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炜专利>正文

一种间距变化的多换热管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上集管和连通下集管和上集管的管束,所述管束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每组管束包括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所述相邻换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形成串联结构,所述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的中心线是同心圆的圆弧,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式热管,通过上述的优选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换热的均匀性。

A multi heat pipe heat pipe with varying distan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pipe, the lower header, including header set pipe and pipe bundle connected and the tube bundle includes a set of one or more groups, each group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tube bundle arc, the end of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 tube communic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ge the pipes are formed in series structure, the plurality of arc-shaped tube center line is concentric with the concentric circle arc, distance farther, chang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heat pip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type of heat pipe,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of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preferred s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变化的多换热管热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换热管热管。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Grover)专利技术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核电领域,例如核电的余热利用等。现有技术中的热管在换热过程中都是静止状态,仅仅依靠热管冷凝端的散热,许多专利技术的改进也仅仅是冷凝端的强化传热的结构的改进。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从而解决热管换热的情况下的换热系数低及其换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上集管和连通下集管和上集管的管束,所述管束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每组管束包括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所述相邻换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形成串联结构,所述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的中心线是同心圆的圆弧,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作为优选,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作为优选,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第一下集管和上集管。作为优选,回流管连接下集管和上集管的两侧端部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同心圆是以上集管的横截面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作为优选,下集管的内径为R1,上集管的内径为R2,换热管的外径为D,相邻换热管的中心线的距离是L,满足如下关系:10*(R1/R2)=a-b*Ln(5*D/L),其中Ln是对数函数,a,b是系数,其中17.03<a<18.12,9.15<b<10.11;55mm<R1<100mm;95mm<R2<145mm;25mm<D<80mm;40mm<L<120mm;0.45<R1/R2<0.88;0.5<D/L<0.7。作为优选,随着R1/R2的增加,a的数值不断的增加,b的数值不断的减小。作为优选,所述下集管的管径小于上集管的管径。作为优选,下集管的内径为R1,上集管的内径为R2,则0.45<R1/R2<0.88。作为优选,所述盘管为多个,所述多个盘管为并联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及其换热管壁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了盘管式的热管结构,并且,通过设置盘管,换热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膨胀,诱导盘管自由端产生振动。从而使得周围流体形成进一步扰流,进一步强化传热。2)本专利技术对盘管换热管的管径大小以及管间距距离下集管的中心线的距离变化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试验,优化了热管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热管装置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视图。图3是图2结构的尺寸示意图。图中:1、下集管,2、上集管,3、盘管,4、换热管,5、回流管,6、自由端,7、自由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表示乘法。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1、上集管2和连通下集管和上集管的管束,所述管束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每组管束包括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4,所述相邻换热管4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4形成串联结构。如附图1所示,所述热管,包括下集管1、上集管2、盘管3和回流管5,所述盘管3与下集管1和上集管2相连通,所述下集管1是蒸发端,所述冷凝端包括上集管2以及盘管3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流体在下集管1内吸热蒸发,经过盘管3的至少一部分和上集管2进行换热后,在上集管2内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5回到下集管1。作为优选,盘管3为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图1展示了多个盘管3。如图1所示,上集管2位于下集管1的上部。如图2所示,每个盘管3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换热管4,相邻换热管4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4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换热管4的端部形成换热管自由端6、7。热管在进行工作时,通过上集管2以及盘管3与其他流体进行换热。其他流体可以仅仅与盘管3的一部分进行换热,例如图2中的与下集管1连接的盘管3的部分不参与换热。作为优选,不参与换热的部分是绝热端。即此时热管包括蒸发端、冷凝端和绝热端,其中蒸发端是下集管1,绝热端是与下集管1连接的盘管3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是冷凝端。作为优选,仅仅将下集管1作为蒸发端,上集管2和盘管作为冷凝端,没有绝热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的热管,通过设置盘管,换热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蒸汽,而蒸汽的体积远远大于水,因此形成的蒸汽会在盘管内进行快速冲击式的流动。因为体积膨胀以及蒸汽的流动,能够诱导盘管1自由端6、7产生振动,换热管自由端6、7在振动的过程中将该振动传递至周围换热流体,流体也会相互之间产生扰动,从而使得周围的换热流体形成扰流,破坏边界层,从而实现强化传热的目的。通过实验发现,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一直处于静置状态的热管,换热效率提高25-35%。作为优选,所述下集管1、上集管2以及盘管3都是圆管结构。作为优选,回流管5连接下集管1和上集管2的两侧端部的位置。这样保证流体在上集管2内的流动路径长,能够进一步增加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作为优选,换热管4是弹性换热管。将换热管4设置弹性换热管,可以进一步增加自由端的扰流,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作为优选,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4的中心线为同心圆的圆弧。作为优选,所述同心圆是以上集管2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即盘管3的换热管4围绕着上集管2的中心线布置。如图2所示,换热管4不是一个完整的圆,而是留出一个口部,从而形成换热管的自由端。所述口部的圆弧所在的角度为70-120度,即图3夹角b和c之和是70-120度。作为优选,所述下集管1的管径小于上集管2的管径。下集管的内径为R1,上集管的内径为R2,作为优选则0.45<R1/R2<0.88。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进一步强化传热,提高8-15%的换热效率。作为优选,随着距离上集管2的中心越远,相邻换热管4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例如如图2所示,沿着上集管2的中心为圆心的径向方向,换热管BC之间的距离大于AB之间的距离,换热管CD之间的距离大于BC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相邻换热管4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通过上述的优选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换热的热量分布的均匀性。通过实验发现,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8-12%的换热效率。作为优选,随着距离上集管2的中心越远,换热管4的直径越来越大。作为优选,换热管4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间距变化的多换热管热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上集管和连通下集管和上集管的管束,所述管束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每组管束包括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所述相邻换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形成串联结构,所述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的中心线是同心圆的圆弧,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包括下集管、上集管和连通下集管和上集管的管束,所述管束包括一组或者多组,每组管束包括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所述相邻换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换热管形成串联结构,所述多根圆弧形的换热管的中心线是同心圆的圆弧,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随着距离同心圆圆心越远,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第一下集管和上集管。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回流管连接下集管和上集管的两侧端部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圆是以上集管的横截面的中心为圆心的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下集管的内径为R1,上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炜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