W11的芯线M1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三接触件120,并将电线W12的芯线M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四接触件160。在此,第二连接器101具备多个第三接触件120以及第四接触件160、以及容纳这些第三接触件120以及第四接触件160的壳体110。而且,将第一连接器1嵌合于第二连接器101,使第一接触件20与第二接触件120接触以电连接,并使第二接触件60和第四接触件160接触以电连接。由此,电线W1的芯线M1和电线W11的芯线M11连接,电线W2的芯线M2和电线W12的芯线M12连接。由此,与在接合点A处产生的电动势对应地,数据记录器300检测室200内的温度,而且记录该温度。此外,在数据记录器300的维护时等之中,能够解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接着,参照图2至图9来详细地说明在温度测定装置S的第一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一接触件20。此外,以后,在本说明书中,虽然使用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以及“下”,但是,是将图3中的左作为“左”,右作为“右”,上作为“上”,下作为“下”,将图4中的左作为“前”,右作为“后”来说明的。该方向的定义在图10至图18中也同样。第一接触件20具备接触件本体30、以及与接触件本体30构成不同体的接触部件50。接触件本体30如图2至图4所示,具备基部31、配置在基部31前侧的接触部件固定部32、以及配置在基部31后侧的电线固定部39。接触件本体30通过对与芯线M1不同种金属材料的导电性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进行冲裁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在此,基部31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具备沿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基板部31a、从基板部31a的右缘立起的右侧壁31b、以及从基板部31a的左缘立起的左侧壁31c。另外,接触部件固定部32形成为接触部件50能够从前方插入的大致箱形,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备上壁32a、右侧壁32b、左侧壁32c、以及底板32d。底板32d如图8所示,从基部31的基板部31a向前方大致矩形平板状地延伸。另外,右侧壁32b从底板32d的右缘向上方大致矩形平板状地延伸。另外,左侧壁32c从底板32d的左缘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触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接触件本体,其具有供电线固定的电线固定部;以及接触部件,其与该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连接于所述电线并且供配对接触件接触,在所述接触件本体的与所述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设有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19 JP 2016-1415911.一种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接触件本体,其具有供电线固定的电线固定部;以及接触部件,其与该接触件本体构成不同体,连接于所述电线并且供配对接触件接触,在所述接触件本体的与所述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设有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本体具备基部、配置在该基部前侧的固定所述接触部件的接触部件固定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基部后侧的所述电线固定部,所述接触部件具备固定于所述接触部件固定部的固定部、以及从该固定部向后方延伸直至达到所述电线固定部的延长部,所述电线的芯线配置在所述延长部上并通过所述电线固定部而连接于所述延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除了所述接触件本体的与所述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以外,还设于所述电线固定部的与所述电线的芯线接触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岛桂太武正英一郎鸟越章良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