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和器件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视觉镜头。
技术介绍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要检测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然后由图像处理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特征,从而实现现场设备动作的控制。目前,一般的机器视觉镜头,无法兼顾大视场、大口径、长焦距、高分辨率及近物距的要求,无法满足高端产品需求。如专利号为“CN105866929A”的中国专利所示,该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与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粘结,正光焦度第八透镜,负光焦度第九透镜与正光焦度第十透镜粘结。这种系统实现了高分辨率、大孔径、大视场的特点。但是由于机器视觉产品的日益发展,对镜头的探测范围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视觉镜头结构无法进一步缩短物距,满足像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分辨率、大视场角、大孔径以及近物距特性的视觉镜头。为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构成固定组的第一透镜组(A)以及构成调焦组的第二透镜组(B)、光阑(S)和第三透镜组(C);所述第一透镜组(A)为负光焦度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B)和所述第三透镜组(C)为正光焦度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A)由三片透镜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至少三片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C)由四片透镜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构成固定组的第一透镜组(A)以及构成调焦组的第二透镜组(B)、光阑(S)和第三透镜组(C);所述第一透镜组(A)为负光焦度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B)和所述第三透镜组(C)为正光焦度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A)由三片透镜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至少三片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C)由四片透镜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三片透镜时,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第三透镜组(C)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7)、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9)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七透镜(7)与所述第八透镜(8)构成胶合镜片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四片透镜时,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和第七透镜(7);所述第三透镜组(C)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8)、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9)、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10)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六透镜(6)与所述第七透镜(7)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八透镜(8)与所述第九透镜(9)构成胶合镜片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二透镜(2)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四透镜(4)与所述第五透镜(5)构成胶合镜片组;所述第八透镜(8)与所述第九透镜(9)构成胶合镜片组。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五片透镜时,所述第二透镜组(B)包括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朝,张鸿佳,付湘发,白兴安,贺保丁,韦晓鹏,张德伦,周静,蓝岚,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