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作为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所述隐形眼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部,形成有安置所述隐形眼镜的贯通孔;吸入部,软质的材质制成,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下面,沿着所述贯通孔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形成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加压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隐形眼镜安置于所述贯通孔上面时,使用者解除加压的状态时,拉动所述隐形眼镜进行固定;及支撑部,从所述基底部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由此,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并在清洗隐形眼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固定隐形眼镜而防止隐形眼镜流失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
A portable contact lens wa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其便于携带,并且,在洗涤隐形眼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固定隐形眼镜,而防止隐形眼镜流失。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相同地是为了矫正因遗传性的原因或外部环境减退的视力,佩戴时与框架眼镜不同地直接与角膜紧贴而使用。此类隐形眼镜在日常生活中相比框架眼镜便利,但,因直接接触于角膜的状态使用,如果使用时不注意卫生,反而有害于眼睛,因此,在使用隐形眼镜前后通过各种方法洗涤后佩戴。隐形眼镜根据其必要性其技术也日益发展,除了辅助视力的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隐形眼镜之外,还开发了按压角膜的中心部,而使得角膜的形态变化,以此矫正视力的角膜塑型镜(DreamLens)。硬性隐形眼镜和角膜塑型镜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更加细致地洗涤。通常,隐形眼镜佩戴者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将眼镜置于手心,并挤出2~3滴管理溶液或洗涤液后,用手轻柔镜片进行洗涤。完成洗涤后使用溶液充分冲洗镜片后,在单独的镜片盒中滴入2/3左右的保存液浸泡镜片,再次佩戴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镜片后佩戴。但,此时因在手掌上放置镜片,因此,无法固定隐形眼镜,而用手直接擦拭较小的镜片时非常繁琐不便,如要彻底去除异物需要约15~20分钟的较长时间。因此,经常发生不洗涤镜片的情况,而使得佩戴时从人体分泌的蛋白质、脂肪或各种异物等附着于镜片表面,导致不仅降低视力矫正效果,而且,繁殖细菌、引起角膜疾患等问题。并且,如果没有洗涤液,利用水清洗隐形眼镜时,发生在洗涤过程中被水冲走,通过排水口遗失隐形眼镜的情况。【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登录技术第20-0376520号(2005.02.14.)(专利文献2)日本登录专利公报第5889879号(2016.02.26.)(专利文献3)日本登录技术公报第3136799号(2007.10.17.)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的以往问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在洗涤隐形眼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固定隐形眼镜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并且,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隐形眼镜的同时,防止隐形眼镜的流失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作为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所述隐形眼镜的装置,包括:基底部,形成有安置所述隐形眼镜的贯通孔;吸入部,软质的材质制成,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下面,沿着所述贯通孔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形成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加压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隐形眼镜安置于所述贯通孔上面时,使用者解除加压的状态时,拉动所述隐形眼镜进行固定;及支撑部,从所述基底部的边缘向下方延伸。并且,所述基底部和支撑部由硅材质制成,所述支撑部的形状可翻转。并且,所述贯通孔包括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所述基底部包括沿着所述第1贯通孔的外周缘形成于上面,与所述隐形眼镜的前面曲率对应的第1放置部及沿着所述第2贯通孔的外周缘形成于上面,与所述隐形眼镜的后面曲率对应的第2放置部。并且,所述基底部和所述支撑部中至少一个形成有相比所述隐形眼镜更小的排出孔。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洗涤隐形眼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固定隐形眼镜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并且,提供一种由硅材质形成,而能够支撑部的形状翻转,从而,即使利用流水洗涤时,也能够防止隐形眼镜流失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并且,本技术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软质的材质形成,容易携带,与场所无关地容易固定隐形眼镜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侧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沿着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Ⅳ-Ⅳ`线截断的截面图;图5为说明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固定隐形眼镜的过程的说明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侧面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沿着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Ⅴ-Ⅴ`线截断的截面图;图9为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支撑部翻转的状态的附图;图10为表示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用水洗涤隐形眼镜的状态的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110,210:基底部111:第1贯通孔112:第2贯通孔113:第1放置部114:第2放置部120:吸入部130,230:支撑部215: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进行各种变更,并具有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将示例特定实施例,并在详细的说明中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效果及特征和达成其的方法,与附图1同参照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将更加明确。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能够以各种形态体现,其包含本技术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包含的所有变更、均等物至代替物。在进行说明前,对于在详细的说明中记载的术语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第1,第2等术语并非用于限定性的意义,而是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别的目的。并且,单数的表示只要在文脉上非明确表示,其包含复数。并且,'包含'或'具有'等术语是指存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并非排除附加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构成要素的可能性。并且,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的构成要素的大小可被夸张或缩小。例如,在附图中表示的各个构成的大小及厚度是为了说明的便利而任意表示的,本技术并非限定于图示。在各种实施例中,对于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代表性地在第1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其外的实施例中则对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概略侧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沿着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的Ⅳ-Ⅳ`线截断的截面图。根据本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用洗涤装置,是涉及在洗涤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时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固定隐形眼镜而防止隐形眼镜流失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参照图1至图4,包括:基底部(110)、吸入部(120)及支撑部(130)。在说明各个构成之前,说明适用本技术的对象。本技术是用于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隐形眼镜,但,优选地,在隐形眼镜中以硬性镜片和角膜塑型镜(DreamLens)作为其对象。硬性镜片是由相对地较硬的材质制成,其直接接受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作为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所述隐形眼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部,形成有安置所述隐形眼镜的贯通孔;吸入部,软质的材质制成,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下面,沿着所述贯通孔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形成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加压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隐形眼镜安置于所述贯通孔上面时,使用者解除加压的状态时,拉动所述隐形眼镜进行固定;及支撑部,从所述基底部的边缘向下方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作为在洗涤隐形眼镜时固定所述隐形眼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部,形成有安置所述隐形眼镜的贯通孔;吸入部,软质的材质制成,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下面,沿着所述贯通孔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形成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加压的状态下使得所述隐形眼镜安置于所述贯通孔上面时,使用者解除加压的状态时,拉动所述隐形眼镜进行固定;及支撑部,从所述基底部的边缘向下方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的隐形眼镜洗涤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云,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小云,杜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