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30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3
空气压缩装置(X1)包括:壳体(10),其具有形成有开口(10a)的前部(10D),该壳体(10)收纳有压缩机单元(19);风扇装置单元(14),其用于产生冷却压缩机单元(19)的气流;以及面板构件(12),其安装有风扇装置单元(14),面板构件(12)以能够开闭壳体(10)的开口(10a)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

Air compression device

The air compression device (X1) includes a housing (10), which is formed with an opening (10a) (10D), the front of the housing (10) containing a compressor unit (19); the fan unit (14),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oling air compressor unit (19); and a panel member (12 the fan is installed), the unit (14), (12) panel member to open and close the shell (10) of the opening (10a) mounted on the shell of the way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压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搭载于车辆等并用于生成在该车辆中使用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作为该空气压缩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包括收纳壳体以及收纳于该收纳壳体中的压缩机单元和压缩驱动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压缩驱动部联轴结合于压缩机。通过该压缩驱动部驱动压缩机,从而生成在车辆中使用的压缩空气。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压缩机单元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用于产生从该冷却风扇朝向压缩机单元的气流。在此,在收纳壳体的各面中的、隔着冷却风扇而位于与压缩机单元相反侧的位置的面设有用于使空气从收纳壳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的过滤器部。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通过过滤器部流入到收纳壳体内的空气被冷却风扇向压缩机单元引导。由此,该压缩机单元被冷却。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压缩装置中,在收纳壳体中的设有过滤器部的面的里侧设有冷却风扇,在该冷却风扇的更里侧设有压缩机单元。因此,例如在从收纳壳体中的与冷却风扇相对的面侧进行该收纳壳体的内部的维护的情况下,冷却风扇成为障碍。因此,变得很难进行压缩机单元的维护。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62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缩机单元的维护的空气压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空气压缩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前部,该壳体收纳有压缩机单元;风扇装置单元,其用于产生冷却所述压缩机单元的气流;以及面板构件,其安装有所述风扇装置单元,所述面板构件以能够开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该壳体。附图说明图1是从侧方观察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铁道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铁道车辆的示意图,用双点划线分别表示铁轨、枕木以及空气压缩装置。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是在自壳体拆卸了面板单元和冷却用空气过滤器部的状态下透视该壳体的侧部的状态的图。图5是从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图,是透视第1凹空间、第2凹空间以及引导路径的内部的图。图7是从壳体的前部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从壳体的前部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视图,是自壳体拆卸了面板单元和冷却用空气过滤器的状态的图。图9是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面板单元的立体图。图10是从侧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用空气过滤器部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压缩用空气过滤器部和面板构件的安装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2是从壳体的前部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主视图,是透视面板构件并且自壳体拆卸了冷却用空气过滤器部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参照的各图仅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的构成构件中的主要构件简化地进行表示。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可包括在本说明书所参照的各图中未表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图1和图2表示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X1的铁道车辆100。利用空气压缩装置X1生成的压缩空气用于使搭载于铁道车辆100的制动装置或者门开闭装置等各种气动设备进行工作。另外,空气压缩装置X1也可以不搭载于铁道车辆100,也可以搭载于搭载有气动设备的其他车辆等的设备。铁道车辆100具有地板部100a、位于该地板部100b的上方的上壁部100b、以及以连接地板部100a和上壁部100b的方式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00c、100d。此外,铁道车辆100具有安装于地板部100a的车轮和安装于侧壁部100c、100d的门部。铁道车辆100的使用者可从车站的月台经过安装于侧壁部100c或侧壁部100d的门部进入到铁道车辆100。而且,如图2所示,铁道车辆100在由枕木102和沿着与该枕木102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铁轨101构成的轨道上沿着该铁轨101行驶。如图1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安装于铁道车辆100的地板部100a。具体地讲,空气压缩装置X1借助吊挂构件200吊挂于地板部100a的下侧。接着,除了图1、图2之外,还参照图3~图6具体地说明空气压缩装置X1。图3是表示空气压缩装置X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自图3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X1拆卸了后述的面板单元11和冷却用空气过滤器部16的状态的图。图5是从第2方向B1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1的图,且是透视后述的壳体10的侧部的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空气压缩装置X1的壳体10的内部的图,且是透视后述的第1凹空间S3、第2凹空间S4以及引导路径20的内部的图。如图3~图6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主要具有壳体10、收纳于壳体10的内部的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以及配置在壳体10的外部的控制器单元18。在空气压缩装置X1中,与利用控制器单元18驱动的马达单元17相连动地驱动压缩机单元19。由此,从壳体10的外部流入到压缩机的空气被压缩。壳体10用于收纳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等空气压缩装置X1所具备的各种构件。壳体10呈具有彼此相对的上部10A和下部10B、彼此相对的前部10D和后部10E、以及彼此相对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的大致六面体形状。而且,由上部10A、下部10B、前部10D、后部10E、一个侧部以及另一个侧部包围的空间成为收纳空气压缩装置X1所具备的各种构件的收纳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上部10A和下部10B相对的方向称作铅垂方向C1。此外,将前部10D和后部10E相对的方向称作第1方向A1。此外,将与铅垂方向C1和第1方向A1分别正交的方向称作第2方向B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空气压缩装置X1以第1方向A1沿着枕木102所延伸的方向并且第2方向B1沿着铁轨101所延伸的方向的姿势搭载于铁道车辆100。空气压缩装置X1以上部10A与地板部100a相对、并且前部10D位于第1方向A1的侧壁部100c侧且后部10E位于车宽方向的靠中央的位置的姿势设置于铁道车辆100的地板部100a的下表面。如图4所示,壳体10具有以将该壳体10的内部的收纳空间分割成两部分的方式设于上部10A和下部10B之间的中间部10C。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壳体10的内部的收纳空间中的、形成于上部10A和中间部10C之间的空间成为收纳压缩机单元19的第1收纳空间S1,形成于中间部10C和下部10B之间的空间成为收纳压缩机单元19的第2收纳空间S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单元17和压缩机单元19在铅垂方向C1上互相错开地配置。由此,能够减小空气压缩装置X1的水平方向上的占有面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呈大致六面体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壳体10的形状是任意的,并能够与收纳于该壳体10的内部的各种构件的大小、配置等相应地适当变更。此外,中间部10C也可以没有。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将压缩机单元19固定于上部10A并且将马达单元17固定于下部10B,从而将压缩机单元19和马达单元17以在铅垂方向C1上错开的方式配置。如图4所示,马达单元17收纳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压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中,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前部,该壳体收纳有压缩机单元;风扇装置单元,其用于产生冷却所述压缩机单元的气流;以及面板构件,其安装有所述风扇装置单元,所述面板构件以能够开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该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JP 2015-1104591.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中,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前部,该壳体收纳有压缩机单元;风扇装置单元,其用于产生冷却所述压缩机单元的气流;以及面板构件,其安装有所述风扇装置单元,所述面板构件以能够开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该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所述面板构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所述风扇装置单元构成为具有吸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吸入口,并且朝向所述压缩机单元送出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所述面板构件以该面板构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内部朝向外部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凹空间,所述风扇装置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以所述吸入口位于所述凹空间内的方式配置在该凹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压缩机单元具有第1压缩机和第2压缩机,所述风扇装置单元具有用于产生冷却所述第1压缩机的气流的第1风扇装置和用于产生冷却所述第2压缩机的气流的第2风扇装置,所述凹空间具有配置所述第1风扇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空间和配置所述第2风扇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凹空间,所述第1凹空间和所述第2凹空间互相连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在所述面板构件形成有压缩用空气流入口,该压缩用空气流入口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光将高岛洋司中川裕高桥亮宫内辰雄浜崎充良田中源平水船徹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